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推出配送机器人,“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了吗?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菜鸟网络推出配送机器人,“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了吗?

各大物流公司都开始注重配送机器人的研发,以此来提升效率,节约成本。有人投入去做,就说明完善速度会加快,至少在办公园区和大厦里,配送机器人敲开你家门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近日,菜鸟网络用“你能想象一个物流机器人敲开你家门时的兴奋吗”为主题,正式让他们的新产品:菜鸟小G配送机器人亮相。

无人机配送、机器人配送这些看似高大上的行为被炒了很久,但至今都没有实现,究其原因,第一是政策法规不允许;第二是技术尚不成熟;第三是,在机器配送过程中,充满了不可控因素。因此让机器加入末端配送,一直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的事情。

小G配送机器人

   菜鸟网络推出配送机器人,“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了吗?

据了解,小G是解决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的机器人,身高1米左右,一次能装10-20个包裹。

未来投入使用的话,将取代配送员,直接与用户面对面。用户扫面电子面单后拿走属于自己的货物,一旦拿错或多拿,小G都能做出报警反应。

在物流行业,菜鸟网络并不是一个配送服务公司,其核心竞争力是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和生态构建能力。如今该公司又在实施利用人工智能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的计划:通过一台在陆地上行走的机器人,将包裹全自动的配送到用户的家门口。

从菜鸟网络发布的实拍视频来看,用户只要通过手机向小G发出服务需求,他便会规划最优配送路径,将物品送到指定位置。强大的算法让小G可以观察周边的复杂环境,不仅能识别路上的行人、车辆,还可以自己乘坐电梯,甚至它能够感知到电梯的拥挤程度。

目前,这款机器人正在阿里巴巴位于杭州西溪湿地的总部熟悉环境,届时,数台菜鸟智能配送机器人将协同运作,在数十万平方米的阿里巴巴园区为上万名员工提供智能包裹投递服务。

“最后一公里配送”将重新划分行业

2015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超200亿件,业务收入2760亿元,比5年前分别增长7.8倍和3.8倍。并在2014年年底时,超越美国成为快递业务量全球第一的国家。但是据申通、圆通公布的借壳上市方案显示,其盈利能力正在逐渐递减,可见,传统的快递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支撑当下快递企业的高速发展。

因此快递、物流行业急需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中,“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题:一方面是高额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是配送工具即“快递三轮”产生的矛盾。

今年5月,圆通快递开始重点寻求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业务,开始突破现有网点加盟送货上门模式,放开网点限制,将社会化运力网入其中。比如夫妻店、创业大学生、下岗职工等均可申请成为网点下一级配送站点,布局毛细血管配送网络。

而各地禁摩令的实施,又让送快递的小三轮的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于是物流行业开始了众包物流的想象,以及在社区建立快递柜的尝试。

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还没找到,但是快递单量却在持续增加。据《快递杂志》从深圳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深圳一线收派员数量已经增长至5.5万人,算上新增加的5000辆配额,配送车也只有2.3万辆,尚有2.2万辆的需求急需补充,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个“缺口”会越来越大。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终端配送难题正开启包括菜鸟网络和京东、以及“三通一达”等传统民营快递的新一轮竞争。

机器人离投入市场应用还有多远?

菜鸟网络工作人员告诉品途商业评论,小G专注于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虽然不能上下楼梯,但可以操作电梯,因此可以适用于园区、办公大厦等地,除了完成快递物品的配送,也能完成一些咖啡、文件的传递任务。

小G在续航能力上表现也很突出,上述工作人员介绍,“充电4小时,可以工作20小时。”因此效率还是很高的。

菜鸟网络推出配送机器人,“最后一公里”难题解决了吗?

虽然还没有正式投入市场的时间表,但是想象一下小G未来的市场表现,似乎挑战也是很大的。

1,如何完善自身技术,保证足够的智能和货物的安全;

2,如何防止人为的损坏;

3,运营成本如何控制。

今年6月,马云曾公开表示,考虑无人机配送是没问题的,但最后还是脚踏实地,最后物流行业是离不开人的,因为任何一样东西必须要人的智慧和情感在里面。

可以看出,在配送中让机器完全取代人是暂时做不到的,但小G在特定的场景(园区、办公大厦)进行试用也能在取代一部分人工的同时,探索机器人配送的可能性。

各大物流公司都开始注重配送机器人的研发,以此来提升效率,节约成本。有人投入去做,就说明完善速度会加快,至少在办公园区和大厦里,配送机器人敲开你家门的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投资潮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阿里巴巴菜鸟网络菜鸟网络物流公司菜鸟网络机器人最后一公里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菜鸟物流机器人菜鸟 机器人菜鸟网络物流菜鸟机器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