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来临 抢速度不是放弃新闻质量的理由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正是为异军突起的新媒体引以为豪的“绝技”。也不知从何时起,乘客在地铁上读报的情景已化成了泛黄的记忆。不得不问,传统媒体的出路究竟在何方?转型后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权衡?未来的盈利模式又何处而寻?

“如果时光重回1994年,我仍然会选择当一名记者。新媒体为传统媒体带来的是好的压力,当前部分网媒的文章质量、页面排版毫不逊色,‘好内容为王’是永久不变的信条。”前《华尔街日报》(WSJ)网络副总编、现任博然思维纽约办公室董事戴伦·麦克德莫特(DarrenMcDermott)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

截至2012年,戴伦先后17年在纽约和亚洲地区(新加坡、中国香港)担任WSJ记者和编辑。他和他的团队因成功报道亚洲金融危机获得了美国海外记者俱乐部的报道奖。

尽管供职于全球首屈一指的新闻集团,戴伦也曾两度切身感受到了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冲击。第一次是1998年,在亚洲供职4年半的戴伦重回纽约,而当时正逢互联网泡沫巅峰期,电商、搜索引擎的崛起让传统媒体承压。

第二次则是乔布斯和他的苹果手机掀起的“应用(App)狂潮”。“苹果手机问市之初,WSJ并未立即研发自己的App,而是被纽约时报(NYT)捷足先登,当前App、网站似乎已经反客为主。”也正因如此,在他此后担任WSJ网络版副总编前后,花了5年时间重新设计网络版面,以满足数字媒体时代读者的需求。

近期,WSJ也传出了裁员以转战新媒体的消息。可见,不主动拥抱新媒体,这股巨浪也会无形间将传统吞噬。“没有人有一套终极解决方案,能做的是在技术、速度和内容的赛道上不断前行。”戴伦说,激动人心的时期已经到来了。

互联网泡沫、iPhone成职业转折点

时光倒退回1994年,当时的戴伦仍在WSJ新加坡分社供职,负责WSJ亚洲版。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戴伦出色地完成了整套报道。然而,纸媒“时间差”的痛点早在当时便已经显现。

“我当时为道琼斯新闻社工作,许多亚洲地区想得到即时全面的财经分析新闻。当时我写的故事会刊登在《华尔街日报》亚洲版上,如果是周一的新闻,周二才会到雅加达,可能要到周三才会抵达中国。由于危机飞速演变的特性,当报纸送至读者之时,事态可能已全然不同。”

然而,纸媒当时尚未受到外来者侵袭,时间差的压力显得并不紧迫。当谈起职业生涯中的真正“疼痛”(pinch),回忆似乎已经将戴伦带回到那两个关键“转折点”。

1988年,结束了新加坡的工作,重回纽约的戴伦恍然发现,互联网时代已经从空壳概念变成了生活现实。

“因此,我暂时离开了WSJ,转而投身一家很小的互联网企业,仅有20个员工,也算是开启了我的‘互联网之旅’。当时,我从事网络编辑的工作,众多网站的速度都远远快过纸媒。虽然WSJ也有网站,但我想尝试一下初创公司从无到有的过程,但结果不太好,因为互联网泡沫破灭,公司也随之倒闭。”

尽管没有实现真正转型,互联网思维已经深深扎根在戴伦的脑海中。其实,当时所有美国人都无法抵挡互联网巨浪的魅力。据悉,在1999年,许多新上市公司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同网络挂钩,有的索性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dotcom,或是在前面加上i或者e,以示公司是同网络有关的。

因为当时只要一个公司同网络挂上钩,不管这家公司是赚钱还是赔钱,不管其主营是什么,股价都会被炒得“直冲云霄”。而雅虎(Yahoo)就是活生生的例子——1998年总收入2.03亿美元,利润总额2500万美元,股票市值已经接近380亿美元,超过了波音公司。

在10年后的2007年,戴伦又一次感受到了更强劲的冲击,以App移动端为主的新媒体浪潮自此拉开。“当苹果手机问世之动,WSJ没有直接做App,而NYT则立即采取了行动。其实当时我们社内也存在争议,部分人认为iPhone并不涉及很多商务人士,只是高端潮流玩物而已。可见我们的移动端起步已经落后了。”

