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大佬们说了:哪里有什么寒冬将至,不过是智商税交到头了
在“万众创新,全民创业”的热情召唤下,创业、投资人集体用行动为这股大潮蓄势。但正如所有事情物极必反一样,在这股热浪下,一股寒流渐渐来袭。
2015年二季度互联网行业VC/PE融资事件规模为37.89亿美元,环比下降50.36%,创投圈的寒冬是不是要来了?触目惊心的O2O死亡名单,以及不时爆出来的某某公司因为融资困难被迫裁员或是宣布倒闭的言论,让人唏嘘不已。
通过和众多冲锋在一线投资人的交流,我们试图借助他们的经历和眼界为焦虑过冬的创业者开出一剂镇定药。在资本市场摸爬打滚的他们大多经历过创投寒潮,所以面对这次的渐渐逼近的寒流,他们更有发言权。
Q1:创投圈的寒冬是不是来了?
对于这个问题,这些投资人的判断出奇的一致,只是在态度上略有不同。
经纬创投曹国熊:融资的寒冬,你可能不知道它哪天会来但一定会来。到那个时候有大量泡沫的经济、行业将会受到重创。因为这是有规律可循的。“当资本市场就是所谓的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融资,大概一级市场会比二级市场滞后半年左右。所以目前这个二级市场这个低迷的状况,大概在半年之后肯定会在一级市场反映出来。”
而事实上,早在去年就已经有投资人放出寒冬要来的言论了。经纬创投的张颖在去年10月份的一次互联网创业大会上表示:经过近年的投资热潮后,资本的寒冬或即将到来。希望创业者能做好“寒冬”到来的准备。在之后两个月的互动上,她从公司结构、财物预算、融资节奏等六个角度尝试给创业者给出应对策略。
而这股寒流在随着近期创业者「绯闻」「丑闻」的频发,终于开始波及一级市场了。
B12粒子基金合伙人章击舟:对于最近的投资规模下降的现象,我更愿意把这股寒潮当作是对过去过度追捧创业,过高估计创新的一种反思和回归,而不仅仅是危机突现的结果。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危机其实任何时候都存在,创业投资领域的失败更是大概率事件。但是宏观经济的波动往往会使这些危机更容易被看到或者被忽视。中国的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效率不高。所谓有效率就是有差异,有区别。任何一个市场里,往往是良莠不齐,这很正常。但是我们的市场,要么鸡犬升天,要么泥沙俱下。在股票市场表现出来是齐涨齐跌,今年甚至多次出现千股涨停、千股跌停的荒唐局面。这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整个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还不够成熟,缺乏在这个市场中发现优秀投资机会的能力,也缺乏去坚持自己选择的勇气,人云亦云者众多。简单的说,就是理性的力量还是不足,这是区分一个市场是否是一个成熟市场的关键指标。从创投的角度来看,尽管投资规模有所变化,但我却依然保持积极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那种热火朝天的信心,而是长期看好的信心。历史多次证明,越是在这种相对低迷的宏观环境中,才能显现出创新的价值。任何一个成熟、坚定的投资人,都会明白,只有在这样相对冷静甚至是严苛的环境下,才能够找到真正有价值的投资目标,专业的投资人绝不会停止找寻伟大公司的步伐。只要我们还面临效率提升、模式创新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只要我们还处在一个人口庞大,需求刚性的经济体系中,我觉得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我们不需要创新,不需要资本。只是我们需要理性的理解,过去曾经烧出去的不少钱,其实不是真正的投资,很多不过就是酒杯里泡沫和赌桌上的筹码而已。
华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周翔:市场最冷大概会在年底到明年春节期间,而之前的市场状况中,A轮B轮的公司也很难,那些天使轮完成三四百万融资的创业公司,因为钱不够花,也可能会死亡一部分。
启明创投黄佩华:可能说不上寒冬,能够明显感觉到资本市场在渐渐冷下来,现在肯定不是最冷的时候,也许是一年后吧。
青山资本创始人张野:大家现在用“大萧条”这样的词来形容是恐慌过度的表现。“一轮全球经济低迷确切的说已经来到了,但它会不会发展成像过往那种全球金融大萧条呢?我的判断是:不会,至少这一轮不会。经济形势的低迷和下滑是有的,会对很多行业产业产生影响,但是对于天使投资来说,由于我们投资的是未来,过完这个绝望的冬天,一个满怀希望的春天里又会万物复苏。既然令人恐惧的“秋天”都已经过去,处在这样一个刚好可以用来布局的时间点上,天使们反而更有理由相信,即将迎来的是一个“希望之春”。
Q2:如果寒冬来了,哪些行业会首当其冲出现哀鸿遍野的景象?哪些行业比较有希望扛过去?
