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互联网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不同领域企业处境不尽相同
近年来,中国许多与互联网有关的企业纷纷看重东南亚市场。除华为、小米等国产智能手机厂商入局东南亚之外,BAT、游戏厂商、甚至电商也开始注意东南亚市场。比如2005年,《剑网OL》进入越南,迅速吸引了当地超过80%的玩家;2012年,腾讯在印度尼西亚开发了即时通讯工具Qute,并宣布与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媒体公司PT Global Mediacom进行合作以开拓东南亚媒体市场;2014年,阿里巴巴向新加坡邮政投资2。49亿美元,合作建立“国际电商物流平台”……
一提起互联网市场,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美国、欧洲、韩国等经济实力较强、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在国人的印象中,东南亚似乎和互联网市场沾不上边。但事实却是,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涌入东南亚市场。那么这些和互联网相关的企业们在东南亚的情况如何?他们又为什么选择东南亚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市场?今后各个企业又将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一、游戏:竞争接近白热化,市场接近饱和,手游是下一个入口
关于国内互联网企业入局东南亚这一话题,最热门的就是对智能手机企业的讨论。其实,最早发现东南亚互联网市场商机的是游戏厂商。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剑网OL》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受到好评后,被网游运营商VinaGame引入越南,在线人数于2005年底突破了18万,占据了越南游戏市场份额的92%。金山网游在东南亚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国内的其他游戏厂商也看到了机遇,并纷纷采取了实际行动。随后,搜狐畅游的《天龙八部》也进入东南亚并与越南最大的网络游戏运营商VNG公司进行合作;完美时空的《神鬼世界》《赤壁》等也登陆东南亚市场;另外,网龙、巨人等游戏企业也都向东南亚市场推出了自己的游戏。
在东南亚的网游市场中,潜力最大的当属越南。在这个人口数约为9000万的国家中,网民数多达3000万,网游用户则有1500万,占网民数量的50%。而在整个东南亚的网游市场,越南独占40%的份额。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越南人口有65%都是年轻人,在中国网游进入之前,越南的网游行业缺乏相关人才和厂商,一直处于初级阶段。而中国网游的到来为网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促进了越南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整个东南亚来说,状况皆是如此。据《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海外版)》显示,2012年,中国有110款游戏出口至东南亚地区,占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总量的62%,这也为中国企业自身带来了巨大的利润。据荷兰市场研究公司Newzoo预计,到2017年,游戏企业在东南亚地区游戏市场的收入将增至22亿美元。
但是,市场繁华的背后已经显现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随着中国游戏越来越多地入局东南亚市场,这一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游戏蜗牛国际商务中心的负责人表示,随着行业的逐渐发展,东南亚的游戏出口业务正在变得愈发艰难:“任何行业都是会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提高准入门槛,当地的政府的保护政策也往往对出口有很大影响”。
第二,东南亚游戏玩家的口味也是相当挑剔的。比起最初那些年只要是个游戏都能迅速火爆的情况,近年来东南亚玩家的口味被培养的刁钻起来。网游《斗仙》的主策划叶毅宏说:“虽然当地的游戏产业还在发展阶段,但他们在游戏选择上更倾向于3D游戏,对画面品质有越来越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东南亚的游戏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随着移动端的兴起以及智能终端在东南亚的逐渐普及,手游将会是东南亚游戏市场的下一个入口。目前,中国的手游市场竞争激烈,而东南亚市场还未完全开发。中国游戏海外运营商Uzone(焦扬网络)的联合创始人莫夏芸认为:“在东南亚,手游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游戏终于有机会和全球游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二、网络应用及社交:机会大,前景好,但要加快本土化的步伐
在网络应用及社交软件这一方面,中国企业对东南亚市场所具备的机遇发现的比较晚。对于有意向开拓海外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来说,技术发达、网络普及的美国、欧洲等地是最佳选择。实际上,由于美国等地有许多实力更强的本土巨头,会给外来企业的进入带来更多的困难。但在东南亚这个拥有6亿人口而互联网又并不普及的地区,这些企业反而拥有更多的机会。加之近年来东南亚市场被智能手机培养,使用网络的能力逐渐提高,也为众多网络应用及社交软件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国内企业对东南亚这一新兴市场也是相当重视的:如百度2012年向越南推出“百度贴吧”,并向东南亚市场推出了系统优化工具Baidu PC Faster;腾讯则在泰国推出微信,请到当地明星作代言,并且将广告投放于曼谷的轻轨上。另外,腾讯在印尼推出了黑莓系统客户端。在东南亚地区,微信支持印尼语、马来语、泰语、越南语等4种文字;阿里的UC浏览器也进入了东南亚,而且阿里在新加坡建立了阿里云数据中心,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加坡和周边国家对云计算服务的欢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表示,新加坡数据中心启用后,将辐射规模达百亿级的亚太市场,并且能够助力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拓展。
按照目前东南亚市场的状况来看,网络应用及社交还是有很大潜力的。但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本土化程度。无论在哪个国家进行海外拓展,本土化都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像Uber、雅虎、亚马逊等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挫败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联合创始人沈南鹏说:“如果你能够跟本地的资源结合起来,尤其是资本带来的团队资源和产业资源,能够让这些公司有更好的发展”。
目前,移动端在东南亚地区日渐普及,其网络市场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相信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本土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东南亚的网络应用以及社交市场将成为下一个盈利增长点。
三、电商:依然处于“刀耕火种”时期,具备继续开拓的价值
这一方面可以算得上是东南亚市场最为初始的环节,这也意味着它拥有着最大的开拓价值。据瑞士银行2014年发布的研究数据显示,东盟地区的网络购物比率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0。2%,电商市场仍处于“刀耕火种”的初级阶段。但随着东南亚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大量的中产阶层用户,其消费需求也随之增长,而且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也逐渐普及,这都将为电商的发展带来很好的契机。2015年上半年,东南亚电商27%的在线销售额都是通过手机来完成的,与全球35%的销售额相比,这种发展速度是非常迅猛的。
瑞士银行泰国地区研究战略主管雷蒙德·马奎尔认为,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正在从传统的零售渠道像电商网站转型。东南亚的网购渗透率比常规要高,并且由于低价的智能手机和无线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很快还将有一轮新的爆发式增长。中国在2008年的网购率比2006年翻了一倍的主要原因就是宽带在中国的普及。同理,东南亚地区网络的崛起也将带动电商行业的发展。
另外,国家对中国电商进军东南亚也有相关的政策支持。今年9月,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在广西举行。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将大力推动“互联网+东盟”战略,从资本、技术等各方面对东盟地区大力扶持。其中针对电商领域,国家已经在广西设立了中国东盟电子商务园区,引入了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龙头电商企业,与东盟地区的7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
有潜力的市场环境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电商企业在东南亚市场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改变东南亚消费者的支付习惯以及壮大中产阶级的消费群体。电商市场开拓空间极大,是一片真正的“蓝海”。
东南亚地区与中国接壤,可以说是“一衣带水”,故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都比较相近。相比于美国、欧洲等地,东南亚反而更加适合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拓展。而且,东南亚市场在互联网方面也处于初级阶段,这更是吸引了诸多企业前来开拓市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应该把握自身优势,加深本土化,提高自身技术,这有利于在东南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更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使双方关系更加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