“后来,我们亲眼看到iPhone如雨后春笋般不断蔓延,受众急速扩张。说实话当时我有点害怕,感觉一瞬间世界变了样,也发现我们要以飞一般的速度才能赶上这一浪潮。”戴伦回忆称。

抢速度非放弃质量的理由

时至今日,新媒体更是无处不在。据相关数据统计,新媒体制作内容已经超过了近70%。

“NYT、Quartz、《卫报》的高质量报道都是由记者、程序员和工程师配合完成的,这是向新媒体转型的思路。”戴伦表示。

不少纸媒及其网站编辑都曾表示,“在新媒体的竞争压力下,白天要跟进实时消息,夜间便要为第二日的报纸撰写文章,深度、故事性远远强于白日内容,写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这又是否有一个终极解决方案?

“我认为没有一个简单的回答,直面挑战是专业记者发挥优势的最佳方式。”戴伦也表示,以前WSJ的记者每天只有一个截止日期,其他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但现在所有记者、编辑早上一睁眼,甚至还来不及刷牙,第一个就要看他们的iPhone新闻推送,关注重点新闻。此后就开始采访、发推特和博客,采访后要为报纸撰写新闻故事。

但他也强调,网络和报纸的质量并不应该存在很大区别。“我们可以看到越发多的网站提供高质量内容,并配有图片、音频、视频等,排版精美。”近期,WSJ也重新排版,以更好地向新媒体转型。

“很长时间,人们只关注主页。尤其是使用电脑时,编辑简直希望把所有内容一股脑地填在主页最上端,生怕读者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新闻。记者甚至时常抱怨,为什么自己的文章没在首页出现。”戴伦表示,这种紧凑、杂乱的阅读体验在移动端日趋成为主流的时代可能无益于读者的体验。

因此,一种名叫“瀑布流”(Scrolling)的滚动页面受到了追捧。“Quartz是由一位WSJ前同事创立的,其主页极其简洁,甚至不存在首页头条,而是运用无限新闻滚动,于是再也无需担心主页混乱。”不过戴伦也提到,Quartz此后也做了一些调整,将最重要的新闻长时间置顶,过一段时间才会向下滚动。

当然,也有传统媒体的网站表示,“忘了主页和排版吧,我们还是聚焦内容,并确保我们的文章更容易被分享,如通过社交媒体、朋友、邮件共享等。”

其实,不论媒体表现形式如何变化,“好内容为王”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传统媒体到新媒体是‘整合’而非‘诀别’。纸媒记者一直被认为是更为高层次的新闻工作者,擅长做长篇的深入专题报道,而纯粹网站记者所生产的内容虽快但较为浅显,因此纸媒记者在这一转型中能发挥更大的比较优势。”戴伦表示,WSJ的确是很好的内容生产者,但不是最好的内容传播者,新媒体的出现也产生了倒逼作用,让WSJ更关注移动端建设,并运用脸谱网(Facebook)、推特等渠道分享内容。

原生广告、“一键”模式或成新盈利点

另一大纸媒转型的推力便是不断下滑的用户群体(网站和移动端)以及广告营收。

戴伦也建议,如Buzzfeed擅长的原生广告(nativeadvertising)和Facebook的广告模式都值得参照。

Facebook正与旗下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不断拓展线上广告模式,并正在商讨推进“一键购物”(buybutton)的广告模式。

当前,Instagram正在开始通过应用提供外部购买链接,也就是上述的“一键购物”。据悉,自6月开始,Instagram用户除了可以在图片的下端点赞和评论以外,还可以通过右下方的拓展按钮获得更多的广告信息。如果广告信息与某应用有关,则图片下方还会提供“安装”链接;如果是服装品牌,图下则会显示“了解更多”或“现在购买”。

不过,Instagram和母公司Facebook也十分谨慎,不希望因频繁的广告影响了用户体验和流量。这可能也是今后新媒体广告需要注意的细节。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