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之痛:讲述服装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阵痛(深度)

IT思维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转型之痛:讲述服装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阵痛(深度)

编者按:《跋涉之路》专题是峰瑞资本为寻找 “寒冬” 里最坚实的创业者开辟的一个栏目,内容包括:连续创业者告别上一个创业项目后,沉淀下来的反思与对同行的劝告;商业大佬谈自己的转变与思考。本文转载自峰瑞资本微信公众号(FREESFUND)。

今天的讲述者是李森,安徽人,60 后资深高龄创业者,20 年服装行业从业经验。曾任职皮尔卡丹男装中国区总经理,2010 年创业做服装电商,经历从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转型的阵痛。2014年,李森开始做男装定制 O2O 平台 e 定制,他相信这个模式能深入改变服装行业。下面是他的故事。

衣服的价钱,70%-80% 都花在了流通上

O2O 经过 2015年 上半年的狂热,去年下半年稍微冷下来,难道这意味着 O2O 浪潮过去了?我这种在传统服装产业待了 20年 的人心里很明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还没有真正触动服装产业,也就是没有把它的产业链重新排列组合。

中国服装行业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中国太大,城市分一类、二类、三类,市场很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而且市场有很强的地域性,我在北京做一个服装品牌,去广州销售,我自己就搞不定,要请广州当地的代理商,也就是广东省代理;广东省代理要到广东某一个城市去销售,也搞不定,要找市级代理。如此一来,整个渠道很冗长。

服装的成本结构也不合理。这些年,线下商业零售不太好,但燕莎火了这么些年,一个原因是它占据了好的地理位置,二是有大量中心品牌入驻。结果,以燕莎为代表的传统百货公司成了房东,它啥也不用做,找中心品牌收租子就行,收取的比例是销售额的 30%,再加上需要另外负担的 5-8 个点的前端服务费。这意味着,你的服装从生产端到零售端,不仅有商场、百货公司这一段的 35% 的扣费,再加上中间代理商的扣费,服装的流通费用占到销售价格的 70% 到 80%,价格高昂就不奇怪了。

反观美国、欧洲,都是百货公司直接找品牌商来买货,买完以后自己销售,没有中间环节,价格比较合理。这也是为啥我们每个人出国都要买很多东西,外国东西便宜,去掉费率,去掉关税,它本身的零售价格就很合适了。

为什么成本 2000 的定制西装,店里要卖 10000

全中国的高端服装定制,其实都是一个模式。比如说,前端我在燕莎租一个店面,摆上国际知名品牌面料,提供可以试穿的样品,后端我找一个定制工厂做加工。但是你会发现,全中国没有形成一个为大众熟知的定制品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定制品牌,比如北京就有 180 多个,分布在五星级酒店、大商场的传统定制店,它们在行业内形成一个规则——要 8 到 10 倍的加价率,即,我的净成本如果是 1000 块钱,我要卖 8000 到 10000 块。

理由是,这个店面的成本很高,比如说在国际饭店,租金一年是 150 万,装修花 100 万,这一个店面 250 万的成本我会分摊到两年,再加上两年店面的正常维护费用 100 万,两年总共 350 万。但这个店面其实就是一个渠道、一个入口,有多少人来呢?没多少人,最多一年三五百人,两年总共一千个人。350 万,我分摊到每个客人身上,就是 3500 块。我至少要保持 1 倍的利润,再加 3500 。这是一个店的单独核算。

但我会认为,这个定制店其实没有核心价值,它没法实现规模化的运营,只能靠着店面影响着方圆几公里的用户流量。

如果说,我们后端用同样的面料供应商、生产加工厂,定制费按 1000 块来算,根据面料不同,以意大利入门级的维达莱为例,做一套西装需要三米多的布,布料成本 1000 块,我的总成本就是 2000 块,我的售价定为 2900 ,都有得赚。但如果是传统的定制店,同样一套西装可能要卖到 15000 ,因为有很多费用会被打包进去。

服装定制 O2O,哪怕我做不成,也有人能成

电商没能改变服装行业太多,因为它只是增加了一个渠道,况且服装电商自身有很多局限性。最简单的就比如你在网上选购时,没法方便地了解它的品质、尺码。

这些年我一直想,怎么可以用(移动)互联网和技术手段,来真正地改造传统服装产业。我想通过服装定制撕破一个口子切进去。我们不论它是 C2B 还是 O2O,我想我们这种模式,即使我成功不了,也肯定有成功者。

