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www.ithome.com):“网络推手”自述:感觉自己就是坑蒙拐骗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帮商家炒作、帮客户出名,通常意义下,我们称之为营销,那几个走歪路的,我们斥之为“无底线”。他们涉猎很广,汽车、美妆、快销、娱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根网线足矣。
“这行不长久,越干越没劲。那几年,感觉自己就是个坑蒙拐骗的!”说这话的,是立二拆四、陈墨这些响当当的推手大佬们的幕僚。好在立二拆四“进去”之前,他及时收手,才有了我跟他的这场唏嘘对话。
形色人生
“也不过就是这3、5年的事儿,钱就把人给毁了。”我结识的立二拆四是一个面相温和、少言寡语的摄影爱好者。“可能现在为了配合无底线的炒作,他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猥琐的人。”早年间不足10人的小团队,大家从基础做起,逛天涯、泡论坛、养账号,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跟各路网友聊天,观察网民心态。他们等来了机会,汶川地震“封杀王老吉”的借势炒作成为2008年最典型的网络口碑营销案例之一。
微博火了以后,想做一个出彩的炒作已经没那么容易了。那些有趣的、搞怪的、或者狗血的普通人,一夜之间也会成名。网民不单单是被牵着鼻子走的人,他们自己也来造爆点。这时候,营销公司为了向客户保证宣传效果,他们也有了“乙方”――专门养账号、刷数据、做效果、处理危机公关(删帖)。
说到这儿,他来了兴致,聊起一对推手“夫妻档”感情破裂后的反目大剧。二人各握有营销账号、水军等若干,各自放出“诽谤”的言论,一时间,两人互揭底、互打脸。因男方劈腿有错在先,女方占据绝佳舆论制高点。名声坏了生意自然不好做,男方为挽回形象,四处奔走,找人删帖补救。“这是典型的后院着火。”
游走利益
甲乙双方的供给关系有时也会颠倒。营销公司作为乙方,因其专业的宣传技巧、营销策略,会为甲方客户提供培训。这时候,角色置换的场景稍显尴尬。
“09年,新X方来我们公司学营销。哪儿能真让人学到东西,那我还赚不赚钱了!”他讲到这一段,颇有翻身把歌唱的神采。“我就给人安排了最底层的活儿,发帖、注册账号。”这位新X方客户的驻派员总共呆了一个月,前前后后发了一个月的水帖,注册了一个月的账号。“客户不能怠慢,但是也不能让他掌握核心的营销技巧。小姑娘每天忽闪着眼睛问我,今天还是发帖么?”他人畜无害的说。
发帖、灌水是养账号的第一步,一旦养肥,每个营销账号背后对应的就是钱,再往上游追溯,对应的是甲方客户口中的“效果”。
“拿1年前的市值来讲,冷笑话XX集这样的微博大号,转发一条的价格在800-1000元不等,红人账号(小明星、小野模、“专家”)根据活跃度的不同有价格差别,但撑死不过2000块。”也难怪姚晨只是随口夸赞了某个牌子的冰激凌好吃,即被口水淹没、深陷“广告门”,“这行呆久了,你看啥都像是做广告。不是宣传就是抹黑。”
从公关角度讲,宣传无可见实体,最难评估,效果拿什么说话?只能靠数据(微博评论、转发),但这些数据又是最易操控的一部分。
“转发、评论这些毫无意义,机器、软件做出来的效果,这样的总结报告只是为了交差。”难道这些用来做宣传、打广告的钱都白花了么?“也不能这么说,服务、策划、统筹、文案编写、执行等等,这些环节也是要收费的。我只能说这里头利润不小。”甲方公关科也不是吃闲饭的,难道真的不觉着自己花了冤枉钱?“有的甲方是知道利润大,但一不知道怎么操作、二嫌麻烦,也就甩手给乙方了。还有的甲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是给领导汇报看的,所以账面上好看、别太宰客就成。”
那这个基本的营销维护费用大概多少呢?“拿一个快销品牌来说,单就微博日常维护,月费就达到3万一个月,还不包括节日活动、事件性策划的费用。”
听到这儿,相信后背发凉的不止是我,还有那些掏钱做营销的甲方老板们。这样的合作流程,套用在汽车圈,想必车企的公关科不会陌生。新车发布会、媒体试驾、厂区落成等等,每一个动作,汽车厂家都不遗余力的搞宣传、做效果。可问题的关键是,花了大钱、收了小果。
后记:
聊的开心,他也好生感慨。“推手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个职业太飘。”也告诫看客,营销这码事儿,莫碎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