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搅局租车市场探索新盈利模式 平台与资源分离能适应吗?
滴滴在出行领域又有新动作。继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公交及企业级用车业务之后,滴滴出行在昨日正式确认,旗下租车业务已于7月开始在上海测试运营,部分用户可以体验滴滴提供的租车服务。
探索新盈利模式
滴滴租车首创全程线上化服务及免费上门送取车模式,用户无需花费额外费用,只要在服务时间内提前2小时下单即可。
据悉,滴滴租车并不自己拥有车辆,而是采取与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据透露,滴滴正在和一嗨等租车公司探讨,在车源和车辆运营管理等方面展开合作。
滴滴进军租车业务,或许也有探索盈利模式的考量。Ube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曾称滴滴每年花40亿美元来补贴司机。“我相信规模做得越大,资本市场就越缺乏耐心。最终,所有的网约车平台都要考虑烧钱之后的出路问题。”易到创始人周航此前曾告诉澎湃新闻。
平台与资源分离能适用于租车?
从表面上看,“钱”与“模式”是滴滴进入租车领域的主要原因,但深层次来说,“平台”与“资源”分离的模式即便能适应专车,但是否也能适用于租车?
比起专车,租车时间长,路途远,没有司机,这也是P2P租车车源远不如传统租车的原因,专车司机既是所有者也是使用者,是前线配置资源的调度支点;但租车就意味着把自有财产长期交给别人,除非“第二辆车”否则很难实现。
虽然滴滴并没有直接做P2P租车,但资源使用权归属的问题对于私家车或者中小型汽车租赁公司都一样,租车并不是一个高频业务,平台长期租赁租车公司车辆的性价比不高,租车公司反过来长期为平台闲置部分车辆的成本更高;另一方面,租车还有跨区域问题,关于异地取还车业务还有门店与车辆的调度配置问题,在滴滴平台上的租车公司并不是唯一,异地还车之间的沟通成本更高。
滴滴搅局租车市场
先抛开汽车租赁市场目前这几百亿市场不谈,滴滴从打车领域正式向租车领域推进,究竟会对现有的租车企业产生何种影响呢?
首先上面提到,滴滴租车并不自己拥有车辆,而是与B端租赁公司进行合作。这一点与神州租车不同,神州租车采用的是自购模式,这种模式属于重资产,因此规模会存在上限,至今神州租车全平台车辆也只有6、7万之多。
其次,滴滴每进入一个新领域,就会遇到与相应细分领域的创业公司的正面博弈。对标滴滴顺风车的嘀嗒拼车,对标滴滴代驾的e代驾,租车领域也是如此。滴滴此次进入租车领域,将与原来就定位做平台的“悟空租车”产生冲撞,悟空租车也是整合B端租赁公司,并向这些公司提供SaaS软件服务平台,帮助这些中小租车公司完成服务标准化和移动互联网化改造。
现在,滴滴也要来整合租赁公司,考虑到此前滴滴就曾和租赁公司合作打车业务,当时就已和大批租赁公司建立联系,因此在做这件事上会更顺手。
返观整个出行市场,可以大致分为打车、自驾两部分,而自驾领域做得比较成熟的有神州租车的长租业务,短租方面,市场衍生出P2P租车、分时租赁等模式,但目前无论是P2P,还是分时租赁,都因为价格、车辆密度和服务方面未达到用户预期,还远没有爆发。滴滴如果此次可以激活整个短租市场,那么用户的出行需求将会被大面积满足:从打车、到短租、到长租,都有相应的集约式企业。
一位国内分时租赁底层技术服务商CEO认为,“我觉得至少我应该感谢滴滴,若短租市场起不来,分时租赁机会也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