首先,男装定制在全球基本上都是标准化的,面料都是那么十几个品牌,大多来自意大利、英国、法国,中国国产的比较少。我们后端选用进口面料和在中国的顶级定制工厂,由前端的量体顾问来提供上门量体服务。这样基本上,你们在五星级酒店看到的三万块起步的西装,我们能做到五六千块钱起步,因为我们把中间环节省了。O2O 的核心就是去掉中间环节。

2014年8月 我开始准备筹建 e 定制,用了两个多月来找理想的合伙人,那两个月,我每天就是在咖啡厅约人见人。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我们打造一个平台,核心的面料商和加工厂我们维系住,我们把量体顾问解放出来就行了,请她们上门量体。让他们像河狸家的美甲师一样,成为独立的手艺人。这样,我在北京不需要建 180 个店就能覆盖广大的区域,店面的成本全部省去。

男装定制,如何性感

我隐约感觉到,这个行业不性感。首先因为西装定制不是高频需求。此外,服装行业很传统,链条很长,很难被改变,而且我讲实话,男装里面很难找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绝好的痛点,可能不仅我一个人在想,全世界的人都在想。后来我想,既然找不着痛点,那就更好地来满足他们,让他们体验更好,享受更低的价格。

好在西装定制客单价比较高,离钱近,有一定的利润。而且我们现在的售价是传统价格的 1/4,只要前端的体验、品质和工艺和传统一样好,价格我还可以回调到传统价格的 1/3。价格降下来之后,我们甚至可以淡化定制的概念,为中等收入及以上的男士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服装。因为一讲定制,有人就吓坏了,以为贵,消费不起。

目前全国可能有十多家我们这种模式的公司,但我们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探索和试错,我们意识到,西装这种低频的、非刚需的产品,仅仅有性价比高、用户体验好与效率提升,可能还不够。因为首先,你获取用户的成本高,如果没有复够率,用户黏性不够,还是不行。因此,我觉得可以有横向拓展一些品类,让它中频化。

我们的愿景是,用户穿过我们做的衬衫和西装了,秋天来试我们做的羊绒衫,夏天买我们的 T 恤。这时,我们已经有了你的尺码,不用再上门量体,直接给你花色,你选择就 OK 了。这是可以延伸的,可以慢慢沉淀。

没能让大学生尖叫

对于如何找到一个相对清晰的群体,我们一开始走了很多弯路。因为想做低价,我们打起了大学生的主意,说要做大学生人生的第一套定制服装。这看似好推广,市场也大。全国有 700 多万大学生,光北京的大学生就有 30 多万。大学生很集中,找个学生会里的人,就能推广起来,我们甚至想过发展大学生做我们的量体顾问,服务他们的同学。听上去很美好,但这里面其实有很多问题。

2014 年 12 月 e 定制的产品上线,我们赶在 2015 年春节前,立刻分出一个团队到各大高校里去。我亲自参与这个项目。但还天天盯着它,但推广的时候,学生并不买账。传统商场里卖四五千一套的衣服,我们好不容易只收 880,就给你上门量体定制一套。我们去问学生,体验好不好?学生答,不知道,因为过去没穿过(笑)。所以,他们没法分辨我们的产品与地摊货的差别。

我们还很郁闷,心想我咬紧牙,不赚你的钱,你怎么还不尖叫呢?学生回答:“你的价格能不能更低一点?”“你觉得多少合适呢?”“480 行不行?”

现在还有人跟我讲要做大学生第一套服装。所以,很多事情这个坑你必须要自己走过,你不走就不知道。

而且,百分之八九十的大学生面试完以后,可能再也不穿西装了,除非他是做银行的,或房地产销售的。学生群体,你得慢慢培养,这要 N 多年,因为他们消费经验有限,缺乏品质感,你就没办法跟他谈价格,你所谓的性价比也就不适用了。

像 Rose Only 一样做营销

此外,还需要真正地去理解移动互联网营销,把用户聚拢来。不仅要进行场景化销售,还要形成品牌,或者说赋予它价值。比如说,Rose Only 卖的并不是花,它卖的是情感。它从一开始就塑造了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营销模式,模式仅仅是表层,它的核心在于切中了用户的心理需求——一生只送一人。

品牌这块我们正在摸索,但这块要花钱,我们还在融资。招人也不容易,真正做营销策划的,不一定懂行业,做过传统服装营销策划的,又把握不住互联网用户的需求。

以前我们做推广,会进写字楼,在大堂里抓着男性用户地推,后来发现行不通。买衣服是重决策,男士用户比较懒,大部分男士 80% 的衣服都是他女朋友或者他太太帮他买的,所以后来我们推广时推给他们的太太、女朋友。女性喜欢购物,容易冲动消费,打动女士比打动男士要容易得多。光有这些还不够,为什么她们要买咱们家的?我们就要讲一个故事,赋予它情感。就是你男朋友、爱人的衣服必须由你来帮他定制,且衣服上还能绣上你的名字。

