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频遭深交所发函问询 高估值的背后是泡沫还是成长?
在 乐视网 公布2015年年报与2016年第一季报后,深交所针对年报与财报中披露的库存商品与应收帐款等情况,向乐视网发出问询函。
深交所问询 财报疑点
据了解,深交所问询函主要集中在两点问题:
1、2015年及2016年1季度库存商品增加较快的原因;
2、2015年及2016年1季度库存商品中的期初数量、产量和 销量、期末数量及对应的金额,并说明与终端业务成本的匹配关系。
根据乐视网的2015年年报,公司存货由2015年期初的7.38亿元增加至期末的11.42亿元,其中库存商品由期初的4.1亿元增加至期末的10.7亿元,而根据201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存货余额为15.95亿元。
其库存商品快速的增加量引起了深交所注意,并要求乐视网解释2015年及2016年第一季度库存商品增加较快的原因。
同时,深交所还要求乐视网披露2015年及2016年第一季度库存商品的期初数量、期末数量以及对应的金额,说明与终端业务成本的匹配关系。
另外,深交所对于乐视网的应收帐款由期初的19.79亿元增加至期末的35.59亿元,2016年第一季末增加至38.96亿元,要求其结合公司的主营业务中不同的销售和结算方式,说明应收帐款大幅增加的具体原因。
乐视网2015年报中显示,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由2015年期初的2.3亿元增加至期末的5.1亿元,主要为预付版权款,在2016年第一季度末,公司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至了5.4亿元,深交所亦要求说明预付版权款的主要内容及结算周期。
高估值和明星入股遭深交所质疑
此前,乐视网在5月6日发布公告,宣布合计作价98亿元收购乐视影业100%股权。乐视网在预案中也提示,乐视影业100%股权按收益法预评估,增值率为366.94%。深交所就针对乐视影业的高估值发函问询,认为乐视影业承诺的业绩金额远高于报告期水平。
乐视网发布的重组公告显示,其承诺乐视影业要从2016年起,连续3年实现5.2亿元、7.3亿元和10.4亿元的净利润。而同一份公告显示,在扣非后,乐视影业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仅实现了6444万元和1.36亿元的净利润。
这意味着,只在2016年,乐视影业的净利润就要实现同比282%的增长。而在2015年,这个数字只有111%。
根据预案,乐视影业估值由 2013 年的 15.5亿元增加至本次收购的 98 亿元,标的公司 2014、2015 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6444 万元和 1.36 亿元,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承诺利润分别不低于 5.2 亿元、7.3 亿元、10.4 亿元,业绩承诺金额均远高于报告期水平。
对此,乐视网指出乐视影业具有“轻资产”的特点,其固定资产投入相对较小,账面值不高,而乐视影业的品牌、声誉、签约导演及演员、发行团队的价值均未在账面体现。此外,收益法评估综合考虑了标的公司财务和业务状况及发展前景、未来盈利能力等各项因素确定本次交易价格。但由于收益法基于一系列假设并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如未来出现由于宏观经济波动等可预期之外因素的较大变化,可能导致资产估值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风险。
而于此同时,明星股东的低投入和高回报也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在本次交易前,乐视影业一共有43名股东,除了“乐视系”核心成员外,还涉及到张艺谋、孙红雷、孙俪、黄晓明、李小璐、郭敬明等在内19位明星股东。而更让各位看客眼红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后,2年前张艺谋投入的208万元增值至1.4亿元,1年前郭敬明投入的500万元也飙升至5855.5万元,回报比率分分钟碾压私募投行。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快速融资与估值高速增长背后,乐视的盈利依旧靠传统业务。摊子铺得越来越大,如果布局的新兴产业不能创造营收,乐视还是只靠融资以及二级市场的资金来补充收入来源,怎么能保证乐视一直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