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拼车宋中杰:社交属性让差异化越来越明显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嘀嗒拼车CEO宋中杰来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受炮火纷飞的洗礼。嘀嗒拼车是由他的上一个团购项目嘀嗒团转型而来。“我们做团购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经验教训,比如低估了竞争激烈程度。(现在)我们知道,如果想生存发展必须是NO.1。”宋中杰说。

这种强烈的危机感或许是嘀嗒拼车在异常惨烈的出行领域能生存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年5月,嘀嗒拼车宣布C轮1亿美元融资,创下了当时拼车行业的最高融资额。

但危机并未完全消除。

滴滴顺风车在6月初正式上线,让行业气氛更加紧张。近期出行行业烧钱补贴的脚步开始放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使用嘀嗒拼车的热情。目前嘀嗒团队有很大精力在用于强化社交功能。在宋中杰看来,这是嘀嗒拼车跟其他同行的差异化优势。此外,代驾和市内送货等业务也在筹备过程中。未来嘀嗒拼车还可以利用相关大数据来从汽车厂商那里定制车型。

10月12日,宋中杰以福特汽车共享出行方面合作伙伴的身份出席“2015年福特汽车创新大会”,并接受采访。

现在交通部出了一些新规定,对专车和拼车进行限制,这对嘀嗒拼车有什么影响?

宋中杰:交通部征求意见稿的第四十九条,肯定了我们这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拼车是合法的。这对我们是利好。另外专车会缩小供给,提高成本,这对很多乘客是不好的。我们应该借这个机遇,把共享经济发展得更大,更加深入人心。

嘀嗒今年上半年融了C轮,是拼车类的软件里面最大的一笔融资,但嘀嗒今年的补贴力度在下降,为什么?对烧钱的节奏怎么考虑的?

宋中杰:企业或者行业发展有不同的阶段,一个企业进入市场怎么样让更多的人能够勇敢参与进来,这时候要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把别人拉进来。这个过程当中补贴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方法,克服了客户各种各样的顾虑,让他们参与进来了。但是到一定程度以后,我们有超过三千万的用户,不能把补贴永远当做一个好的运营方式,到后期的时候可能大量补贴反而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比如?

宋中杰:比如过度刺激了用户的需求。实际上可能用户一个月用七次是正常的频次,现在因为大量补贴,用到了二三十次,其实这是不好的。人们大量使用,但供应没那么多,很多人可能拼不到车了,用户体验其实也是下降的。一个企业发展有不同的阶段,这个阶段过去了,我们就要回归一个更好的更健康的发展方式。行业也是这样,打车行业原来也是补贴很大,过快速发展阶段之后,也会补贴下降,回归到正常的增加体验的方式方法。这就是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规律。

补贴降低后,用户使用的频率下降了吗?

宋中杰:是有下降,但不是很大,远远低于我们的预期。这说明我们还是成本最低的出行方式,用户体验大家也都认可。

C轮融资之后嘀嗒具体怎么样分配资金的?

宋中杰:我们更多还是在扩大用户群体,我们会有其他更多更灵活的方式,比如说与福特合作,比如说我们打广告,让更多的之前没有参与进来的人参与进来。因为我们的市场可以到两亿的用户群体,所以我们要大量获得新的用户,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

第二我们要做好用户体验,因为所有的企业要发展得好,必须让你的用户在用你的产品、体验你的服务过程当中,体验是最佳的。

我们在这方面有社交属性。原来我们都是陌生人之间的搭乘,运行了一年的时间我们发现重复搭车的比例越来越高,现在已经超过了10%,已经从一个陌生人的搭车出行平台变成半熟人的出行平台。我们开始做一些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事情。车主和乘客可以互相关注,这样对你心仪的人、好朋友、熟悉的人也好,你去下单的时候可以更快更方便的看到。现在在产品里面嫁接了很多社交,这是我们接下来会做的越来越多,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

另外我们从市内短途出行会延展很多新的业务出来。我们在十月底会推出多人搭乘,这样降低乘客费用,增加车主收入。还有更多的场景会在十一月份出来。携程是我们的投资人之一,我们也在谈周边游,像上海到杭州、北京到天津,这样的服务我们会开通。

还有送货。很有更有趣的场景我们也会做,比如说代驾,这是C2C共享经济里面很典型的场景。

比如说我们现在做的市内送货,或者说代驾,跟职业代驾完全不一样,而且在我们这儿做,我认为我们会做的更好。

在开发或者尝试社交、送货或者代驾等新功能时,嘀嗒能够预见到什么风险?怎么规避?

