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患上“密集恐惧症”,手机新品预告几时休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其实,我总觉得业界和消费者对手机市场出现的“机海”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无解。在惯常的认知中,“机海”总是与智能手机机型的数量挂钩。但就我来看,“机海”包括了手机从研发、生产到营销、推广、售卖、售后的一整条产业链。尤其是目前,消费者不仅要经常面对新机狂轰乱炸的营销攻势、各种口水大战,就连平时也不能让脑子“休息”——各种手机新品预告层出不穷。

而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强势崛起,手机新品预告的形势也变得愈发简单、集中。往往是在微博上发布海报,在微信上做广告等就草草了事。即使是某些手机厂商推出各种猜价格、猜配置、转发抽奖等,也只是聊以慰藉而已。手机新品预告的“机海”战术,就像是密集恐惧症一样,让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都变得愈发无聊起来。

密集!手机预告集体“轰炸”

消费者已经习惯手机新品扎堆发布,在特定时间的早中晚轮番有心计发布会上演,甚至小米新品还和魅族新品在同一天,同一个地点展开直接对战。但事实上,手机新品的预告更像是挥之不去的梦魇,预告的简单化让其成为密集恐惧症的源头。

  以最近的手机新品预告为例,就在10月12日,就有近十家手机厂商同时发布新品预告。小米预告10月19日举行“次时代新品发布会”,有可能发布小米5;魅族预告10月13日举行发布会,邀请邓紫棋作特邀表演嘉宾;努比亚智能手机官方微博公布,将于10月15日的“网易未来科技峰会”推出新品手机;OPPO官网微博正式公布OPPO R7s的宣传海报,将会在10月20日正式与大家见面……就连HTC也来凑热闹,发出邀请函,宣称“10月20日,等我来”,将在北京、纽约、伦敦同步举行发布会。

同一天发布这么多手机预告,实在是让消费者“身心俱疲”。没有经过市场调研,就随意进行集体“轰炸”,让很多消费者患上“密集恐惧症”。尤其是对那些刚刚换机的消费者来说,更像是一种戏弄。而对想要换机的消费者来说,则是又一轮无尽的等待。

  负分!手机预告营销之痛显示

手机厂商发布手机新品预告的心理可以理解,就是想要引起关注,取得良好的营销效果,让消费者对其抱以期待,培养市场饥饿感,最终让手机新品能够一炮而红。但目前来看,似乎与手机厂商初衷有着极大偏差。

当下,手机新品预告的主阵地以微博为主,微信为辅。微博发布预告的低成本,让手机厂商趋之若鹜。只需要一条带海报、文字介绍的微博,就能完成手机新品预告的全过程。财大气粗的手机厂商,还可以直接在微信买广告位,出现在特定消费群体的朋友圈中,完成精准营销。

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手机新品预告模式能取得的营销效果极差。除了手机厂商的铁杆拥趸,很少有消费者关注。即使手机厂商“雇佣水军”疯狂转发,取得的效果也不能让人满意。也就是那些带抽奖转发的手机新品预告微博,才能极小地带动消费者自主转发的积极性。

手机新品预告目前显现出的营销之痛,恰恰是消费者对手机厂商频繁进行无聊营销的一种排斥。简单粗暴的预告,只能是“负分,滚粗”的下场。

  创意为先 多元化势在必行

如今的手机新品预告,更像是官方直接下发的一个通知,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极少。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手机厂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能够引起更大活动的发布会和后期上市后的宣传、造势上。但作为手机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手机新品预告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如果能够将其手机新品预告环节把控好、利用好,其威力不逊于发布会。

要想解决目前手机新品预告的同质化,手机厂商必须以创意为先,力求展现此环节营销的多元化。单纯依靠微博、微信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还得挖掘其他营销渠道。即使是被手机厂商不屑一顾的地推,如果利用的好,也能迸发更大的能量。

  其实我还是很怀念苹果发布会上的“one more thing”,事前丝毫不漏风声,但在发布会上却带来极大惊喜。微软也开始学习这一招,在此次发布会上,就带来Surface Book这款产品。虽然事前没有丝毫迹象,但在发布会上一经推出,立刻引起巨大轰动,关注度节节攀升。但是,现在的手机厂商还敢这么做吗?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潮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