“信用+抵押”才是车贷风控的最佳模式
随着P2P的发展,车贷作为行业下的一个垂直细分领域也倍受关注。日前,网络上出现了一篇名为《车贷风控:“抵押+信用”模式堪比鸡肋》的文章,该文章对当前车贷行业里出现的“信用+抵押”模式进行了一通批判,并称这种模式为鸡肋。《鸡肋》一文作者的论据是车贷业务作为抵押借款项目,借款人已经提供了汽车作为还款保证,面对这种既有抵押物、借款周期又不长的业务,车贷平台无须再大费周章地对借款人进行征信审核。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借贷活动的主体本就是人,主动违约风险是最难把控的。正因为难以杜绝,才更要防患于未然,加强尽职调查。如果真如那位作者所说“抵押物可控,风险就可控”这么简单,那就不会有那么多抵押借款项目出现坏账了。
控人还是控车?
通常情况,车贷业务的风控流程可概括如下:车辆评估——查验借款人相关证件——面访——变更手续——平台放款。其中,按照车辆是否转移占有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抵押,即“押证不押车”模式,车辆由借款人控制,但平台须安装GPS以便车辆追踪;一类是质押,即“押证押车”,车辆在完成变更手续之后,统一入库,由质权人管理。与无抵押的信用贷相比,车贷均有抵押物,能够有效减少极端情况下的项目损失;而与大额的房产抵押借款相比,车贷具有金额小、变现快的优势,当然,这里说的快速变现是最理想的抵押物处置状态,那么现实如何呢?
实际上在发展的过程中,车贷业务就已经暴露出“控车容易控人难”的风控短板。尤其是各类道德风险事件频发, 抵押物的处置更是远不如想象的那样简单。第一,重复借贷。这种现象多在抵押模式中出现,由于未能改变借款人对车辆的占有形态,极易引发“一车多押”的风险。例如:借款人在某平台进行车辆抵押借款之后,又将车辆质押给其他贷款机构。一旦项目违约,平台还要面临抵押物处置纠纷。第二,人车不匹配。部分平台在面对押车的借款人时,会陷入车辆已经归属平台、风险降至最低的思维误区,从而放松风控,甚至大幅度简化审验程序,导致欺诈事件发生,即借款人伪造证件,在未征得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利用车辆进行质押借款。第三,抵押车辆价格不足。这种情况同样常见于不押车模式。由于车辆在办理变更手续后,借款人仍可以使用车辆,则有可能出现过度使用、耗损严重所带来的售价下跌等问题。结合上述的“控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再看看《鸡肋》一文作者说的“车辆可控,风险就可控”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车贷平台应加强“借款人风险评估”
正如《鸡肋》一文作者所说,传统的车贷风控手段重在“查车和查证”,对于借款人的授信审核反而马虎许多。就目前的借贷环境来看,“控人不力”确实是车贷借款道德风险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为此,一些车贷平台也开始重新审视“控人”难题,纷纷优化风控措施,尤其是强化了“看人”环节。第一,增加借款人风险评估环节,加强借款人资质审核。具体办法是在传统车贷风控流程的基础上,加入信用借款审核程序,通过审查书面资料、征信记录、信用状况等评估借款人资质。第二,多渠道核实人车匹配。一些正处于扩张期的平台,由于急于做大业务量,项目审批极快,通常当天就能放款,容易出现“查而不严”的情况。为了规避风控不严引发不必要的贷后风险,车贷平台应通过网查、面审、电核等多种渠道加强车辆关键信息的审查。但是《鸡肋》一文似乎对平台的这种做法不以为然,该文矛头直指的某家主打“信用+抵押”风控模式的平台,更是与立业贷如出一辙,要知道立业贷长期主推的风控理念就是在抵押借款的前提下,以信用贷的标准对借款人信审。
不论是何种借贷活动,借款人道德风险是最难以从根源杜绝的风险之一。以车贷为例,当前的车贷风控体系多强调“控车”,随着车贷业务中恶意骗贷、重复借贷等风险事件的发生,“控人”的必要性更加突出。因此,国内主流的车贷平台开始尝试将信用贷的风控模式引入车贷中,尤其是加强对借款人的资质评估。这种“信用评估”与“车辆抵押”结合的风控模式绝对不是鸡肋,甚至还有可能取代过去较为单一的“控车”、薄弱的“控人”模式,成为车贷平台的主流风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