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算什么!来看看“十角兽”们是怎样迎接寒冬的?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目前,中国的独角兽公司在30家左右,其中包括估值超过100亿美金的十角兽公司小米滴滴出行、合并后的美团大众点评蚂蚁金服、陆金所和大疆,它们与BAT一起试图重塑人们的生活。

独角兽算什么!来看看“十角兽”们是怎样迎接寒冬的?

经历了两年的高歌猛进,互联网创投界攻城掠地的狂潮在2015年下半年开始逐渐降温。资本回落,杠杆破灭,泡沫被挤压。9月以来,“冬天来了”的说法愈演愈烈。

  而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迅猛发展正与低迷的实体经济形成鲜明对比。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初创公司发展速度过快,以至于用于形容它们的名词“独角兽”(unicorn) 也进化成了“十角兽”(decacorn)。

目前,中国的独角兽公司在30家左右,其中包括估值超过100亿美金的十角兽公司小米、滴滴出行、合并后的美团与大众点评、蚂蚁金服、陆金所和大疆,它们与BAT一起试图重塑人们的生活。在这场多方角力的战争中,人力的质量和结构成为重要资本。看准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未上市公司小米、滴滴、美团、大众点评以及三巨头BAT,从人力的角度看看百亿美元俱乐部成员们在2015年如何布局,怎样过冬。

十角兽俱乐部的员工爱他们的公司吗?

  员工满意度与公司财务表现存在正相关性正被一系列研究所证实。今年7月,美国堪萨斯大学金融学教授Felix Meschke和三名同事在国际顶尖期刊 《公司金融杂志》(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上发表文章,利用工具变量的研究方法对102888份发生在2008至2012年间,993家大型上市公司员工对其雇主评价的样本进行定量分析,首次试图判断员工满意度与公司财务表现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他们的结论是:存在。通过对关键财务表现指标托宾Q值(企业的市场价值与资本重置成本之比)与资产收益率(ROA)的分析,在一个五级的李克特量表中,员工满意度每高一星,公司市值平均会提升高达7.9%,对资产收益率亦有统计学显著的提高。

那么中国十角兽俱乐部成员2015年的表现如何?

看准网平台亦采用五级制系统来记录员工对公司的评价,包括职业成长、环境氛围、工作压力、技能成长、公司前景等衡量维度。数据显示,尽管各自都面临一些困难,三家公司的业务发展依然向好,评分普遍得到提高。除了发展核心业务,BAT作为公司风险投资的代表,还在扩张业务版图,通过大规模投资和收购布局产业链。

据看准网统计,今年前10个月,三家互联网巨头的总投资项目已达至少81个,涉及资金154亿至185亿美金。其中包括阿里腾讯对滴滴出行的投资,以及阿里巴巴45亿美金收购优酷土豆等大手笔。

阿里巴巴和百度最近公布的两份财报都还算正面。尽管今年以来股价持续下跌,一度跌破发行价,阿里巴巴在第三季度的GMV同比增长和本季度营收增长均超越了分析师预期。28%的GMV增速虽然是三年多来最低,但依然“涨出了一个季度的京东“,市场低估了其在中国经济放缓背景下的增长潜力。

财报中还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撤回了对阿里巴巴加强监管的建议。年初阿里巴巴与国家工商总局针对淘宝卖假货问题轰轰烈烈的论战就此告一段落,可称为重要政策利好。

  因all-in O2O出师不利而受到质疑的百度在三季度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移动营收占比54%,为转型奠定了基础。百度糯米团购市场交易份额亦有提升。而通过推动去哪儿携程合并并置换股权,在O2O领域扳回一城,得以与新美大再次对抗。

  作为BAT中最淡定的一个,腾讯默默在O2O,电商等领域大举布局,并在9月8日市值一度超过阿里巴巴。拥有342个app,用日活跃用户5.7亿的怪兽应用微信牢牢把控移动端入口的腾讯,在知名app数据监测平台App Annie上今年以来始终占据综合排名前五名。拥有268个app的百度则在五月冲进了前十名。

挑战者阵营中,滴滴出行在9月宣布完成F轮总计30亿美元的融资,创造了全球未上市公司单笔融资数额的最高纪录,也将公司估值提升到了约165亿美元,并与Uber在美国本土的最大对手Lyft达成战略合作。评分处在上升势头上。

