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巨头,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要怎么破?听听这两位大咖怎么说
3月,Google的AlphaGo机器人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虽然最终李世石遗憾败北,却让 人工智能 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与以往更多看热闹的心态和“轻视”的态度不同,科技界和商业界开始认真且谨慎的看待人工智能这项技术,因为它不仅仅是科幻小说和电影里出现的片段,而是真正有可能走进寻常百姓家,出现在每个人的身边。因此,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未来10年的最重要的技术趋势之一。
在这一趋势下,科技巨头们对这一领域也加倍投入。除了AlphaGo,Google 的深度学习系统已经能够识别出猫脸,IBM 的超级计算机Watson已经不满足于在智力竞赛中击败人类选手,微软联合创始人 Paul Allen 可以让机器人通过高中生物考试,俄罗斯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计划到 2045 年实现真实版的阿凡达计划,Facebook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特斯拉正在开发无人驾驶汽车。
那么,问题来了,在巨头林立的人工智能领域, 创业 公司要如何破局, 优势 又是什么?
日前,SenseTime的 CEO徐立和智车优行的CEO 沈海寅出席了“2016 中国企业服务峰会”,在会上两位发表了自己的相关看法。
让我们来听听两位大咖对于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优势怎么看。
SenseTime公司CEO徐立:保持中立获取更多数据
现在的人工智能概念与之前很大不同,就是目前更多的是基于经验积累性,从技术上讲就是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数据在这里比较关键和重要,AlphaGo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在经验积累性的问题上人工智能更有优势。
这里的关键是数据搜集,在这方面创业公司的优势是可以做成比较中立的平台,若能够变成一个中立平台性的公司,可以接入更多的数据源,使得这些来自不同源的数据起到更大的作用。
其次,各种初创公司甚至是2B的公司对企业的服务更专注,所以可以用大数据的方法,把数据额外的价值挖掘出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额外的价值。
智车优行的CEO 沈海寅:用互联网思维做车,在改进中前行
目前人工智能处于数据驱动的时代。 AlphaGo其实每天都在进步,这种进步已经超越人的进步了,这是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我是在汽车领域创业,作为汽车领域一个新兴的创业公司,与原来的传统的车企之间有很大不同。这可以从宝马的CEO克虏伯说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的评价可以看出端倪。
特斯拉在推出它的辅助自动驾驶功能的时候,宝马的克虏伯就说特斯拉推出的是一个玩具,我们宝马推出自动驾驶要测试到100%安全以后才推出。
在这一点上他没有理解人工智能的含义,因为以前技术作为一个功能,可以测试到100%安全的时候才推出来。但是对于人工智能需要一定的实际场景数据积累,也就是在量产车上可以把这项功能放上去。数据的搜集可以让车主同时完成,也就是说可以让成千上万的车主在不断的运行和平常的驾驶当中,在完全真实的情况下,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不断提高系统的识别率。
所以说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不断训练系统模型,这是我们创业公司更愿意或者说更大胆地去做的。把功能逐步通过升级的方式,完善一步、升级一步、实现一步,这种方式相比传统车企更有优势。
像宝马说我有100辆车在做测试,但是你想100个司机、100辆车就算你跑一年,你最多能跑多少?但是如果我们有1万个用户在跑的时候,这个数据积累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