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到北京,100天投资经理生涯,这是我的“处女投”故事
陈曦是洪泰基金的一位投资经理,她也是这个行业不多的女性从业者之一。他有一个深绿色的笔记本,在笔记本的第一页,抄写着狄更斯《双城记》中的第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五天前的11月11日,是陈曦入职洪泰第一百天的日子,也就在这一天,她完成了自己的“处女投”。在加入洪泰基金前,陈曦曾就职于美国尚公律师事务所硅谷(旧金山)分所。同时,陈曦拥有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学院硕士学位,是美国纽约州的持牌律师。从旧金山湾区的律师,变成一位勤奋的投资人,不过100天,这期间,陈曦经历了什么?
请听她的讲述。
第一次见到王梦园,是8月23日。我记得很清楚,那是我入职20天的日子,也是我作为投资人第一次参加路演。
按照原本的安排,我是和另一位投资经理一起去,只是旁听一下。但没想到,路演前一天,本来同去的小伙伴突然告诉我明天有事去不了了,同时告诉我说:你明天去当评委吧。那时我才入职三周,心里特别没底,根本不知道第二天的项目会是怎样的,就连做准备的可能都没有。更让我担心的是,我还要在公共场合点评别人的项目,真是太紧张了。
事后想想,并没有那么可怕。当天的过程比想象中的顺利很多,心里虽然忐忑但表面上最终还是没有表现出来。我还记得,我坐在评委席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是唯一的女生。我旁边坐了一位特别乐于点评的投资人,我不用多说,只需要简单问一些问题就好。
那天,王梦园是第一个登上路演舞台发言的,他是同城货运项目运拉拉的CEO。路演结束后,他过来加了我的微信。
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他的印象并没有特别好。当时他们的数据并没有很漂亮,现场也没有人看好他,他自己却一副很厉害的样子,宣称可以保证每月3倍增速,我的感觉是——这也太扯了吧。不过事实证明,这些他们后来都做到了,这是后话。
另一个直觉是,我觉得他有些话在路演上并没有全部说出来。出于好奇心,路演之后,我跟他约见了一面。没想到,运拉拉最终成了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
二
在此之前,我并不是一个投资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律师。
我在波士顿完成学业,取得法律硕士学位后,又拿到了律师从业牌照,随后去了纽约一家银行的风险控制部门做实习律师。不久之后,我和我当时的男朋友——后来的老公——搬去了旧金山湾区,他加入微软,我们过起了硅谷中产阶级的小日子。
旧金山湾区是一个特别适合生活的地方,舒适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一年到头极小的温差,让人来了就再也不想离开。我当时在硅谷做律师,朝九晚五,每天有时间坐在室外的阳光下享受一顿极好的午餐,晚上可以给自己做一顿美味的三文鱼片。现在想起来,那里生活美好,人在阳光下会变得单纯、美好而愚笨,就像很多人梦想的那样。
我和我的老公不满足就这样安逸下去。每晚,我们都会花点时间读书,学习什么新知识。因为我老公从事技术工作的缘故,我在硅谷也常常遇到一些创业者。他们是一帮很有想法、很认真的家伙,会结成小团体,讨论点子并付诸实践。从一个最初的点子开始,常常可以讨论出十分不一样的东西,中间又总会存在极大变数。这就是我当时对于硅谷创业者的了解。那时候,我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如此深度地接触他们。
更多的时候,生活的稳定导致的不安感,纠缠着我。我们可以想象自己五年之后的样子,也可以想象十年之后的样子,甚至退休后会变成什么样,我们也能够从身边的叔叔阿姨身上看到——他们大多在80年代来到硅谷,成为工程师,工作,赚钱,事业有成,然后退休。这几乎是大多数人定义的成功,但当它在我们20多岁时,显得如此触手可及也不可更改时,我们开始焦虑了。年轻的时候,该做一点属于年轻人的冒险吧。带着这样的企图心,我们决定回国。
三
我7月2日回国,8月3日正式加入洪泰。说起来,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故事要从去年11月说起。那时,我回国准备婚礼,正好赶上36氪的一场千人大会,我作为志愿者,负责接待与会的嘉宾。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泰哥,我把他从会场前台的座位送到后台,绕过一块硕大的LED屏幕——这也是我们第一次聊天的长度。引导的路上,他突然问我,你怎么看台上刚刚路演的项目?我说了一点想法,他随即问我在哪里工作。“硅谷。”我说。“哦?”泰哥看上去有些吃惊,随即加了我的微信。
后来,洪泰基金成立,我一直在朋友圈里默默关注。到了今年夏天,我和老公准备回国了,我就鼓着勇气给泰哥发了个微信,问他是否能有机会来洪泰实习。接下来,我回到北京,第二次见到了泰哥。我们只聊了20分钟,事情就定了下来。后来我才知道,泰哥以识人著称,20分钟看一个人,对他来说,简直是小CASE。
8月3日,我正式成为洪泰基金投资经理。此时的资本市场已经变天,创业的环境、政策以及心态都已经不一样。但对我个人来说倒没有太大影响,反倒是一个让我变得更扎实的过程。
