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e叶仁浩:我在日本手机动漫市场的创业经历

IT茶馆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it茶馆消息:

作为目前日本手机动漫市场最大的出版商,menue是一家比较特殊的企业,创始人叶仁浩是一名中国人,在他的管理模式下,menue不像其他的日系企业那样将各部门集中在日本内部,而是采取南京+台湾公司负责翻版纸质漫画,日本公司以销售客户端为主,员工负责与漫画家沟通情感的模式。不久之前,笔者相约叶仁浩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主要关于他创建menue的点滴故事,从想到制作手机漫画,将这个想法变为现实,最终成为市场第一的创业故事。


  


menue创始人 叶仁浩



  从2004年起,我与几名合伙人打算以开发手机游戏为创业方向,公司最早就设立在南京,当时我决定将市场放在海外,准备制作些手机游戏卖给日韩国家的用户。后来我们发现,当时手机游戏最大的市场是日本,而我的合伙人之中有一个是日本人,于是我们一行人将工作地点转移到了日本,为了节约资金,我们住在了日本公司的地下室里,基本上工作和吃住都在一起。



  那时我们公司里有一名来自某日本通信公司的员工,他们当时在做3g手机的网络推广,推广的方式是以个人用户支付4000日元的月费,其中包含所有的网络流量费,供用户下载游戏、音乐等,可当时每款游戏的容量基本上只有200kb左右,而音乐容量也不大,对于用户而言使用包月的方式性价比很低,而漫画就不同了,15页左右的漫画容量就有2mb,用户看完一本漫画差不多要花费15mb的容量,如果按流量下载计费来算,显然是包月更划算。另一方面,当时日本漫画印刷市场的年销售额可达到40亿美元,市场基数非常大,消费者们都愿意花钱来消费纸质漫画,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在手机上阅读漫画显然是一种既便宜又新鲜的体验方式。于是,我们决定转向手机动漫市场。

  其实,当时已有几家上市公司在着手制作手机漫画,但我们也发现了他们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制作效率非常低、制作成本高及缺乏制作人员(全日本仅30人在做这事),我们曾去参观一家漫画移植制作公司,他们给的价格很高,每翻版一页纸就要2000日元,基本上一本书翻版的价格高达40万日元,而这价格显然是我们承担不起的。

  于是我决定开始自己制作,在南京专门开设了一个漫画团队,他们负责学习如何制作漫画,而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这2000元日元究竟花在什么地方,比如说反复修图,每个qa的不同标准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到底该做到什么程度消费者才愿意购买等等,最终下来,我把成本压缩到300日元/页,并且我们也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制作,因此效率也更高。

  当技术问题解决后,叶仁浩以为menue的春天即将到来,可如何跨越日式文化与外来文化间那道无形的壁垒却着实成为了叶仁浩又一头疼的问题。



  日本是一个相当封闭的国家,作为一名外国人,要融入进去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开始的时候,我用一部分会说日语的外国人和一部分会讲英语的日本人去打开这块市场,经过10个月的尝试,最终全部失败。虽然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关系给你安排漫画家各种见面、开会等沟通方式,但是他们对于漫画几乎一无所知,所以在沟通上很难产生交集。比如当时我们在开会时,虽然我们员工有着美国的工作背景,但那些漫画家会想,你在美国工作几年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不懂日式漫画;又比如他们看到一名会说日语的马来西亚人前来沟通,他们会觉得你只是马拉西亚人,我跟你不会有太大的文化交集等等。也因此我想到了下一步该怎么做。

  我收购了两家日本公司,其中一家是已经破产的公司,收购价非常便宜,那家公司有50名员工,但过了一周后只剩下2名,其中一名是老板,因为欠债太多所以离不开,而另一个有点神经病,有一天晚上突然回来跟我的员工打架,起因可能是他想偷公司的电脑。另一家收购的公司规模不大,员工只有10人,主要是做cp(移动数据业务内容提供商),他们都是日本人,其中也有一部分人的妻子是外国人,因此他们会说英语,在沟通上相对减少因外国文化间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后来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份工作计划书,内容很不错,价而格也不贵,于是menue的手机漫画业务逐渐步入了正轨。

  跟国内或者美国不同,钱在日本并非万能的,有次我在招募一名日本员工,为了赶紧让他来上班,我愿意给他两倍的工资,于是那人就不爽了,他反问我:你给我这么多钱究竟有什么目的?他其实很担心,他会觉得你是一名外国人,虽然你给我两倍的工资,但可能几个月后你就会把我辞了,可以说非常缺乏安全感。他们更愿意选择相信有着10年、20年以上的关系合作伙伴,你可以发现,很多日本人真正的工作场所并在白天的非办公室里,而是在下班后的酒桌上。

  于是我们公司的很多销售人员经常是下了班陪同那些漫画家喝酒、聊天、谈感情。但是漫画家们又跟普通人不一样,他们不会随随便便的跟你喝酒,他们非常看重你的知名度,如果只是简单的派一名销售过去找他们喝酒,他们就会像之前那个我想招募的员工一样的思考模式,觉得你只是个日本人,你都没有出版过什么有名的书籍或漫画,我凭什么跟你一起喝酒之类的有趣想法。所以为了打开漫画家们的口子,我只能去寻找那些跟漫画家有长期联系的编辑,而经过编辑们的打通,漫画家们甚至不会收取你的费用,直接告诉你“好,我们合作吧。”因为跟他打交道的那些编辑关系很硬,彼此之间都非常尊重和欣赏对方。



  日本漫画家觉得我与你之间需要通过10年,甚至20年才能真正成为朋友,记得有一名漫画家曾跟我说,1983年的时候,日本是怎样的;那时日本的文化是由我们来决定的等等。但对于我而言,这些情况与签约漫画版权似乎没有太多的关联。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二十世纪50-80年代是日本漫画家们的 (责任编辑:李剑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