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String获6500万美元B轮融资 光速创投领投
两位创始人汪超(左)和杨文杰(右)
今日,给企业提供智能服务的公司EverString对外宣布,已完成6500万美元B轮融资,由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光速创投领投,Lakestar、以及所有EverString的A轮和天使轮投资方,其中包括IDG、真格基金等。
据EverString方面称,这是迄今为止企业人工智能领域全球B轮融资最高纪录。为进入中国市场和布局企业服务的领域,此次融资还特别引进了中国金融数据公司万得资讯作为战略投资人。
投行思维做企业营销
“大数据是21世纪的石油,石油本身是没用的粘性物质,除非把它提炼成燃料,变成可使用的汽油和柴油。” EverString创始人汪超对i黑马说,这个提取过程在汪超看来就是人工智能和算法分析的过程,企业只需要输入数据,出来的就是可执行的决策。EverString所做的事情是帮助企业去做基于算法的自动化决策,帮助企业提升数据驱动的决策效率。举例而言,微软office365是EverString的客户,而office365又是一款服务于其它企业的产品。EverString的产品功能,通俗而言,就是帮助类似于office365这样的to B公司通过海量互联网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公司客户。
EverString分析用户数据的纬度涵盖上百个类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高管信息、产品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等,具体的指标达两万多个。而这些画像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一是客户自己的数据,包括CRM数据,用户行为数据和客户服务数据。二是第三方购买的数据。三是自身建立和积累的数据。据汪超透露,EverString今年累计爬取的公司数达到1100万家,“有英文网站的公司几乎都覆盖完了”。
EverString创始人兼CEO杨文杰曾在摩根大通做分析师,而后转战硅谷一家著名私募公司。在硅谷做投资的时候,受到量化VC投资理念的启发,开始尝试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分析,他追踪分析美国近400多万个企业网址,探索其中关于公司的成长信号。这个方法成功帮杨文杰找到了好几家潜在投资对象。他很快决定辞职创业,找到老搭档汪超创办了EverString。
此前有过媒体对其进行报道,把它描述成专注于金融投资行业的大数据分析类的公司。事实上,EverString的第一款产品就是面向VC,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帮助VC寻找适合投资的企业。只是VC的市场太小,“中国和美国知名VC加起来才几百家,如果每家付费几万块钱,所能带来的增长空间相当有限。”汪超透露,EverString经过了多轮试错,开始转向企业级营销服务。
而企业的数量则明显更加诱人。据汪超透露,美国企业数量达两千万家,但是最大的CRM解决方案商SalesForce只覆盖了其中不到50万家B2B公司,其估值已经超过400亿美金;EverString潜在客户——B2B公司也可以达到五十万家左右;如果考虑中国的企业数量达四千万家,B2B公司的数量也在几十万级别,“如果EverString能做到五万到十万家客户,规模就很大了”。
EverString的野心也足够庞大。杨文杰曾表示,EverString能涉及的面很广,包括销售、人力、投资、财务、征信,想象空间很大。这一次引进万得资讯的战略投资也是想象扩容的一步,尽管汪超并没有透露太多双方合作的细节。
业务之外,市场的想象也在扩大。汪超对i黑马透露,除了美国市场外,到明年将在中国、欧洲、澳洲和加拿大等市场同步进行,“五百强的公司继续服务,但同时也会把重心延续到中型公司,这些公司的实施成本更低,更容易规模化。”
“要多少钱都给”
汪超对i黑马表示,融资中的一部分将用于团队的扩建。这也是其一路走来顺风顺水的重要因素。目前,EverString有106人,其中60%为研发人员。在汪超的计划中,明年这个时候,这个数字至少为200至250人。
关键之处不在于人数的多寡,而是这些人的背景来历。除了创始人的名校海归背景,EverString公布的情况是,其数据科学家团队来自Netflix(美国著名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Salesforce(全球SaaS业务模式的创始者和CRM领导者),斯坦福PhD,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工程师,工程团队则来自谷歌、雅虎、京东等一线科技公司。
汪超和杨文杰的天使轮投资人是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当时双方见了一面,徐对他们说,要多少钱都给。徐小平看中的除了创始人良好的背景出身,也跟项目本身的收入相关。“我们已经做了第一款的产品,阐述了想法和愿景,徐小平老师当时就决定投了。”这笔投资在事后看来并没有走眼,据汪超透露,产品上线以来一直有着不错的营收,未来一年内收入将达到千万美金。徐小平也对这个数据感到有些惊讶,“我知道你的产品的强大,但不知道你的收入也如此强大。”
中国创业者在美国
EverString的最初两个创始合伙人均来自中国,汪超甚至调侃,“护照绝对还是中国的”,不过EverString却是一家有着美国硅谷基因的公司,其业务均在美国。
为何撇下中国跑去做美国市场?这种选择来自三个方面的考量。一是美国企业级服务市场本身的成熟度高,更容易推广企业人工智能的应用;二是美国的大数据环境更加成熟,相比之下,国内公司网站的更新频率缓慢,数据不够开放,不利于数据的获取和积累;三是人力成本的差异使得美国需要更高的决策效率。人力成本的高昂使得美国企业无法像中国企业那样,通过一大批销售人员进行“地推”,它需要更高的效率,“在美国很难想象一个B2B公司有几百人的销售团队”。对人力成本的考验决定了公司在提高效率上愿意付出。换句话而言,当时在国内做这方面的市场还没有足够的土壤。
EverString初入美国市场并不顺利,团队搭建和市场拓展上都遭到“外来”身份的质疑。跟谷歌创始人拉来了埃里克·施密特一样,杨文杰拉来了前老板J.J.Kardwell——美国本土大型私募基金董事总经理,哈佛大学MBA——担任总裁职务,正是如此举措使得他们在美国组建起了团队,逐步打开局面。
真正从零到一的转折来自微软。不过,微软带给EverString的绝非仅限于收入上的增长,而是一种隐形的品牌背书。
拿下微软这样的客户并不容易。EverString本身就是微软创投加速器的成员,这样的身份给了它便利,然而由于需要接入服务公司的数据和CRM系统,这一点很难让微软松口,尤其是EverString当时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初创公司。经过反复沟通,EverString最终获得了测试机会,测试的地方不是微软办公室,而是由微软派人去了EverString,其原因还是心存顾虑,怕内部数据泄露或者被窃取。不过测试的结果是帮助微软的营销效率从原有的8%提高到了25%,换句话说,之前打100个电话,只有8个转化为用户,而如今这一数字变成了25。实际的效果打动了微软。
微软是EverString第三个用户,跟前两者一样,都用了两三个月时间去说服和验证。不过,与搞定前三名客户接踵而至的,是EverString的A轮1200万美元融资。当时除了天使轮投资方跟投之外,光速创投也是那个时间正式进入。一年多后,已经有400万美元收入的EverString再次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现在是资本寒冬,在寒冬里面还能融到这么巨额的钱,至少说明了资本市场对我们的认可。”汪超对i黑马表示,他们一开始就面向国际市场,这一次在美国市场把模式跑通,下一步将折回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