宋中杰:我们觉得这个风险其实都是可控的,一个就是我们大家谈到的安全。现在用户进来,也是从完全陌生到半熟人的关系,半熟人其实安全性、可信任度就逐渐加强了。另外从基础方面来讲,我们的车主是严格验证的,你的驾照行驶本和车辆照片都是要上传的,蚂蚁征信体系和微信征信体系也在和我们对接。我们对接以后,我们的长途拼车要求乘客实名,要把你的身份证号输进来,通过后台的一些验证体系,征信体系来检测。这样我们更有安全保证,因为长途比市内安全顾虑大一点。还有送货,我们也实名制。通过这些体系,以后无论车主还是乘客都是实名的,安全度就提高了,大家不敢瞎玩了。

现在嘀嗒拼车有很多功能非常好玩,但是没有看到怎么赚钱?

宋中杰:其实任何做商业的,不赚钱做企业都是耍流氓,商业本质到最后一定是赚钱的。但是什么时候赚钱,哪一个阶段考虑赚钱,不同行业不同模式有不同时间表。我们面向的市场是巨大的,巨大到什么程度?中国出租车一天的付费出行七千万次,按照交通部说的是过亿次。这么大一个市场,我们怎么更快让我的用户和车主尽快进来,尽快打造更多规模。

我们这个行业因为互联网的技术进入,资本的进入,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过去快很多,必须在短时间之内有市场地位才能生存下来。生存下来之后就变成能不能盈利,其实模式很清楚很简单。我们已经在前面做的过程当中已经验证过了,比如说收服务费,比如说以媒体的身份和福特合作。我们证明了这可以产生价值,客户是认可的。

所以我们的商业模式很清晰,只是我们现在规模的问题。到什么规模在市场上能够站得住脚,能够生存下来再去规模化盈利。最终我们一定是要赚钱的。

从汽车公司的角度,有一个观点认为共享出行这些模式多了之后,对汽车公司的新车销售有影响,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宋中杰:中国的汽车没有饱和,还有很大的需求。我想用车方面还是一样,以后人的用车确实比过去形式更加多样性。很多出行的需求,车的拥有形式就变了,就不是每个人要拥有。比如说Uber、滴滴的理想是以后每个人都不需要拥有车了,汽车公司把车卖给Uber和滴滴就好了。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人还是要享受驾驶的乐趣,还是想拥有车,但是拥有车的成本越来越高,分享是其中一个降低拥有车成本很好的方式。养车的成本,汽油的钱、电费、停车费用、年检费用越来越高,不可能下降,怎么办?拥有的时候要分享,换得一些收入,以此降低你的成本,让年轻人能够实现开车的梦想。

现在嘀嗒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拼车公司了,怎么做到的?

宋中杰:我觉得这个还是几个方面吧。

一方面对于车主和乘客的拼车需求把握准不准确。我认为我们过去发展的快,这方面我们应该是把握的更准一些,走了更少的弯路,比如说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到现在的功能,我们都保留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原来和我们不一样,后面基本上全都抄我们了。我们不是第一家出来的,是第二家,但是我们跑得最快。比如说不分车型,不管你的车怎么样,我们定价都是一样的。其实在出行方面,车好车坏影响不大,重要的是有没有更多顺路的人挑到心仪的人,我们不分车型就好匹配,更容易让你找到顺路的人。

一开始我们也不只是上下班。因为我们觉得互助出行的场景其实是多样性的,不只是上班下班,随时都可以,只不过有的时候满足的不够好,这是我要努力的,但是给用户的定位真的是互助出行。

第二点和我们过去的经历相关。我们做团购的时候其实有很多经验教训,比如说我们对发展的速度低估了,竞争激烈的程度低估了。别人创业可能是第一次,我们有两三次的经验。我们知道,如果想生存发展必须是NO.1,所以我们所有产品运营都是拼速度的,最快速度推到市场里面。我们上班的时间也是996,一直坚持到现在。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