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字深度剖析】宏观数据下滑 跨境投资策略、项目、机构和新方向
宏观数据下滑背后
好我们先从宏观角度讲,其实前几天读到硅发布文章,我觉得数据是精确的。另外我提一下我个人想法。
我仔细看了 Mattermark 提供的数据图,其实如果对美国融资市场比较了解,你很快会发现:美国天使投资爆发,跟一个网站有很强关系,这个网站就是股权众筹鼻祖“Angelist”。我发现美国天使投资爆发的时间段,正是 Angelist 如日中天时,也就是 2012 年下半年到 2014 年上半年。这段时间,无数好项目都会挂 Angelist 上,要不在上面众筹;要不把信息挂上面,方便投资人或相关人员查阅。
然后也是这个时间段,大批非专业投资人比如传统行业富豪、大公司早期员工、医生律师等高收入人群,呼啸而至,加入天使投资大潮。我们通常称这些人为“新晋天使”,因为那段时间很多项目开放,他们中不少人能投到一些不错项目,然后尝到一些账面回报的“甜头”。
但天使投资毕竟是个风险暴高的投资方式,大部分新晋天使,在没有任何知识和经验背景下,抱着试试看心态,更甚者抱着“稳赚不赔”心理开始做,直到 2015 年,等发现天使投资“恶魔”的另一面,很多人就开始激流勇退,离开天使投资圈。
然后这个过程中,诞生了一批“新兴职业投资人”,他们背靠孵化器,以及自由资源,深耕硅谷多年,有的在大基金中工作过,有的自己创业过。然后这批人,与我前面提到的“新晋投资人”形成互补。前面提到的新晋投资人投资过程中,尽管大部分失利,可深入了解早期股权投资行业后,很多也就成为新兴职业投资人背后强大的 LP。
所以这也就是现在硅谷早期投资趋势:“孵化器+微基金”管理者成为天使投资主力军。他们通常有几个特点:第一,决策快;第二,独立性强;第三,个人资源多;第四,与创业者保持亦商亦友关系。
身边微观情况
具体到微观,我感觉创业这件事在硅谷依然热火朝天,我收到 Deck 数也没减少,每天到 Palo Alto、University Ave 投融资的人还是很多;旧金山 Soma 区,讨论创业、参加各种聚会、沙龙的人还是很多。
孵化器方面,如果说 2013 年、2014 年各种孵化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那么今年各孵化器则变得越来越成熟。比如我两周前去看 VR 及生物科技孵化器。这两个孵化器都是刚成立不久,只办过一起路演;里面项目明显有质的飞跃,很多投资人路演日前就开始去跟他们接触。另外,我看到在旧金山知名联合办公的场地也是热热闹闹。
我觉得是这样。身边投资人同行大概总是分两派,一派比较唱衰,经济周期原因,上次金融危机距现在已有 7 个年头,很多投资人都在给自己“经济危机”马上要来的心理暗示,刻意观望。他们给的理由也比较直白,现在什么东西在旧金山湾区都虚高:比如很多种子轮公司估值开始彪上去。
拿一线孵化器 YC 来说,2013 年平均估值 600-800 万美金,现在基本都在 1000 万美金以上。再比如创业成本成倍增长,包括人工、房租、交通等,都有泡沫表现。举个例子:Twitter 总部对面著名白领公寓 Nema,一室一厅月租 6000 美金,而我记得 2、3 年前附近同一级别,才 2000-2800 美金。
那另一派投资人,就是“乐天派”。他们觉得现在各领域创新创业全面爆发,很多非纯互联网创业的创业者也都聚到硅谷,而现在创业全面繁荣,是有核心技术支持的。
很多资本都流向新领域,比如未来生物科技,比如航空航天科技,撇开这些“遥远”领域不说,就 VR、AR,未来发展还是比较清晰,所以很多投资人认为硅谷“宇宙中心”地位会越来越稳固。
具体到我自己,这种大环境下,投资速度也不会受影响。首先我比较看到很多新兴领域的发展,再者也就是“微 VC”优势,比较灵活,因为金额小,很多风险都相对分散了。
早期投资较热领域
我个人觉得最近几个月有这么几个领域在硅谷比较火。首先“企业级服务软件”,感觉 Zenefit 爆发后,硅谷出现各种领域的 Zenefit,比如退休金管理领域;比如保险领域;比如退税领域;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个“遗嘱”管理服务软件。
