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又要来了 各大电商又搞出了个“赊账”式消费
“双十一”又要来了。今年,剁手族管住自己的手的难度加大了,因为各大电商又搞出了个“赊账”式消费(即消费授信)。“赊账”式消费深受网购族喜爱,但其中的安全隐患还得注意。
电商激战消费授信
现在,各大电商搞的“赊账”式消费,已成为银行消费信贷之外的新选择,阿里有“花呗”、京东有“白条”,苏宁也有“全民授信”。
通俗来讲,电商搞的消费授信,可以看作是一张只能用于该电商平台购物的虚拟信用卡。它为用户提供了授信额度,支持用户在其电商平台上使用。用户可以在授信额度内“赊账”购买商品,然后拥有一定时间的免息期,到期再进行还款,超期未还清余额则将计收相应利息。
目前市场风行的消费授信服务在产品基本设计上大同小异。“花呗”是由蚂蚁微贷提供给消费者“这月买、下月还”(确认收货后下月再还款)的网购服务,支持天猫和淘宝相关商户或商品。其授信额度在3万元以内,一般为3000元至6000元,用户最多可以享受41天免息期,也可以选择相应的分期付款服务。
京东“白条”是消费者在京东购物便可申请最高1.5万元的个人贷款支付,但在实际中,一般授信额度在3000元至5000元,用户自消费日起最长享受30天免息期,用户可以选择在3个月至24个月内分期还款。京东“白条”支持购买京东商城自营产品,但暂不支持第三方卖家产品,也不支持购买虚拟产品。
抢占信用卡的地盘
这些“赊账”式消费,虽然类似于信用卡,但是使用起来更方便。还款时也更方便,因为无需去记忆还款期限,就会自动从账户余额或者绑定的储蓄卡内扣除。这种“赊账”式的消费非常契合80后90后用户提前消费并且没有利息负担的心理,也能够解决年轻人无法获取高额度银行授信的难题。
一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负责人陈先生就明确说,它给银行信用卡业务带来了极大冲击,“电商拥有庞大的购物人群,还可以精准分析还款能力,这都是我们所欠缺的。”
家住渝北区的杨小姐拿出了自己最近一年的信用卡对账单和“花呗”的对账单对照。作为网购达人的她,账单上的项目大都来源于网购。记者仔细研究了一下杨小姐的信用卡账单,从最近一年的信用卡账单上可以看到,用于网购的项目越来越少,账单整体金额也在逐步降低。其中一张信用卡10月的还款额才79元,而在一年前该张信用卡平均每月的还款额都在2000元上下浮动。
那是不是杨小姐网购少了呢?其实不然,在信用卡账单减少的同时,她的“花呗”账单却大幅度上升。从最开始的几十上百元,到现在基本上每月都上千。而她的信用额度也从最开始的3000元上升到现在的9000元。
“赊账”套现有风险
但“赊账”式消费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风险1 :用户泄露了自己的账户信息。虽然账户内没有绑定银行卡,也没有余额,但如果盗号的不法分子开通了“花呗”,盗刷了额度,用户必须自己来还款。对此,没什么更好的办法,用户只能严防死守自己的账户,不要给其他任何人透露。
风险2 :套现被骗。市民林先生就遭遇了套现反而被盗刷的情况。林先生的“赊账额度”有6000元,只能网上消费,他想将这部分额度套现出来,于是在网上寻找帮助,并加了对方的qq。对方称可以帮助林先生套现,只要用林先生的账户在网店内购物,然后将钱转至林先生的银行卡上。但林先生消费后却没有收到返还的资金,打电话也无法联系对方,方知被骗。
记者在微博上一搜“花呗”,显示出的大部分结果却是“花呗”套现,基本上都采用由用户在商户购物,商户扣除手续费后返还现金的方式。这样做,一方面可能被商家骗;另一方面则可能影响自己的网络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