初入行业,面对所有的项目我基本是凭直觉判断,对一个做律师的人来说,我的整个思考模式是偏向于谨慎的,单凭直觉让我没有安全感。我开始恶补大量知识,也从团队内部的分享中,获得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资讯。基本上,从早上七点半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新知识。
哪一种学习方式最有效?我觉得可能还是和别人聊天,特别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聊天。通过和投资团队的每一个小伙伴聊天,我发现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看项目风格和特点,不同的角度。很多时候他们也会问我,“你今天有事情么?和我一起去看项目吧。”理论、经验加实践的滚动,让我这个新人很快融入了角色。
四
于是,入职20多天后,我开启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和运拉拉谈投资。
每一个人对运拉拉的看法都不一样,我在初期对王梦园这个创始人也有怀疑,但他是那种每见一次都会让人多一份信任的人。他是那种很自信的人,甚至并没有刻意游说投资人,通过数据,通过展示整个团队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一步步纠正大家对于这个行业存在的不合理看法。
在真正投资之前,我和王梦园见了整整7次面。第一次是在路演现场,第二次是在洪泰的办公室,第三次是与我们的一位合伙人聊,因为合伙人心存疑虑,又安排了第四次见面,这才决定让这个项目与泰哥碰一面。
泰哥最初对于他们团队其实比较信任,只是担心他们所选择的“赛道”——物流行业十分传统,中间的各项流程繁杂且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泰哥担心这个行业能否被互联网改变。第六次见面结束后,关于运拉拉的投资依旧悬而未决。这个时候,作为投资经理,我该做点什么了。
在此之前,为了这个项目我做了大量的调研分析。我同时也联系了许多其他机构的投资人一起考察这个项目,特别感谢他们反馈给我许多积极的信息。
接下来,我把尽职调查的环节提前。为了找到真正懂物流行业的人,我跟着运拉拉的市场经理去了位于东南五环外的德邦物流仓库,与那里主管运拉拉项目的人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访谈,了解到了他们客户的看法。随后,我又去找到两三户商家,和这些普通的B端客户坐在北京胡同口的凳子上聊了很久。此外,我跑去找到运拉拉的几位司机师傅,我发现他们对这个平台十分满意,也因此获得了一笔小收益。
准备了很多资料后,我们有说服泰哥安排了第七次会面。在这里,有一个细节,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十分感动。当大家对这个项目犹豫不决的时候,此前我们的一位合伙人从微信上问我,现在给你一个拍板的机会,你来决定投不投。我说,如果这是我自己的钱,我在与他们见第四面的时候就已经投了,但这是别人的钱,我花起来更有压力。这个时候,他回复我说,OK,那就投吧,我支持你——除了在洪泰,我从未收获如此令人感动的信任。
最终,在翔实的数据支持以及我们的坚持下,泰哥敲定了这笔投资。
11月11日,运拉拉正式对外发布Pre-A轮融资消息,这是我来到洪泰的第100天,我终于达成了自己的“处女投”。
五
或许比起大多数投资项目,运拉拉的决策过程坎坷得多。而作为“处女投”,这个项目看上去也没有那么性感——一群年轻人帮人送货,听起来这并不是一个明天就要改变世界的事情。
但说实在的,他们实在是我喜欢的创业者,死磕自己、勤奋工作。他们和硅谷的家伙比怎么样?要我说,论拼搏的劲头,我们国内的创业者远胜海的那一边。
这也是我感到很幸运的事情,很幸运能够遇到这样的创业者。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是数字之间的冰冷交换,人与人互相成就,最优秀的创业者是投资人不断前进的动力。你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比如那些创业者熟悉而投资人却不了解的知识。另外,好的创业者身上应该是带着一股向上的能量的,精神上会鼓舞你,让你感觉到自己能够参与这个过程,见证一个企业长大,实在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
当然,面对创业者时也会遇到一些令人感到无力的时候。很多创业者非常真诚,但创业项目往往失之于主观。他们的自我感觉还不错,但大环境对他们来说有些严苛。如何说服他们可能并不会马上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或马云,这是一件需要投资人反复推敲的事情。
大多数时候,我会推荐他们去关注一些科技类的网站,多参加一些活动,了解这个领域中竞争者的状态。不到万不得已,我并不会冰冷地拒绝他们。作为创投圈里占少数的女性投资经理,我觉得这个行业并不应该是冷冰冰的。
如果你问我5年或10年后,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我的答案是还不知道。我现在25岁,你可以等到26岁的时候再问我,到时候我会有更好的答案。对于现在的状态,我觉得我过去所有的好运都应在这件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