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严重创新少 手机业遭遇“十月围城”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创业浪潮后,寒冬骤至。智能硬件行业不能幸免,也遇到了资本的寒冬和发展的瓶颈。

2014年智能硬件融资额一轮胜过一轮。但2015年上半年,越来越少的企业能拿到B轮和C轮融资,甚至连天使和A轮都开始变得困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9月,完成天使轮到A轮阶段的智能硬件公司超过270家,而完成B轮的公司则仅有18家。

手机是智能硬件里最刚需的产品。智能硬件的发展难免要重复手机的发展路径。“创业泡沫系列调查”专题本期聚焦手机行业,通过手机以及手机产业链上公司的“死亡案例”来为手机以及泛智能硬件的后来者提个醒。

同质化严重有创新才有生机

  日前,奇虎360董事长、奇酷科技CEO周鸿祎出现在深圳南山智园,此行专门为庆祝奇酷公司的乔迁。他是手机圈的新人,奇酷品牌的诞生还不到一岁。他虽是上市公司董事长,但越来越密集接受媒体采访,为奇酷手机站台。但同时也是手机圈的过来人,他此前声势浩大地拉来了华为、阿尔卡特、海尔、夏新等国外国内手机厂商助阵,推出了“A K 47”、“超级战舰”、“大V”、“闪耀”等多款手机,但最终暗淡收场。

周鸿祎的“搞机”经历和走过的弯路也是手机圈的缩影。

  过去一个月,手机圈经过“十月围城”般的厮杀,用周鸿祎的话说:“已进入收尾阶段”。事实也在证明这一点。2015年10月大可乐手机被爆出破产消息,而10个月前,大可乐手机曾创造了25分钟内众筹1650万的纪录,此外,橙品节操、百分百、博沃、T H L等手机品牌,有些销量惨淡,甚至销声匿迹。这与当年周鸿祎打造的“A K 47”等手机等颇为相似。与此同时,大批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纷纷宣告倒闭。在网传的一份“手机产业死亡名单”上,20多家手机或手机产业链上的公司宣布破产。

针对这种情况,日前周鸿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总结:“目前同质化严重,如果在产品上没有创新,没有自己独到的颠覆性东西,短期内速胜,是不现实的。”

  回顾一些较为成功的手机品牌,无一不是创新者。魅族从做M P3开始,积累了比较强的品牌和比较多的粉丝之后,一发力手机领域便取得了突破。小米,凭借商业模式,包括营销模式、渠道模式以及高性价比模式突围。不过这些显然已经不再具备复制性。

代工厂生存模式落后难转型

除了创新外,手机产业链的发展也遇到瓶颈。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不足1亿台,2013年这一数据就激增到3.43亿。与销量一同增长的,是手机品牌的数量和背后建起的一大批供应商。2011至2013年的3年时间也是这些供应商最好赚钱的日子。

不过这种激增好景不长。电子代工产业发展了几十年,但大多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而且还要完全依赖单一的客户。加之如今中国的手机市场已经从增量市场变为了存量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本已产能严重过剩的手机供应链进入市场清洗阶段。

事实上,一家企业想要生存,无疑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和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商业模式。然而中小代工厂的生存模式仍停留在原始的制造阶段,转型成功的代工厂凤毛麟角。随着行业的成熟,更多中小代工厂将面临倒闭或者被收购的结局。而那些资金充足、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越发强盛,行业的垂直化以及集中化越发明显。

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空间越来越小。

案例1

大可乐手机

启示:自身造血能力弱靠资本补贴难以为继

牵一发而动全身,手机产业亦如此。当手机渠道、供应商、方案商开始出现问题,对于不少手机品牌来说,影响不小,尤其是对那些手机创业公司。如果资金链一断,便难以为继。

大可乐手机便是典型案例。根据公开报道,大可乐创始人丁秀洪6月份即已经淡出管理,丁秀洪微博自5月份之后就已经停止更新,5月21日最后一次转了一条大可乐手机官微的内容。

从丁秀洪本人对媒体的表态可以看到,他认为退出公司是因为公司团队对手机行业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不同看法。同时他也承认,这几年手机行业遇到大问题,创业公司很难活下来,大厂商也有类似问题。同时称手机行业发展到现在,拼的是资本和足够强大的团队。

  除大可乐之外,橙品节操、百分百、博沃、T H L等手机品牌也都是已经陨落的品牌,此前被称为“吃货”系列的互联网手机品牌青橙、大米等手机品牌或销量越来越小或销声匿迹。

从资本市场来看,在行业发展的早期,智能硬件初创企业高度依赖资本市场,受资本市场影响较大。以手机为主的泛智能硬件行业也难免受到影响。之前京东发布的《中国智能硬件趋势分析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智能产品市场的销售额近10亿元,但2014年智能硬件行业融资金额达47亿元。

但到了2014年下半年及2015年上半年,就很少有企业能拿到B轮和C轮融资,甚至连天使和A轮融资都开始变得困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9月,完成天使轮到A轮阶段融资的智能硬件公司超过270家,而完成B轮的公司则仅有18家。

之前小米总裁林斌就表示:“手机市场未来五年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而目前,华为、VIVO、OPPO、小米等不到10家手机厂商将占据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和关注度,并越来越集中。而像大可乐一样的三四线手机品牌,将逐渐从人们视野消失。

案例2

福昌电子

启示:技术含量低难跟上手机技术更新频率

最近,深圳福昌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刷屏朋友圈。这家曾经被标榜为深圳龙岗地区手机供应链上的明星企业,如今深陷破产风波。

这家公司1997年成立,公司介绍为:“以精密塑胶模具制造、3C和木塑产品开发设计制造为主”,也是国内几家知名手机厂商的合作伙伴。在福昌电子法人代表陈金色的口中,压倒福昌的是8000万的资金缺口。其欠供应商的债务达2.7亿,在今年8月被十家供应商集体起诉。

而根据公开说法,福昌被华为中兴等快速抛弃的原因是福昌本身技术能力的落后。

福昌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手机塑料外壳,业务模式过于单一。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向南都记者分析,以金属壳为例,去年开始市场上的手机壳几乎全部换成了金属材质,那原来做塑料壳的代工厂怎么办?据了解,金属壳的人力以及财力投入可能是过去的数十倍,但产能却远不及此前。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游代工厂尤其是那种中小型代工厂自然没了生意。

如福昌一样主要生产手机塑胶外壳的两家公司东莞京驰塑胶科技和深圳鸿楷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先后在10月拖欠供应商大笔货款后倒闭。它们只是一个缩影。南都记者了解到,电子代工产业发展了几十年,但大多停留在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而且还要完全依赖单一的客户。事实上,这种商业模式本身早晚都会出现问题。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