而小米经历了手机出货量二季度的蝉联冠军和三季度的首度下滑,被主要对手华为赶超。面对完成全年8000万台销量目标的困难,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速的放缓,海外渠道不畅以及魅族OPPO等诸多对手的疯狂追赶,公司评分出现了相应的起伏。然而雷军的生态链布局不只有手机,新机型的发布又会带来什么,值得观察。

再来看看美团和大众点评这一对。美团的飞速扩张带来了强势地位,上半年便完成了470亿人民币的交易额,高于去年全年,员工满意度也一直在上升。而大众点评始终找不到太好的应对方法,团购份额提升缓慢,接入微信入口后的流量变现效果微弱,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直至与美团合并,处境略显尴尬。

最后一组耐人寻味的数据是美团和大众点评员工今年以来在看准网上对公司前景评分为“不看好”的比例。今年以来,尽管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两家公司员工的安全感似乎都受到了一些影响,“不看好”比例交错上升,于宣布合并后的10月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对于合并后尚不明晰的管理和运营前景,还是因职位富余而可能带来的裁员恐慌,新美大的员工们表达着他们的意见。

两家公司员工的评价或许也可以做出一点解释。崇尚狼性文化的美团,“加班”和“快速成长”成为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而“氛围好”则是大众点评员工的共识。然而在过去的四个月中,公司扩张太快而管理跟不上,混战中的迷茫等情绪开始更多出现在美团员工的笔下。三季度愈演愈烈,以至于王兴需要亲自出面辟谣的美团融资失败、资金链断裂等论调,也可能影响到了员工的情绪。

BAT:未雨绸缪,厉兵秣马

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最近两个月在收紧招聘上纷纷有所动作,引发大量解读,被视为是BAT对资本寒冬做出反应。然而,三家公司的解释无关经济,都指向“人才结构优化”这个关键词,意在改善人力资源臃肿,提升效率。

根据看准网平台上的职位大数据,截止10月25日,BAT公开放出的职位需求经历了明显的变化。三家都利用3-5月的招聘旺季大举招兵买马,而到了9-10月的另一个招聘旺季,除了岗位需求始终较为稳定的腾讯,百度和阿里在社招岗位上都有明显收缩。

百度陡峭的岗位需求走势印证了其上半年激进的招聘策略,员工数达到5万人。正如在暂停社招后,李彦宏10月27日在和复旦大学学生交流时回应说,百度“前期招人有点猛,想消化一下。”数据显示,10月份百度社招职位数相比9月锐减两倍。

然而大厂做决策通常不是闪电袭击式。百度在人才上的主动收缩在进入下半年后已见端倪;百度内部人士也证实,两三个月前已启动经费和岗位缩减,直至最近的社招冻结。根据Boss直聘的数据监测,一向非常积极的百度系Boss在10月的活跃度大大下降,查看求职者简历和交换联系方式等核心互动行为下降了66.1%。

从招聘岗位分布角度,技术与运营类职位在三家巨头中都占据了主导。其中,一向以“技术流”为荣,更愿意在如无人驾驶等不产生短期利润的“黑科技”项目上投入资源的百度对工程师岗位的需求超过40%。百度10月30日公布的2015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当季的研发成本为2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9%,主要为研发人员数量增长带来的人力成本。

阿里巴巴为实现其重构商业生态的野心,在运营和市场方面大量吸纳人才。业务广泛的腾讯岗位需求在三家中最为平衡,运营和产品类岗位对于其把控移动端社交和娱乐入口的战略则尤为重要。

对能力的高要求同样印证了阿里在2015年“优中取优”的人才战略调整,82%的新开放岗位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阿里巴巴10月27日公布的2016财年二季度财报披露,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其员工数量增加了3423名。而此季度增加的2229名员工则主要来自校园招聘和所收购公司。

根据Boss直聘数据监测,阿里系Boss们10月查阅求职者简历和聊天行为均有超过200%的增长,但交换联系方式等进一步推进行为则下降了30%。因创业大潮等种种原因,过去两年中阿里员工离职率亦有所增长,没有大肆补血而是有所收敛,3.6万人的阿里在招聘上显示了足够的克制。

