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现存的三种P2P自律模式 你都看懂了吗
日前,央视一套焦点访谈节目再一次报道了 P2P 行业,作为国家口舌,在一定程度上央视可以反映出其立场和态度,所以这次出自央视之口的意义自然也就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节目是鼓励和肯定P2P这种通过互联网为借贷双方提供中介信息服务的新业态,并没有一棍子打死,强调出问题的原因:“P2P其实不是坏东西,出问题的其实也不是P2P。是因为有些人打着P2P的旗号,干了不法的勾当,才造成了那么大的损失。”其中还特别提到由于缺乏他律(监管)与自律,才造成了个别平台“挂羊头卖狗肉”的乱象。
而说到自律和他律,其实一直以来被监管层所强调和被外界所提倡。因为特别是自律容易涉及到可能存在的道德问题。于是后面便出现了自律、他律、互律等三方相互制约的盈利或非盈利机构组织。一句话,其实自律性强的平台,他律、互律所起的作用几乎很小,当然他律、互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平台在正规发展道路上也有着监督的作用。今天为大家梳理目前行业出现了这几种方式具体落地表现方式。
第三方机构测评和考察报告
第三方机构,由于是作为独立于甲乙两方以外的非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而出现。因为存在较小利害关系或者不直接存在利害关系,所以第三方监管的介入,使得整个市场可以相对公平地做出评价,甲方乙方更加透明和规范。
而在网贷行业,评级机构就有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等P2P网贷平台评级机构,其中网贷之家便联合盈灿咨询考察咨询开设了第三方风控考察走访,对国内平台进行评估考察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在其官网公示。
一般情况下,网贷之家会提前对即将考察的平台分批次进行一周参观考察行程预告,投资者可以通过QQ报名后跟随风控专员到平台陪同考察。而考察报告根据则考察人员所见所闻、现场照片以及平台提供的资料等进行撰写。考察内容包括初步信息登记,股东架构、风险控制,其中包括借款人来源、借款类型、抽查借款资料情况、抵押物处理等,以及担保、第三方资金托管等情况,在初步筛选平台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因为是风控考察团来自第三方专业机构,所以在评测能力和资质上也更加有保障,专业性,规范性,公平性和权威性比较有说服力。不过由于评级标准不统一,评级指标来源于数据接口对接,不像网贷之家做风控团队二次实地考察,当越来越多的平台加入到这一场测评后,乱象丛生,普遍性和评判标准不一,一些负面也开始使得这种测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投资者监督委员会
说到投资者监督委员会,不知有没有更多的印象停留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全国证券期货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
随着跑路现象的增多或因此平台而受牵连或躺枪,一些大客户投资者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第三方机构评级,网贷行业开始出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投资者自主结伴到P2P平台进行考察的现象。而这种投资者监督形式也开始被平台重视并形成正式有组织的投资者监督委员会,自此便出现了这种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监督组织形式。
查阅网上资料,最早设立投资者监督委员会的平台是微贷网,加上在2014年行业内出现问题平台原因在于虚假项目、自融等,使得平台开始以这种方式来拉进和获取投资人的信任,自此便开始了各平台纷纷跟进的潮流。
投资者监督委员会采用的一般模式是,
投资者监督委员会一般由平台投资者选举产生,可以随时或者定期查看平台相关资料,行使监督平台的权利,对平台现状、业务模式、风控流程等现场资料查看和审核,披露平台信息。
到了今天,随着市场投资者教育的不断加强,已经不再是当年只看项目年化收益的他们了,大家最关心的是除了宣传广告外,更看重的是项目平台的实力如何,项目是否真实,风控如何。
第三种:风控考察团
今天笔者要谈的这种模式,对平台推出的“风控考察团”感觉有点意思。因为在笔者看来,查阅现有网上投资者监督委员会的模式,这种自律虽以投资者实地考察为口号,但这种实地主要是到平台办公场所实地考察平台,查阅资料为主。通过合同等信息确定融资真实性后,对于贷后资金使用情况仍然是一知半解。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一套从24式、32式、甚至是48式风控,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些标准风控流程是否贯彻到贷前贷中贷后,只有平台知晓,当然正规经营的平台不会拿自己开玩笑。
风险一般分为两重,一是还款人融资者的还款能力风险,二是作为第三方担保企业的是否有进行债券回购的兑付能力风险。而借款者还款能力风险明显是平台风控的第一大件事。换句话说说借款人是用于正规资金周转还是套利高息放贷,投资者监督委员会也无法辨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起到了监督作用,不过随着风险事件的频发,其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很多时候是将线上资料以线下纸质的方式呈现,没法从根本上起到监督的作用。由于其是定期选举,投资者代表性以及流动性较弱,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质疑。而在平台信息不断透明化的趋势下,一些平台将其这种监督通过更加细化的方式来获得投资者的关注。近日广州一家平台新联在线举办了首期投资者现场风控考察,从其展示的方式来看,在过渡期内这种方式有可能重燃投资者查标监督的热情,带动国内平台向这种方向转变。
监管中多次提到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21条军规,信披已经成为平台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一些平台也开始往这个方向靠拢。与以往集中在室内随机查阅标的不同的是,确定是有其真实借款协议的同时还要确定资金去向是否能够支撑到期还款能力,或许成为投资者对平台监督的进一步要求。
而这种风控考察的亮点在于将场地搬到了室外,参观考察平台的资金用途,购买材料等在建工程项目现场、相关材料供应企业的运行生产等情况等真实用途去向,了解借出去的资金是不是真的在融通中创造价值。
从这三种方式的变化来看,与投资者的关系更近了,有点权利下放的意味。当然,这种方式虽然也存在像投资监督委员会上的某些的弊端,例如投资者对信息透明度的要求和对借款人隐私保护的矛盾如何衡量、对于平台来说增加了人力物力等运营成本、这种考察频率多少才比较有保障性等仍然都是问题,都还有待完善。对投资者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毕竟不像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不过从实地亲临考察来看却又是至今为止最为透明的一种方式,在风控上做得比较接地气的一种监督方式。比起无底洞的烧钱营销广告,这种方式看到的更多式平台的在自律上的诚意和行动,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少平台一直以来说要提升用户体验感上,风控考察团在提升用户参与感上更实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