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票据,由于集中了汇兑、支付、结算、信用、融资等多种功能,因此近年来的使用越来越多。
电子票据业务,过去一直没有出过什么事,因此也被行业认为是票据业务的安全城池。不过,近日媒体曝光的13亿电子票据案,却使人们对其风险性重新产生了疑问。
那么,电子票据的风险主要包括哪些,对此,国内知名财富管理机构嘉丰瑞德的理财师David指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
1、法律地位缺失
目前,电子票据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动、资金划拨、结算,均是网上虚拟实现,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是我国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
因此,电子票据在受到法律方面的保障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电子票据的接受度不是特别高
另外,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于电子票据的认可度还是比较有限,适用的范围也不是很广,因此电子票据的流动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他们中的多数,仍偏向于纸质票据,对电子票据、电子汇票等不太放心,这影响到电子票据的流通效率和交易效率。
3、出现纠纷取证难
由于电子票据的的格式、核押方式均由商业各银行自行确定的,而作为交易活动的客户方,无法掌握电子票据的真实性,一旦客户和银行之间发生因泄密、被盗、篡改等业务纠纷。
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管理电子数据的优势,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客户由于不掌握电子数据的管理权,则难以取得对商业银行不利的网上银行的电子数据证据,这会有失公平。
对于使用电子票据的企业或个人来说,当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时,客户无法取证、取证难,这也加大了客户的风险。
4、财务上的风险
电子票据在财务上,可能需要转开成纸质票据,而其与直接背书的的纸质票据的转让相比,电子票据的质押转开会同步增加客户应收和应付票据,增加客户的负债率,不利于财务表表的优化。
5、IT风险
对于电子票据,其还面临电子载体的各种系统性风险。
包括数据文件丢失、系统瘫痪、网络攻击风险等等,这也是电子载体安全问题的共性。
6、道德风险
比如在上述提到的13亿的电子票据案中,就暴露了银行内部人员在审核上不严格执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报道称,有银行离职员工冒充工商银行廊坊分行工作人员身份,伪造该银行相关资料及印鉴,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用假公章开设了河南焦作中旅银行的同业户,而廊坊分行工作人员由于没有严查法人是否签字,就开设了同业户,并以工行的电票接入系统开出了数十亿的电子票据。
目前,电子票据系统的整个管理程序,在安全防范上,都显得过于“粗心”,对道德风险的防范也不足,因此这也是电子票据的使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当然上面的6大风险的存在,也不是说电子票据这种形式就不好,嘉丰瑞德的David指出,对于新事物,总是有个完善的过程,故在使用过程中,建议还是先要多加注意,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