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向外资全面开放电商市场 国际巨头争相角逐
投资潮讯:
北京时间30日凌晨消息,
印度
商务部本周二颁布通知,正式批准外国企业对印度的平台型电商公司进行100%的直接投资,在奉行多年的保护主义政策之后,终于将要全面开放这一规模达数百亿美元的市场,但仍将限制外商对自营型电商公司的投资。
印度政府于2011年开始开放其零售业,但迄今为止尚扔未取消对快速增长的 电商市场 的投资限制。据估计,2015年印度电商市场的规模达到110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200亿美元。
由于印度近年来互联网市场的增长迅猛,因此吸引了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等跨国巨头和许多印度本土企业争相渗透,但要真正在该国取得成功,却需要因地制宜部署一些本土化措施。
印度高昂的房地产价格使得电商们比起传统零售商在成本上更具优势,而另一方面,在印度拥挤的城市中心,网上购物送货上门的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似乎更加吸引人。此外,廉价智能手机越发广泛的传播,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印度人能上网。而Flipkart和Snapdeal的数据也显示,通过手机访问他们网页的顾客比例,已经从去年的10%不到变为如今超过50%。这对电商进一步扩张帮助极大。
国际巨头 争相角逐印度电商市场
从阿里巴巴到亚马逊等跨国巨头,到Flipkart和
Snapdeal等本土企业,印度市场正在成为全球瞩目的下一个重要电子商务战场。尽管外界普遍担心整个行业的估值虚高,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一只基金还将其
持有的Flipkart股权价值下调了四分之一,但这样一个规模高达250亿美元,而且保持高达40%年增速的市场,仍然被视作一块处女地。由于首次使用
智能手机的人数正在高速增长,而物流和支付业务尚未成熟,尚有很大的机会等待发掘,吸引了各路巨头资金蜂拥而至,巨头们都希望能在这里收获丰硕的果实。
印度市场吸引巨头角逐的原因
印度市场的吸引力之所以不断的增加,是因为中美两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已经被少数几家巨头公司牢牢把持,很难再找到分一杯羹的机会,因此纷纷把目光投向尚待开发的印度市场。
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因此人们经常拿中国和印度进行对比,中国在过去10年摸清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脉络,而且欢迎外国投资者加入,但eBay却在遭到阿里巴巴猛攻后退出,亚马逊也迟迟未在中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美国企业未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
与此不同的是,亚马逊在印度位居第三,阿里巴巴则同时投资了Snapdeal和迅速崛起的支付服务提供商Paytm Mobile
Solutions.中国在多数领域都培育了自己的公司,而中国企业本身也未能在美国取得成功,印度是电子商务市场的最后一个大市场,现在,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和亚马逊等美国公司都认为印度是一个蕴含重大机会的开放市场。
外资 企业和印度本土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平等的
各路巨头印度市场的竞争其实并不公平。印度规定,外资最多仅能持有多品牌零售商51%的股份,迫使他们寻找本土合作伙伴,而且直到去年才放宽了规定,允许苹果这样的单一品牌零售商开设实体店。而各个地区的商品和服务税也各不相同。
但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已经承诺加大外资开放力度,并整顿排外的监管法规。尽量给外资企业一个公平的投资环境,早期投资基金Seedfund联合创始人马赫什·莫西认为,印度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印度的互联网经济有50%被谷歌、亚马逊和Facebook占据,印度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印度人、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可以相互竞争。
随着印度平台型电商的100%对外开放政策,这些外资电商巨头最终成王败寇仍旧无法定论,但成功所需的投资和规模将是十分显著的,而到最后,只会剩下三到四个赢家。谁能在印度市场笑到最后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