我个人还是非常偏爱 SaaS,因为老美有为软件和数据买单习惯。这些初创公司收费模式也很简单粗暴,就是正常版多少多少钱,Pro 版多少多少钱。我的基金最近投资了一家针对中小企业日常法律文件管理的服务公司。
还有就是 VR。去年开始,有两家一线 VC 都搞了针对 VR 领域的孵化器,我最近频繁与他们交流,体验各种 VR 领域产品,应用场景想象空间以及产品体验,让我觉得 VR 马上迎来爆发。我觉得 VR 领域比较有意思的是:各巨头创新或内部创业引领着行业领域爆发,这点充分说明大家对 VR 的期望。也许会是一个大于手机的市场。不过不得不说,创业者在 VR 领域的机会还是在“应用”和“内容”。
另外我觉得“互联网金融”也比较火。几个月前,SEC 取消认证投资人,现在一个学生,100 美金,也能参与股权投资,众筹彻底进入大爆发。
而更大市场机会,是在众筹后的股权交易,这个市场大得不可想象。不是每个新时代用户都会去买股票,可是每个新时代用户都有自己喜欢到“爆”的产品。这种情况下,围绕早期公司股权交易的服务也会迎来爆发。
另外网购 3.0 兴起,也注定会带起互联网借贷。比如很多二手车买卖平台,实际是靠金融来赚钱。很多高门槛金融产品也因为移动互联网普及,变得更平易近人,我曾投资一家对冲基金众筹平台。
还有生物科技,也是最近一年后起之秀。研发成本降低,相关技术更成熟,基础实验可专业化外包,新型市场需求强劲,都是促成生物科技创业爆发原因。
在硅谷,不仅斯坦福、伯克利、加大旧金山分校等学院全力支持,各孵化器也都在摩拳擦掌。比如 YC 去年开始涉足生物科技,到 15 年,有近 60 多家生物科技类公司被他们孵化,又如 SOS Ventures 新开的 Indie Bio 孵化器,集结了全球最牛生物科技大牛。我感觉,越来越多资本涌入到生物科技领域。
当然,围绕 On-Demand(也就是国内说的 O2O)和共享经济产业各类服务也相当火。比如前段时间,我看的一个公司是专为 Airbnb 房主做房间管理。我自己投资的 Directly,也为 Airbnb、Lyft 等巨头提供外包客服服务。而大量 On-Demand 员工出现,又连带起入职培训及短工招工等产业。这块想象空间也巨大。
明显下滑的投资类目
仔细想想,最近比较冷的应该是“比特币”。不稳定性以及没有官方认可,一直让比特币充满争议,总算在今年彻底冷下来。
然后我感觉:On-Demand 最近几个月也明显降温。不久前,这个领域代表公司 Homejoy 挂了,某物流领域知名公司也传言出现问题。
不过这边的降温,我认为只是理性回归,比如某些公司只是不像投资人想象的那么美好。而和国内不一样:相比国内 020 领域大举补贴、疯狂烧钱这种现象,大部分美国 On-Demand 公司都有收入。总之,O2O 冬天在美国来得比较晚,而且没有那么冷。
中晚期投资热点
美国中晚期投资人最近关注:花钱比较大、技术门槛相对较高领域,比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网络安全公司,他们看得比较多。
中国资金疯狂涌入变量
一年前我曾总结:今年一定是华人资本在硅谷爆发的一年。当时觉得各种时机成熟,比如中美信息差越来越少、新一代创业者投资人文化差异越来越小;比如国内投融资环境相对恶劣;再比如硅谷项目整体质量略好等原因。
果不其然,相比以上“技术”因素,我感觉这半年接地气因素更猛:小到 10 年旅美签证,让国内投资人来美国很顺利,大到国内政府层面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天使投资概念等,都给今年中国资金的硅谷投资之火浇上纯正橄榄油。
大批国内投资人到硅谷扫货(专业投资人、新晋天使),很多投资人就是买买买,且单笔出手都很大。另很多传统行业到硅谷,响应号召,开各种孵化器,听起来牛气十足。各种硅谷考察团、投资团呼之欲出,感觉每个人都想抱着“不赚钱不走”的想法试试手气。
说句实话,老美其实也被吓一跳。我预计随着中美交流更深入更频繁,会有越来越多机构、个人投资者到硅谷投资。而我希望我们最早在硅谷投资的这批人,能扮演一个“承上启下”角色,上接国内优质资源,下对美国一线创业项目。
投资中、美团队要用不同策略?