这是寒冬到来后众人最关心的问题。对此投资人倒也不避讳,只是有些说的直白有些含蓄些。
经纬创投张颖:乱花钱乱推广,拉很多用户但存活度活跃度不高的创业公司,很令人担心。现在很多创业公司用VC的钱砸出地位在发展,但寒冬来了这条线就会断掉。除了乱花钱,烧钱过度的创业公司也会在寒冬来临时,任何一环资金链断掉就会陷入困境。
粒子基金合伙人章击舟:我想可能大多数人会说那些烧钱的行业会死,那些有现金流的业务可能可以扛过去。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企业的生死线确实和现金有关,但现金绝对不是企业的核心。在经济形势式微的背景下,重视现金储备绝对是必要的。但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还是与他的价值有关,有价值的业务就能活下去,反之亦然。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就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机会还是非常多的,关键是有没有正确的战略和方案。所以,具体来说有三类可能会死的比较快:第一就是基础产业发展乏力的,比如与新房和新车销售有关的业务估计不行了,但反过来,二手房和二手车的业务可能会很有机会。第二就是产业纵深不够,已经跑道上挤满人的,比如餐饮O2O之类的;第三就是投入门槛太高的,比如全网搜索、智能硬件之类的。相比之下,有几类就比较有价值一些,比如明显提高个人体验的,好比医疗和健康服务、上门服务的项目,或者是应用新的技术,大幅改进效率的,比如在垂直领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服务的项目,还有就是能与现有传统产业转型路径深度融合的业态,比如文创、金融、传媒、教育等等,当然前提是能够实质性的利用技术和模式创造出转型的路径来。
华兴资本周翔:接下来O2O将会是最严重的重灾区。首先,因为公司人数多,成本高;其次,补贴太厉害了(交易成本、补贴成本都很高);再次,行业内巨头多,既有58赶集、美团等等,还有各种新的巨头也进入了,渐渐巨头之间的战争,小项目会更加危险。竞争虽然激烈,但是有些领域还是有大机会的。比如说,医疗这块可能是个春天,我们已经看到各大巨头正在疯狂进行战略布局。还有saas等企业级服务,这个领域从来不是爆发性增长,但一直是在稳步发展,不受市场波动的太大影响。而这些企业中服务创业企业的,如今的时间点也到了,对saas有强烈需求的企业越来越多。
启明创投黄佩华:烧钱做用户的方式肯定需要调整,但是如何过冬还是得看具体行业,像滴滴打车这样,通过烧钱的模式的确改变了用户习惯,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成立。如果说具体哪些行业会比较危险,那应该是那些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对创业者来说,也是“me too”的项目会比较危险。在模式上在应用上进行创新,但是还没有形成更高的壁垒的那些行业。总之,同质化的竞争非常激烈,那些护城河不高的一些企业,(哀鸿遍野景象)会非常的明显。这也难怪O2O死亡名单会时不时冒出来给疯狂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泼点冷水。
Q3:创业者应该怎样做好过冬的准备?在冬天,哪些事情最重要最生死攸关?
经纬创投曹国熊:对创业者来讲,还是要做好过冬的准备,生存下来才是王。所以首先要非常重视融资,但融资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市场的估值肯定也会有变化,所以创始人必须要在估值和融资速度之间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平衡点。而现在这个时候,应该更关注融资的速度。其次,如果已经刚好融到资了,还是要非常严谨、周密的,按照预定的计划来花这个钱,或者说更加谨慎的花这个钱。尽可能把困难估计的足一点,因为毕竟整个创业是个长跑,不能光想着冲刺,要不然会把整个团队的节奏带坏。在冬天的时候,也是练内功的好时候。虽然融资是很难,但是你的出发点的、用户的需求其实还是存在的,扛过了冬天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并且这个时候如果你融到了钱,如果你的市场地位有一定优势的话,还可能可以用手头的资金做一些兼并整合,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强。
当下无论是在美国硅谷还是中国,创业融资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容易。任何一家创业公司一旦融资成功,就会得到媒体的报道、同行的羡慕,用户轻易翻番,团队快速扩张。似乎投资可以解决产品和团队的一切问题。
经纬创投张颖:如果模式好,能够靠自己有收入发展活下来,很难想象他们资金会断掉,如果有钱会依然去支持;但如果产品不好,就要做好计划进行调整,拉长生命线。
粒子基金合伙人章击舟:我们都听过寒号鸟的故事吧,如果你认为现在就是寒潮来临的时候,而又没有什么准备,那么基本上我也没有办法给创业者什么好的建议了,因为已经来不及了。过冬的准备是要在春天的时候就要开始启动的,战略、业务、团队、资金,这些关键性的要素储备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面对困局时,筹备这些资源的难度更大了,这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对于已经有一些准备的创业者,我给你的最重要的建议不是看住现金,而是更加静下心来你,反复反复的梳理和打磨你们的战略。战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相对寂静的环境里,不仅要坚定战略,更要全力冲刺,动作绝对不能慢下来,要借大家都迷茫松懈的时候,创造弯道超车的机会,迅速拉开和对手的差距,占领在细分市场领域中的地位。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到新的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到底是谁在这个寒冬里,还在继续保持鸭子划水暗自努力的姿态。
华兴资本周翔:创业者手上的项目,要进行融资的,就赶紧去融资,如今9、10月份可能是稍微好点的机会,启动务必不要晚于十月底、在8、9月份做出业绩和漂亮的数据出来,然后马上启动融资。如果是那些遇到了发展瓶颈的公司,有一个中肯的建议是,趁早“抱大腿”,并且越早越好。
青山资本张野:在曙光来临之前,创业者们一定要“深挖墙、广积粮、缓称王”,项目尽量能够产生收入,压缩成本,这可能是度过寒冬的比较好的办法。这段时间内肯定会有一大批早期创业公司死掉,靠价格战烧钱的,无以为继,那么之前烧的大量的钱就打水漂了。所以不管怎样,融到钱,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傲娇,囤足“弹药”先熬过冬天再说。
Q4:在冬天,聪明的投资人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创业者?以及自保?
