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徐晨:如何衡量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

投资潮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徐晨

跨境天使平台AngelsGlobal邀请到徐晨先生做客AG。从投资人的视角,带你深入了解创业团队的内在价值有哪些重要的体现。

徐晨拥有超过十年的风险投资行业经验,是中国风投行业最年轻的创投合伙人之一,在此之前,他拥有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和工程领域的跨行业经验。自2003年加入戈壁投资之后,徐先生专注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社交、云计算等领域并进行了多项投资。戈壁麾下的CSDN、旅行者、数码媒体集团、亿动传媒、途牛旅游、汉柏科技、品果科技(camera360)等都经历了快速成长,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

您从事投资多年,如何衡量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从哪些方面进行判断?

徐晨:首先,我们会进行内部初步评估,由系统和下面的投资经理负责,进行基本面的评估;接下来,涉及到细分投资环节的时候,团队每个人都会参与进来。合伙人主要负责制定大的行业方向,我们会自己去开拓新的投资方向,一般每年会确定3到4个明确的赛道;赛道和大的逻辑层面由合伙人提前敲定,这是接下来判断项目是否属于戈壁所投资领域的首要条件。

第二,我们会把判断的焦点更多集中在产品和人的层面。当面临的产品和人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合伙人会站出来利用原有的知识进行客观评价。因为现在项目的主要推动者是中层的投资经理和副总,作为公司的合伙人主要是在项目上支撑他们,当分歧点产生的时候,合伙人需要对这个项目是否可投做出判断。判断的依据更多还是源自对产品本身的感觉和市场的判断,因为大的方向是合伙人选的,涉及大的市场认知方面合伙人自身的投资逻辑和世界观就会发生作用。

另外,我们看重的点还有这样几个:

第一,产品自身是否具有差异性;

第二,团队过去发展的历史,团队自我调整方向和进行更替迭代的能力如何;

第三,团队本身对竞争对手的看法是否客观。我们发现很多创业者都死在一种错觉里,不了解竞争对手到底是什么。早期项目大家看到的信息其实是有限的,创业者自然而然会觉得自己的产品好,这个情况很正常,但是也容易带上主观情绪去评估别人。我们认为,作为创业团队,需要保持一种客观评价别人的勇气,因为只有客观评估才能及时看清自己的方向是否准确。

第四,创业者具备搭建团队的能力,我们不太喜欢只有一个人的创业团队,当然有时候也会投,会考虑给他部分资金,看他能不能搭建核心的团队。

之前有过一些经验教训,有的创始人确实招不来人,其他方面都很好,但三个月时间无法组建核心团队。毕竟是作为企业来发展,不是简单的科研项目,虽然搞科研全部靠一个人也很困难,但作为公司如果只有一个人的确是没办法操作的。

您投资过的项目中,主创人员在利益分配方面出现过纠纷吗,如何化解?

  徐晨:现阶段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在我投的项目里,公司负责人的股份要明显高于其他人。这种情况的好处是,这个人在整个公司的利益分配和调整方面,有着相对高的话语权;我们在起始阶段会要求他设定一个比较大的期权值,来处理后面的利益分配。 公司第二名和第三名可能会觉得个人股份太少,认为当下阶段的分配不够公平。但是我们认为,上市之前股份的多少没有实际意义,它更多地代表着责任而不是权力。当然前期会和主要创始人沟通,需要适当牺牲自己的利益,但这种情况出现的也不是特别多。

一般主创团队可能占60%-70%左右的股份,核心成员大概可以得到百分之十到十五的股份,剩下的部分分享给其他团队成员,这样基本上能覆盖多数人的利益;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利益不够,而我们也觉得确实需要给予更多奖励的话,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给予他们更多的期权;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和主创成员沟通。这时候的沟通比较容易,因为前期你支持他获得了很多股份,沟通后适当放弃自己的利益对他来说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并且,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如果这个人不愿意散财聚人,后面肯定会出现问题,我们也在不断地传播这个思路给核心的管理者。我们投过的一个项目,老板基本上出了所有的钱,算是主要的投资人吧,但他也把自己一半的股份给了团队中的核心人物,这点其实是非常难得的,代表了这个人自身的能力和他对事业的态度。

公司需要一个说话可以算数的人,在很多关键时刻其实是不需要公平投票的,而是需要一个能够做出决定的人,无论对错。很多时候创业者往往会陷入错觉,觉得大家公平就好,其实公平本身就意味着大家都不负责任,这是一把双刃剑。

现在很多创业团队会聘请一些兼职人员,针对他们而言,在利益分配方面有比较好的方法吗?

徐晨: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况,有些兼职人员会随着公司的融资到位慢慢转正,有这种意向的人其实可以考虑给他股份,当然前提条件是他来公司任职是可以实现的;比较麻烦的是长期兼职人员,一般会根据这个人本身贡献资源的多少来做判断,如果他贡献的资源确实很多而占股较少,可以考虑给他一个点或者两个点。

我们认为,公司有百分之四到五的股份分散在外面,给到所谓的资源帮其实也是可以的,没有问题;但如果他们占股较多,我们一般是不建议公司这样操作的,因为会很麻烦。一方面,公司无法控制兼职人员的行为,他们作为不属于公司的股东,后期公司再融资需要他们配合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另一方面,万一将来他个人出现什么突发状况,对公司产生的影响也是很难把握的。

但是,如果这个兼职人员真的如此重要,需要给到两到三个点的股份,我们一般还是建议给他期权。同时,我们也会设定一些条件,如果他达不到这个条件的话,期权也就失效了。

期权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方法,兼职人员理论上不应该对公司层面的问题有投票权,所以拿期权实际上比股份更为合适。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尝试转型轻资产,国内外资本市场如何看待转型轻资产的努力?

徐晨:现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和原来已经不太一样了,不再是以前纯粹网络类的企业,现在很多做硬件方面的公司其实资产规模也不小。所谓真正转型轻资产的公司其实也要看具体的行业,比如硬件公司、农业、健康、医疗等领域的项目,的确没有办法实现完全轻资产,业务属性决定了它可能是中型资产或者是重型资产的公司。

  对于传统企业,我们认为所谓的轻资产是增加资产的流动性, 把原来固化的资产变成可流动的。比如互联网金融,把原来一些比较长期的、固定的产品通过一些手段,打造成更加灵活的形式。资产的调整更多体现在结构层面,而不是简单的把它变轻;另一方面,对于社区等类型的企业来说,它的资产的确是越来越轻。原来很多企业的架构是自己建服务器、机群和云服务等,但是现在,随着业务的变化,互联网企业内部开始分化,有一部分会往更轻的方向走,也有一部分会往和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向去发展,都有可能。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投资潮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