我投的公司大概 85% 是美国创业者,15% 是华人(第一代移民)。同时,这里所有公司都是针对美国市场的创业公司。
所以做投资决定时,我肯定会考虑不同族裔特点。很有意思,很多 VC 会认为:华人在运营上有超级短板,所以基本不看华人做“重运营”的公司。可以确定说,美国本土创业者的商务优势非常明显,他们在“语言+文化”上的先天条件,是华人创业者望尘莫及的。
而华人创业者,更多优势来自对模式理解相对较深,华人会不停借鉴、学习、微创新,在过程中,努力学习提高来弥补商务拓展上的短板。这个问题上,相对美国本土创业者大部分以“硅谷是宇宙中心论”自居,很难吸收外来意见。
所以我会根据不同族裔,在不同情况下做什么事,决定投资。比如移动互联网创新上,其实国内很多领域领先硅谷,假设硅谷这边华人创业者,能很好吸收国内互联网精华,又对美国市场有足够了解,那么有些重运营项目其实也可以做得风生水起。
美国创业者整体特点沉稳,按规矩来,一步一个脚印。然而由于美国竞争少,消费者比较反感“抄袭”,所以很多美国创业者在相对舒服、安逸创业环境下,养成了比较懒的习惯,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相对一般。
所以投美国创业者时,我更喜欢性格中有冲劲,心态比较开放,能“随机应变”的创业者;而华人创业者,我更喜欢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很多华人创业者虽然融资上磕磕碰碰,但是他们一直坚持。
另外可能硅谷天使圈还流传这么一句话:投资美国团队,要看这个团队是不是 Aggressive;投资中国团队,要看这个团队是不是懂得感恩。这里其实很有趣,我觉得是一个呼吁吧,华人团队在前段时间资本大热时,变得稍微有点浮躁,迷失了一些东西。而感恩之心,我觉得是创业必备的。
如何获取早期案源?
我投资范围在“种子轮到 Pre A 轮”之间。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其实 10-20 万美金单笔非常正常,甚至可以说,有些“壕”。YC 今年春季举办的第一届 Angelconf 里,一致认为:作为新晋投资人或个人投资人,2.5 万美金是一个好的开始。
那为什么这么少?因为美国早期投资比较崇尚合投、众筹文化,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是被许多天使投资机构和个人合投,大家“凑”钱完成一轮融资。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公司融 100 万美金天使,基本是知名早期机构(或多个)投 10 万-20 万美金,然后剩下份额,被很多天使投资人分,基本都是 2.5-10 万。
另外硅谷这边,一般都是签 Convertible note/ 债转股,所以整个过程也不像大家想得那么繁琐。我有个做众筹公司,里面天使轮有 50 多个投资人投资。
项目来源,我简单概括下。硅谷投资文化相对开放,同行朋友间非常乐意分享项目,一起投资。刚开始做时,我就是与我上游也就是孵化器保持非常近关系,比如 YC、500 startups,做一个纯粹财务投资人,也就是说,没有多少资源可以帮到他们。
慢慢我开始对接国内资源,大到后续融资,小到招工,交流,基本大家能想到的与“中国”概念有关的,我都能帮到。而且我发现,早期投资跨境信息差极大,这样的对接对三方都能产生很大价值,且针对不同领域资本活跃度,产生的化学反应极强。
比如现在很多国内来的上市公司和风投,来美国了解企业级服务,我能很轻松帮到我投的企业级服务公司对接,这个过程,也许他们能与国内风投保持不错关系,也许直接能找到在国内合作伙伴。
其实看最近科技新闻:中美在创业界深入合作越来越多,比如 Uber 与滴滴在国内打得热火朝天,打着打着,滴滴来美国投资了 Uber 在美国竞争对手 Lyft,给 Uber 个腹背受敌。我看着就很兴奋。
所以寻找案源基本就是:第一:跟很多孵化器合作,你必须跟所有主流孵化器保持很近关系,他们其实是我很大项目来源,比如我项目里 40% 以上是 YC 出来。孵化器帮我们投资人省了很多事,他们算“过滤”,但很多好项目是不进孵化器的。
第二,要有拿案源的差异优势,对我就是整个中国(产业链对接、市场对接、后续融资等),因为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基本还停留在简单调查。这里提一下,因为对中国的对接是 0-1 对接,所以每次效果都特别好。大家可以想象下,第一次做什么事的心情。
横跨多个细分领域,怎么做决策?