粒子基金合伙人章击舟:首先投资也是一个商业行为,所以成熟的投资人不管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个稳定的心态,不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我们既有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风格。当然,在风浪大的时候,作为更有商业经验的投资人要格外注意帮助创业者把握方向,甄别所面临的不同选择,控制好发展的节奏和资源的分配,以确保创业者能够在相对低迷的外部环境中,继续保持最佳的发展态势。说到自保,我觉得好像悲观了一点,没有那么凄惨吧?我倒是乐于在这样相对萧条一点的环境中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和创业伙伴,毕竟,只有在这样冷静的环境下,才能发现谁才是真英雄。
华兴资本周翔:对于投资人来说,所有的资源放在最好的项目上,80%的精力花在最好的项目上。虽然这样很难过,很痛苦,但就是这么直接,没有办法。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天使合投,分摊风险。另外具体的投资需要收紧,但真正看中好公司的时候,一定要出手。至于那些质量一般般的公司,如果你去年觉得应该赌一赌的,那么今年还是少赌一赌吧。人民币募资不容易,美元资金虽然也比之前难,但是相对好一些。国内资本市场太不成熟,波动太厉害,而美元基金更长期,更坚挺。
青山投资张野:天使投资,投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过程中考验的是天使对未来市场的前瞻能力。好的天使投资人都是自带“望远镜”的,现在市场的这波低迷对于嗅觉敏锐的投资机构来说,只是对上一个过度乐观、过度疯狂的阶段的总结和结果。
资本的冬天,创业者的春天
对于那些忧心资本寒潮波及创业者的说法,SK电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副总裁简江(简叔)便倒是乐观:“资本崩盘,可以安心创个业了”。
简叔用之前成功发迹于资本泡沫时期的企业案例来证明他的乐观不是盲目的:抛开第一轮泡沫之前就成立的BAT和三大门户不谈,点评和分众传媒成立于第一轮泡沫破灭之后的2003年;京东从2003年非典开始启动电商业务;奇虎、去哪儿和58成立于两轮泡沫之间的2005年;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12月,股灾之后;聚美优品、美团、小米科技都在2010年股市刚有起色时成立的。
无疑,寒冬的来临,会让一些原有的泡沫破灭,某些行业甚至会重新洗牌,从长远来看,这一定是个好消息。要知道资本市场永远是理性的,一时的狂热终会在冷水的刺激下清醒过来。但真正有实力的创业者是能够经得起市场的洗涤的,大浪淘沙后剩下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逆势而走,才能成为最抢眼的,当然这得付出一定的成本。
对于那些安静做事埋头苦干的创业者来说,“寒冬”也许是个很好的机会。毕竟创业只是小部分人的事情,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也不是所有时候都适合创业。很多盲目加入创业大军的人可能会在这一轮淘汰赛中默默退出,正如当初他们疯狂涌入一样,不会激起太多涟漪。在市场洗牌的淘汰机制下,大家会变得越来越理性,良币可以借机驱逐部分劣币。创业不是玩票,在接受创业荣光的同时,先想清楚自身是否具备“挨饿受冻”的能力。
巴顿有言: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时的反弹力。所以经得起过山车般起伏的创业者才担得起成功创业之名。
对于天使投资人而言,他们需要眺望的是未来的行业,当下的“寒冬”不应该成为他们焦虑的负担。资本的理性,和投资的保守终会让一时失控的市场最终回归它应有的状态。就像《双城记》里那句经典一样:这是绝望之冬,这是希望之春。对天使来说,他们不惧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