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资本殷明:中国第一代Fintech创业者现状
国内第一代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者现在究竟活得如何?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观察和判断。
第一,小微信用产品的资产端生产依然以线下为主,线上贷款线索数不足也迫使一部分互联网原生产品如融360、拍拍贷朝线下走。
中国和美国最大的不同是,在谷歌上,与金融相关的词条搜索量长期排名在第三甚至第二位,而在中国,宜信、平安普惠为代表的门店销售模式才是主流,贷款申请人无论接触信贷经理还是提交申请资料,线下的流程反而更用户友好。当然长期而言,信贷产品极大丰富和征信环境成熟后,这一情形一定会发生变化,但今天讨论这个课题还太早。
中国人更青睐线下信贷销售模式。
第二,消费信贷的线下贷款申请管道搭建和次级人群选择渐成主流。
电商巨头牢牢把持优质信用群体和实物电商的消费场景,阿里既做花呗,也做白领现金贷,所以独立的创业公司想要在线上的特定交易场景搭建出系统的资产通路,或是自己赚风险的钱,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看到大量的资产端创业者还是在从线下崛起,他们和线下的商户合作,如手机卖场、房产中介、二手车经销商等,将他们的贷款申请电子化,信审流程自动化,并在早期积极拥抱传统金融结构手里的低成本资金,这其中就包括了兼具竞合关系的消费金融公司。同时在人群选择上,大家为了避开巨头的狙击,倾向于选择一些相对次级和白户信用的人群。
第三点,我们看到校园分期企业的估值飙升是非常突出的,但我们认为目前其估值尚无法和其资产价值、风控能力相匹配,同时以学生这样的人群来做消费信贷产品,市场规模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学生的分期需求主要来自于购买3C产品。
首先,学生有真实分期需求的场景比较单一,做3C这样的场景,分期需求一年规模在一百到两百亿人民币,不是特别大的市场。其次,校园分期的风控壁垒较低,更多是依靠铺人式的贷后清收。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这些人里面相对比较优质的群体很快会变成信用卡持卡人群,也就是说对这部分用户的生命周期价值需要打一个比较大的折扣。当然这只是一个静态的判断,我们也很期待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后续可以持续多样化资产构成。
第四点,个人和小微征信的基础服务水平薄弱,导致风控严重依赖人工,资产生产的模式缺乏互联网式的运营杠杆。这点很显而易见,就不赘述了。
第五点,纯粹的资产配置型平台持续出现资产黑洞,未来资产、资金的双边市场更加成为主流。
过去一些有不错知名度的资产配置型平台会把线下小贷、担保公司的资产包拿到线上来卖,从而快速地积累自己资产端的库存和理财用户,但由于缺乏对资产的尽职调查,缺乏对不同期限和风险分层、定价的经验,所以集中出现了一批资产黑洞,甚至产生流动性问题。
事实上,做非标资产配置型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比是很差的,为了两三个点的销售佣金,要去承受T+0刚兑的压力和合作方的道德风险,是典型的走钢丝。有人问,你之前说过被动理财的需求很大,那么专注配置非标资产的理财产品到底有没有机会,我的回答是得先想清楚如何进行资产评级,如何引入类CDS机制的保险产品,如何在破除刚兑的未来建立一个值得用户信任的理财品牌,否则空谈一个中国版的Charles Schwab是缺乏根基的。
最后,保险恐怕是互联网创新的渗透速度最为迟缓的方向。
源于监管对于产品创新和保费定价的计划经济式的管理,今天一大批保险经纪人飞单平台还远远没有触碰到产业链条的核心,如何从消费者的保险理赔数据、行车习惯、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入手,设计个性化的保险产品,乃至和移动医疗技术结合降低健康险的保费支出,都是创业者值得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