我主看还是消费类创业公司,但这里确实涵盖许多领域。我个人拙见是:早期各种优势比如技术、市场占领、融资、人才等,我说的是早期,即这些早期各种优势,只能让一个创业公司领先一小步。
而创业,其实主要比的是“快+稳”,所以决定一个公司能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核心,是领导人,创始团队本身。
所以我觉得早期投资最重要是赌“人”,这里就不细说怎么看人了。综合创始人与团队优势,依不同情况,商业逻辑出发,来做判断,是我目前做投资决定的方法。实际上很多大的案例,投资人最终退出时跟自己当时投资,都有很大区别,比如 Facebook。有些公司,甚至直接做了跟最初不一样的产品,比如 Twitch。我自己投过一家企业级服务公司,本来也是 On-Demand,结果融完 A 轮,已经 360°大转型。但他们现在发展非常顺;再比如我投的一个高中生社交,本来是做基于大学生兴趣爱好社交,结果转型转到高中生匿名社交,最近刚融了 1750 万美金 A 轮。
所以我的观点:能决定这些的都是创业者本身。我非常认可投资人必须有一定“深度”,我所向往的行业里的“深度”,就是围绕消费类的“宽度”,横跨各领域消费类初创公司,学习国内模式,对比两地之间差别,摸索可交换资源,以“中国”这个维度出发,结合美国投资。
硅谷和中国做天使最大不同
我实际上没在国内做过天使,所以只能靠自己一些耳闻想象。我觉得最大不同:硅谷这边流行“合投”和半众筹形势,即一堆天使机构+个人投资一个天使轮;国内早期投资感觉,则是一个机构占一轮。
当然,最近国内也有机构合投趋势。这里我也想特别呼吁下:呼吁国内投资人,能给一些新晋天使一点机会,让他们也参与下,感觉这样才是良性循环。
还有美国投资法律优势比较大,大家都签 SAFE 合约,直白简单,很多谈判过程,基本网络上就能搞定。还有就是美国公司估值相对合理,感觉国内项目普遍估值暴高。
另外美国初创公司非常关注技术上的颠覆,以及“独特性”,一路尽量让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分开,哪怕非常细小细节,所以他们不停微创新,改变思路,改着改着,就跟最初公司不一样了,这也是为什么我比较看重创始人和团队。
而国内感觉,“硬干”的比较多,像国内这种烧烧烧、疯狂竞争、疯狂增长状态,我在硅谷很少看到。所以有时看过国内初创公司发展,身经百战的投资人看美国初创公司他都会着急。举个例子,我最近投了个 O2O 搬东西公司,那天一看汇报:他们有 500 万美金现金,然后能花 144 个月,我一算:10 年多,我直接就汗了。
比较看好的中美跨境投资
作为来自中国的投资人,应该先关注能直接对接中国资源、中国市场的领域。较典型比如硬件:寻找好的代工,和好的销售伙伴,能直接帮到创业者;
再比如移动游戏:好的发行商,和国内合作伙伴也比较直接;再比如 SaaS,或互联网金融。针对全球化服务的一些公司都有很大机会,在线教育,跨境互联网金融等。
其实我觉得早期跨境投资,不一定非要以迎合“市场”为切入点。中美创投深入对接可以是人才上,可以是模式上,甚至可以是心灵上。我最近看到趋势是:大批硅谷本土创业者去中国学习,更大批中国创业者,投资人来美国交流。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而对刚到硅谷的投资人(指新晋机构投资人或个人),应该先去各孵化器路演日听下,感受下硅谷整体氛围,多跟同行或孵化器人交流,硅谷孵化器非常 Open,直接注册路演日就行。相对熟悉后,参加各平台组织或孵化器也会定期办活动,熟悉圈子。慢慢积累到一定资源,就要经常与同行交换意见保持沟通,共享资源和项目,学会让利,这是在硅谷早期投资的制胜之道。
