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的“恶习”:骑墙、找接盘侠、掌握控制权
如今互联网产业的兴旺和基础建设的发达奠基于风投对这一领域的不断投资,功不可没。Uber之所以成功,便是因为有iPhone、Android、GPS、电池科技、线上支付等技术和产业支撑。
风投于1968年成了一种职业,投资人Arthur Rock对英特尔提供财务资助,英特尔创始人之一Gordon Moore称其为“秃鹰(vulture capital)”,因为风投把人剥得一干二净。然而,风投从业者不太愿意别人把他们认为是金主,他们会说自己是投资人或科技人,因为不希望别人将他们简单和“有钱而已”划上等号。
Oaktree Capital的Howard Marks对投资有过精辟的见解,他说,在投资上,大家都想预测未来,但是大家的预测,都跟目前的现实很像,或是大家的意见类似。一窝蜂,这样子风险比较低。但是,这样子你的优势在哪里?不论你对,或是你错,结果都不会有太好或太坏。也就是说,既使你预测未来的能力很好,但是大家如果都一样好的话,你并没有办法得到太大的优势。反之,如果你的预测跟大家的意见不同呢?如果你的预测是错的,你将会有所损失。但是,如果你是对的,你将会得到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投资上,真正成功的方式,是正确猜到大家所没猜到的。
所以说,从某种角度来说,现在涌进来的大量想分一杯羹的风投,恐怕不见得能有什么好的成绩。我们由轻到重地来看下他们有什么不好的习惯或者行为。
最为常见但基本无害的是“骑墙”。比如说不少风投在和创业者进行了深入接触后,即使觉得 项目 不合适,也不愿意直接拒绝。他们可能是对商业模式认可,但公司还没有客户,或者需要等待市场来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典型的答复是:“如果你能找个领投方,我们会考虑跟投”、“我们可以再看看”、“现在规模太小不匹配我们的阶段,我们可以投下一轮,保持联系。”……
有的创业者对于以上的回复会盲目乐观,甚至作为跟其他风投沟通、谈判的筹码。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我们不打算投了。”之所以使用这些委婉的拖延之词,是因为他们不想被创业者彻底排除在外,保留一个随时跟你合作的机会。万一火了呢?万一这个项目被其他风投追逐从而有很好的起步优势呢?直接说“不”等于把自己彻底排除在一个潜在项目的大门之外。于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大家都很模糊。
稍微糟糕一点的是“愚蠢”。有很多失败的投资案例简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比如说有个公司叫Kozmo,计划免费快递任何东西,即使是一个糖果也帮你送货到家。这个公司最后得到两亿八千万美元的投资。Kozmo的创始人是如何让风投对他们毫无可能获利这点浑然不觉,不得而知。国内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很多路演上,创业者的PPT做得精美绝伦,就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投资,也是啧啧称奇。而很多不会表现的创业者会面对无穷的质疑:“我们不投看不懂的项目”、“你的竞争对手有先发优势”、“没有商业模式怎么办?”“看不到你们业务的发展空间”、“如果腾讯山寨你怎么办?”……投资人总是有理由说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更可怕的是,一旦投资,为了让自己的钱不打水漂,投资方便开始各种对项目的包装或者夸大,甚至连自己都套进去,就像Andreessen所言,“以为自己手上的大便闻起来像冰淇淋”。
更糟糕的则是“自大”。有的投资方不善于培育项目,更糟的是投钱以后就深度介入项目开发,主导产品方向,逼迫创业者采纳他们的观点,不顾自己的了解有多么片面。老板心态,想要处处插手干预创业者,似懂非懂,甚至不懂装懂。
有一些想占很多股份的假风投,几乎像是自己开公司,而创业者像是来打工的。甚至不同意创业者找来的人才占股,总想着让人低薪无股,却要帮他创出一个成功大业,好处全归他的人。这种假风投常常赚点小钱就无法继续,甚至还有颗粒无收的可能,赢一时输一世。
他们不知道,引入下一轮融资时,虽说估值重点仍在创办人团队本身及项目已有的表现,但考虑的风险其中之一是资本结构的风险:该公司的股权结构、市值表上是否还有足够的空间,以接纳更多帮助公司发展的后续必要投资接盘;融资后,创办人最后是否还可以控制决定一切人与事?以免将来股东间勾心斗角、合纵连横,或者CEO失去创业动力,心灰意冷、中途撒手。
另一种很有争议的恶习是“粗暴”,即对于创始人的态度。举个例子,Cisco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对夫妇,当时都在斯坦福工作;一位是资讯系的MIS,另一位是商学院的MIS。当初,他们为了解决两个部门间网络连结的问题,开发出了Cisco的第一代产品,然后向红杉募了不少钱。红杉的投资,通常是先选择快速成长的市场,再选择这个市场中的赢家。按照红杉合伙人的说法,他可以换掉一家公司的管理团队,但是换不了一个市场。
Cisco向红杉融资之后,还引来了Don Valentine,虽然他没有Cisco大部分的股票,但坐在Cisco的董事会上,并控制了多一席的投票权,于是他又引进了John Morgridge。Morgridge进来后,在短短的一年内,把创业团队里面四个人革职,换上有经验的专业经理人。在两年后,创立Cisco的夫妇都被赶出Cisco。值得欣慰的是,Cisco当时已经上市,夫妇两人一共拿了一亿七千万美金。在Morgridge看来,创业团队不够专业,而一个新来的管理者必须要有自己的团队,才能够与创始团队制衡。言下之意,他将创始团队换掉,目的似乎政治因素大于实质因素。
如果你以一个创业者的身份,冒着很大的风险跟机会成本,成立一家公司,换来的是在成功之后,由一群“职业经理人”,为了“控制权”,把你赶出公司,你会怎么想呢?如果你是创业家,你愿意为你的公司,冒这样的风险吗?但如果创始人真的不能让公司发展得更好呢?应该支持风投的行为吗?也许,这属于立场问题,没有绝对的对错。
那真正可以称得上恶行的也许算下面这种,即为了自己投资的一家公司能成功,抱着不良的目的去投资另一家公司,对它做细致的调查和探究,把所有细节都搞清楚,再把所有信息转交给另一家自己更看好的公司。而对于这家公司,任由其死活,不惜以一笔资金的代价来保证自己更大的利益,或者是消灭竞争对手。
风投行业一度是个披着神秘面纱的行业,放大的光环效应难免使得投资机构飘飘然,随着行业的普及和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理性、质疑的眼光打量风投。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专业风投对创业者的支持远远多于伤害,为产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能和好的风投共舞,依然是创业者之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