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率大幅攀升、超八成贷款年利率近40% 宜人贷半年报还透露了这些…
宜人贷近日发布了截至本年6月底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净营收7.34亿人民币(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净利润2.61亿人民币(3920万美元),同比增长226%。
坏账率大幅攀升
总体来看,宜人贷目前整体增长迅速,同期整体贷款违约率下降了0.1个百分点达到1.7%。二季度借款者环比增加36.3%达到6.9万人,投资者数目环比小幅下降,为19.6万人。其中,促成净营收增加的因素主要为平台促成借款总额的增长以及借款产品组合的变化。
数据来源:亿欧网
在二季度,宜人贷促成借款金额达到45.39亿人民币( 6.83 亿美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宜人贷已累计促成借款总额约200亿人民币。
同时,宜人贷按照本期促成借款总额的7%计提风险备用金为3.18亿人民币(4780万美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风险备用金余额为7.55亿人民币(1.14亿美元),截至2016年3月31日风险备用金余额为5.93亿人民币。期内风险备用金账户共支出1.56亿人民币(2340万美元)用于支付违约借款本息。
截至6月30日,宜人贷逾期15-89天借款的总逾期率为1.7%,与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1.8%相比有所改善。逾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稳健的资产表现和优化的借款产品组合。至于净坏账率,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净坏账率分别为4.5%, 4.5%, 5.7% 和4.2%,分别高于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3.4%, 2.9%, 3.2% 和2.5%。
而在2015年四季度末,各区间对应数据分别为 2.4%, 1.3%, 1.7% 和1.4%,半年时间各区间坏账率均大幅攀升。
超八成贷款年利率近40%
宜人贷将借款人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的信用评级给予不同的利息和交易费标准。具体来看,A、B、C、D四个等级对应的交易费分别为5.6%、18.5%、26.4%、28.2%,借款人贷款的年利率则为16.9%、27.4%、33.5%、39.5%。
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宜人贷向ABCD四个级别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占据宜人贷发放贷款的5.5%、, 3.8%、, 7.6%和83.1%。这也就意味着,宜人贷超八成的贷款放贷利率为39.5%。
实际上,早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网财经记者就发现,宜人贷向ABCD四个级别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占据宜人贷发放贷款的6%、3%、7%和84%。
虽然今年二季度宜人贷向D类借款人发放贷款的比例降低了0.9%,但仍然超过八成。
聚焦白领人群
作为中国第一家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P2P公司,宜人贷最近股价又翻了多倍。从最初面向授薪人群的普通模式,到面向信用卡人群的极速模式,到今年新推出的公积金模式,为何宜人贷借款业务一直聚焦于城市白领人群?
从阶层分析的角度来说,宜人贷关注的城市白领人群普遍属于新中产阶级。新中产阶级具有四大特征:年轻,80、90后为主力军,25-40岁的人群占比高达61.4%;教育背景良好,本科以上学历占比59.7%;多居于国内一、二线城市,年收入在10万以上;追求有品质、有态度的生活。据统计,新中产阶级群体目前人数已经超过2亿。
其实,宜人贷之所以选定城市白领作为目标借款客户,也是出于对资产质量的要求。城市白领人群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及良好的信用意识,违约概率低,因此这部分人群的风险相对较低。
此外,他们普遍对互联网交易环境非常熟悉,有很多的生活工作习惯是来源于互联网的,在互联网上积累了大量的和信用相关的数据。基于互联网海量数据,宜人贷建立了全流程线上的服务架构和风控体系,并独创了一套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因此,宜人贷目标借款人群定位优质城市白领,也是出于风控维度的考量。
全方位依赖宜信易出现违规
招股书显示,目前宜人贷的借款人主要来源于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对于线上,宜人贷声称通过在线渠道,如搜索引擎营销、搜索引擎优化和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等方式挖掘借款人。而线下借款人则来自宜信的推荐。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前三季度,宜信推荐的借款人贡献的借款金额分别占总额的61.9%、59.8%和67.8%,基本呈现向上增长的趋势。
除了从宜信获得借款人,宜人贷对宜信的依赖是全方位的。根据招股书,宜人贷由宜信公司于2012年3月推出,系宜信独资子公司。宜人贷上市后,宜信仍是其第一大股东。Wind统计显示,目前宜人贷的第一大股东为宜信创始人唐宁,其持有宜人贷39.70%的股份。
目前,宜信提供借款人的服务收费是5%,经过商议,从2016年之后的三年里,服务费率将上升到6%。另外,双方还将在数据、信息以及知识产权方面进行共享。除了以上提到的,宜信还将财务、行政、人力资源和法律服务等方面给予宜人贷支持。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宜人贷过度依赖母公司宜信,会产生大量关联交易,而关联交易行为的不确定性和交易价格的非市场性、多样性,使其定价政策既是交易的核心内容,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借以进行资金转移或利润包装的主要手段,很容易出现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