国内不了解的硅谷顶尖创投机构
超级天使 Ron Conway 的 SV Angel,代表案例:Airbnb、Snapchat、Nextdoor;Lowercase Capital,他们比较早中了 Uber;还有First round capital、Spark capital;还有投 Enterprise 很强的 True venture。
成功走出国门的国内移动互联网公司
不得不提猎豹。猎豹产品在美国还是非常受欢迎,他们孵化的 Music。ly 最近也非常红;我现在能想到的有很多游戏案例;还有硬件,小米知名度其实在硅谷够了,大家一直很期待他们产品。
另很多华人创业者借鉴国内成功模式,做出很多老美也认可的产品,比如生鲜电商 Grubmarket;比如移动安全公司 Trustlook。
中国游戏公司在硅谷情况
中国游戏公司在硅谷很活跃,基本上,耳熟能详的大公司都有行动。每年 3 月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整个就是中国人聚会。中国市场几乎无敌于世界,收费模式,玩法,很多创新。
我个人感觉:中国玩法模式+本地化设计,有很大市场。现在好几个卡牌类在北美很火,一看就是国人玩法。我自己投的游戏公司基本都是找国内大公司融钱,他们也专门回国学习。
国内创业团队开拓海外市场问题
不同公司有不同进入办法,总之困难重重,问题多得没法想象。我不建议没有海外生活经验的创业者空降到硅谷;也不建议只拿到小钱的公司来。
具体什么情况还要看你做什么。我前面有提到进入硅谷,不一定非得 Physically。假设你是看中硅谷人才或技术,可以考虑;假设是单独为让公司更国际化,或针对北美市场,我觉得没必要。而且这边创业成本非常高,我的观点:你在中国一样能做服务世界的公司。
美国互联网金融新方向
美国 Fintech 领域百花齐放,啥都有。比如我个人投了一个跟大神炒股软件,原理有点像 Angelist 的 Syndicate 功能,大神操盘手领投,然后一般民众跟,赚钱分 Carry。
还有个新型行用卡公司 Final;还有我个人非常看好众筹在美国的发展,前面也稍微提到,因为美国信用体系完善,美国互联网金融可谓蓬勃发展。
国内感觉:围绕信用审核,背景调查市场还是很大。昨天刚看到背景调查公司 Checkr 融到新一轮,感觉前面提到 Angelist 融到 4 亿美金,会帮助跨境股权投资彻底爆发。这周,我有家众筹公司来跟我商量国内计划,所以我很看好跨境互联网金融,毕竟人民币也……
关于“独立思考”
刚才有个用户提问特别好,就是不要紧盯硅谷投资项目趋势,特别是早期,因为硅谷还没看到回报;相反,有很多在西方国家成熟行业已经看到巨额回报,但国内几乎是零收入但确实又有希望做好的行业。
这里我特别说一下:Groupon 时代,国内很多资本或创业者就喜欢跟风。其实我可以很明确告诉大家:移动互联网创业,硅谷在不少领域并没有国内领先。
比如上半年大火的 Magic,很多初创公司就开始去做国内版;再比如各种 On-Demand,国内也是什么都有。诚然,很多 On-Demand 和共享经济改变了我们生活,公司也有巨大价值,可是请大家考虑清楚,不是什么都能 On-Demand 的。我还是要提一下,其实很多美国创业者在学习中国产品、模式,我自己就投了个公司,一直盯着“陌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