挑战者:迅速扩张,野蛮生长

相比BAT在人才战略上的主动收缩,身为三巨头格局挑战者的滴滴出行以及合并后的美团和大众点评,除了通过融资合并等方式囤积粮草、减少消耗,在应对公司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储备的重视日益凸显。

7月,美团网CEO王兴及高管透露,美团目前员工规模达1.7万人,线下员工1.4万人,2015年公司员工人数将超2万。看准网平台职位大数据清晰地展现了这一现状。

今年以来,美团网招聘的体量直逼BAT,还从各大互联网公司引入了不少人才。Boss直聘数据显示,美团的Boss们是十角兽公司中抢人最为积极的,九月份高点期有超过150位在平台上寻找人才,查看求职者简历行为更是超过了16000次。

滴滴出行是另一个因业务快速发展而人才供不应求的典型。滴滴目前有5500多人,而招聘需求依然高企。据滴滴出行人力资源及行政副总裁杨建宏在招聘兄弟会2015中国招聘领袖峰会上的分享,滴滴十几个人的招聘团队仅在6月就完成530人的招聘任务,并大量使用了社交媒体和移动招聘等新途径。

相比于三家正野蛮生长的O2O搅局者,坐拥460亿美金估值的小米在招聘上采取了较为稳健的策略,既未寻求大面积扩张,也没有招聘规律之外的意外动作。

业务形态的不同令这几家未上市的十角兽公司在人才要求和岗位分布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一个深耕智能硬件生态链,一个以算法和大数据为驱动,小米和滴滴大量招揽着技术人才。

顺理成章地,美团和点评的主要人才结构集中于市场和销售,滴滴也正在市场方面发力储备人才以巩固份额。相比之下,美团对于技术人才拥有更强的需求,而这也正是业界共识中美团树立江湖地位的一大法宝。

在经历了数年的对抗和烧钱大战后,美团和大众点评10月宣布合并,以减少耗损,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寻求以O2O为主战场而崛起成为新巨头的机会。

看准网制作的这张地图展现了美团和大众点评2015年对销售、市场和运营类岗位的布局。气泡的大小代表两家公司在某地此三类岗位的需求数量多少。

在两家公司有所布局的408个地区中,美团的覆盖率达到了惊人的92%,大众点评则是70%,二者高度重合的地区占了55%。从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出美团在三四线城市和偏远地区下沉的广度,先于大众点评占领当地市场。

而在核心的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美团招募的人力也普遍多于大众点评,正在疯狂抢夺后者在一线城市占据已久的粮仓。“地推铁军”和“占领三四线城市”是美团得以树立团购江湖霸主地位的法宝,2015年,美团对这两大策略坚决执行。然而这种简单粗暴的扩张,也不免让人担忧,其重模式会持续加大成本,拉低利润率。

一个角都没有的创业公司怎么办

尽管种种信号都说明这个冬天有点冷,但市场的轮回本就是正常现象。此前,投资的前移造成了大量项目早期轮次融资和估值金额虚高,风投在做出C轮甚至B轮之后的决策时普遍变得非常谨慎。然而对于依然斗志昂扬的创业者来说,十角兽们的行动会有一些启发。

  1. 就算天冷,据知名市场研究公司CB Insights统计,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依然发生了110笔,总额超过96亿美元的融资活动,甚至高于去年第三季度的109笔与23亿美元。在资本眼中,概念新、模式轻、技术壁垒高、有利布局的项目依然受到青睐,而被热钱催胖但造血功能不强的项目,将大量死在这个冬天。

2. 你的员工很敏感,他们的满意度和快乐指数关系到你的“钱景”。

3. 提升问题意识和市场敏感度,向大厂学习,时常审视发展目标,及时坚决作出调整,避免拍大腿式的决策。

  4. 此轮冬天带来的是人力成本和资源调配的理性回归。根据Boss直聘数据监测和合作基金投后经理人反馈,创业公司在这场大公司收缩人力,大举并购或合并的潮流中已经占到了便宜。7月到10月,全国创业公司在Boss直聘上发布了超过2.4万个职位,不少创业公司在这几个月内亦收获了百亿美元俱乐部成员的高级人才,而此前部分技术人员薪酬漫天要价的现象也得到了一定好转。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潮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