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看完“O2O死亡名单”,下面就该P2P了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最近几个月,国内外的二级市场雪崩式的下跌,而这种效应传导到一级市场通常也就半年左右,接下来几个月,如果经济没什么起色,VCPE之类的投资机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那么,首先要淘汰掉的,就是那些单纯靠一轮轮融资来“供血”支持业务增长的P2P平台,因为没钱可烧了。

“嘿,你投的P2P跑路了吗?”

最近股市不太好,不少公司又打着“低风险高收益”的名目,推销各种P2P和类P2P的理财产品,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买了呢?

我觉得,更应该问的问题是:“嘿,你投的P2P跑路了吗?”

关注互联网行业的朋友,最近经常会听到两个词,一是“资本寒冬”,二是“O2O死亡名单”。透过这两个现象,我们不妨来推测一下,未来P2P行业走向,以及更重要的,买了P2P,你的钱袋子是否安全。

财子斗胆预言一下,不出三年,“P2P”就会继“O2O”之后,成为下一只“风停了之后摔下来的猪”。到时候,可不要怪财子没有事先提醒你哦。

“资本寒冬”

身边很多创业的朋友跟我反映,之前随便写点什么,只要看得过去,躺着都能拿钱;而现在融资比以前难多了。

看看数据,也能基本确认这个趋势:

  根据CVSource统计显示,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融资案例数量222起,环比下降10.84% 。

有的人可能问了,人家P2P还能赚钱呢,息差明摆着的;那我想反问一下这些同学,你们在P2P公司开户,送的那些小电扇啊、充电宝啊,不要钱吗,动辄几千上万的“体验金”,产生的收益一个人也得有个小几十吧,不是钱吗?

最近几个月,国内外的二级市场雪崩式的下跌,而这种效应传导到一级市场通常也就半年左右,接下来几个月,如果经济没什么起色,VC、PE之类的投资机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那么,首先要淘汰掉的,就是那些单纯靠一轮轮融资来“供血”支持业务增长的P2P平台,因为没钱可烧了。

“O2O死亡名单”

最近一份“O2O死亡名单”火遍了朋友圈,看着16个领域,上千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折戟沉沙,我们在感叹之余,也应该对其他靠“补贴经济”过活的行业多一分警惕,尤其是P2P。

举一个大家最熟悉的O2O行业:打车,以此为例,来看看P2P之后如何发展。

滴滴快的在握手言和之前,烧掉了24个亿,也烧死了绝大多数的小打车平台,因为说到底,甭管是滴滴快的还是Uber还是什么别的公司,提供的服务是同质化的:把你送A点送到B点。于是从客户的角度来讲,他选择用A公司还是B公司,无非就是两个考虑,哪个更省时间,以及哪个更省钱,其他的基本都是扯淡,而这两项都是要靠“规模经济”,哪个平台司机多,哪个平台成本就低,体验就好。于是,在这个非常考验烧钱水平的行业里,最终只存活下了两个巨头,和一些偶尔出来刷刷存在感的二流供应商。

在财子看来,P2P其实比打车更简单粗暴,对于用户来说,就在乎两件事:哪家收益高,哪家风险小。这两件事,同样要靠“规模经济”来实现:哪个平台放贷快,服务好,借款人就愿意往哪个平台集中,同样的,哪家平台的用户多,能够搜集到的用于风控的数据也就越多,风险控制也就越好。

  在不做什么缜密分析的情况下,单看看美国市场就能发现(他们搞P2P比我们早近10年),两大巨头Lending Club和Prosper,占掉了美国P2P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而其他竞争者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因此中国虽然现在有3000多家P2P,但是最后很有可能像美国一样,留下几家巨头,剩下的就随风散去吧。

谈谈P2P的潜在风险

没时间的可以跳过下面的分析,结论其实就俩字:跑路,而且绝大多数P2P,最终只有这一个归宿。

如果简单分析一下的话,我们要了解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关系:

“预期收益越高,承担的风险就越大。”

注:当然,还有个“流动性”的维度,即收益越高,在流动性上相应要做越大的牺牲,例如定期存款利息普遍高于活期;但通常流动性也可以视为“风险”的一个子类别,在此不做进一步考察。

如果把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传统的投资品种按照收益和风险对应的关系列个表,大概是这样的:

\

而P2P列个表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

单看收益率,比上面所有产品都高,而再看风险一栏,除了陆金所之外,我们摘选了其他一些知名P2P平台关于风险保障的广告宣传:

“100%本金保障计划”

“稳健全面的风险保障”

“5大流程,32道工序,层层筛选与防护”

“本金垫付模式,旨在保护投资人的根本利益即本金安全”

“第三方合作机构确保在项目出现风险事项时及时、足额地向投资者代偿本金和利息”

“当投资者在平台所投的投资项目出现逾期时,平台的合作机构向投资者全额本息回购此笔交易当期的剩余本息”

在财子看来,这些广告宣传,对于投资者或多或少存在误导。

这里面有暂时还没出事的,有曝出巨额坏账但“渡劫”成功的,还有已经出事的平台。所以,这些广告词的可信度呢,诸位可以自己判断。

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

再多说一句,传统的投资品种里面,也不是没有超过10%年化收益率的产品,但是这类产品在国外叫做“垃圾债”,或者“高收益债”,通俗地讲就是一些还款能力堪忧的公司或机构发行的债券,为了补贴投资人可能承担的高风险,才会给予如此高的收益率。

国内也有一种类似的东西,财子之前介绍过,叫做“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的主体都是一些上不了市的小型企业,其信用风险相对较高,2012年试点推出时最高的票面利率能够达到12%,但近两年由于违约频发,目前这个产品已形同鸡肋,监管已经叫停了。

那么,P2P既然能给出高于垃圾债的收益率,其背负的风险自然也要高于垃圾债,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在监管叫停中小企业私募债之前,此类产品整体违约率已经超过3%。

根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3259家,累计问题平台达到976家,比率为30%。

看来风险-收益的投资基本逻辑还是成立的。写到这里,给还在投资P2P或者准备投资的朋友两句忠告:

  1. P2P平台的借款人,其信用水平往往不如垃圾债,因此,出现问题的概率自然更大。当坏账率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P2P平台将无以为继,要么靠继续融资输血,要么靠后面客户的投资来还前面的欠账,无论怎样,绝大多数P2P终将沦为“庞氏骗局”。从未雨绸缪的角度讲, 投资者有很多正规的渠道可以选择,没有必要为了贪图高收益而去冒如此高的风险;

2. 如果一定要参与的话,建议小打小闹,浅尝辄止即可,并做好损失本金的准备,千万不要用自己的大部分身家去投资P2P。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