这种情感也不限于爱人之间,我一个在厦门的好朋友给了我启发。有一次他说,“哎呀,厦门要有就好了。” 我说为什么呢?他说 “我爸爸快过生日了,本来想做套衣服”。我突然意识到,这也是很好的销售场景,也是某种情感的升华。给父亲的礼物,依照季节,定制衬衫、套装、甚至 T 恤,同时附上祝福卡片。这些营销策略,再加上好的团队运作,有可能打破我们这个行业的低频和黏度不高。

这些都能实现的情况下,我们的品类可以拓展到能传达情感的配饰,依然走定制路线,精美却未必太贵,慢慢下来,黏度就比较高了。我们期待未来 e 定制能成为男士品质生活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玩跨界,打死也不回传统行业

我在服装行业做了 20 多年。

  • 1995 年,我开始做法国一个男装品牌在北京的首席代表。
  • 1998 年出任罗马世家(北京)有限公司分管营销的副总经理。
  • 2001 年我主导创办 Hush Puppies 中国公司,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这个品牌现在一年营收还有二十多个亿。因为股东之间的分歧,2004 年我们把 Hush Puppies 卖掉了。
  • 那之后,我担任皮尔卡丹男装中国区总经理,直到 2009 年自己出来创业。

当时我觉得自己是服装领域的专家,握着不少服装领域的资源,自认为是可以给中国的服装产业指点江山的。我创业的一个动力,是我在服装做这么多年,我不做一件跟服装有关系的成功的案例,都有点不好意思,有点死不瞑目。

2009 年我开始琢磨服装电商创业的时候,传统的品牌看不起做电商的,看不起所谓的淘品牌,但那时我认识到电商已经开始影响我们传统渠道的销售额,有可能整个产业的逻辑会慢慢发生变化。那年,我花了半年时间研究电商,在网上找各种资料,拜访大大小小的电商公司,包括到淘宝总部。

2010 年开始,我开始从传统服装业彻底转型做互联网,不过那时候我对互联网的认识并不深。我是传统行业过来的,我们知道,越是传统行业比较资深的人,对互联网市场和用户的认识越有隔膜。

我的女装电商项目没能做成,跟我们对互联网懂得不多也有关系。2011 年我们的销售做到 6000 万,2012 年公司扩张到小两百号人。当时韩都衣舍拿到了融资,我们应该也能拿到钱,但是我们没有主动找 VC;有几个传统行业的朋友要投,我们拒绝了。2012 年上半年的时候,我们对公司的估值没有清晰的认识,一是碰到当时的估值泡沫,二是一下子踏入互联网根本就不懂逻辑,当时就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

到了 2012 年 8 月份,“VIE 事件” 爆发,我就傻眼了,那些天天打电话找我们的 VC,都没消息了,那时我才明白什么叫 “VIE 事件”(笑)。紧接着这个市场冷下来,再后来,淘宝向天猫转移,流量红利没有了。没有资金往上顶,没有专业的人来扛,我们一下子全乱了,那时候真的一下子就蒙了。那是我工作那么多年,第一次感觉被搞得悬在半空。然后我和合伙人在一些重要决策上又有大的分歧,撑到 2013 年,销售只有 1000 多万。

后来,我开始考虑做新的事情,当时的想法是一定是要重回男装市场,再想怎么跟移动互联网结合。其间,还有两次有人要拉我回到传统行业去,我打死都不回去,不可能再回去了,也已经回不去了。

传统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差了十万八千里

现在招聘,除非是供应链相关的人,其他人我都不从传统行业招了,理由是很多人对互联网还是抗拒。我在的一个群里大概有 400 多位传统行业的市场总监、销售总监这种级别的人,他们一天到晚讨论的是这个又关掉了,那个又关掉了。他们不认同互联网的逻辑,明明知道没有路了,他还在讲 “哎呀,为什么没有路了”、“哎呀,原来多好”,他们不会主动变革自己。

从传统服装产业转型做电子商务,再到现在做 O2O,5 年多以来,我一直在学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学习技术。我现在创业跟互联网行业的人进来创业,同样去跑,我已经处于弱势了,而我的弱势就是我过往的经验,让我还不能像他们那么彻底地打开自己。

2013 年我参加 “联想之星”,是第六期学员。有幸跟 36 氪刘成城、拉勾网许单单,还有墨迹天气的金犁,豆果美食王宇翔,知乎的周源,这一大帮真正的互联网人在一起。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来自传统行业的,和做电商的、做(移动)互联网的逻辑和理念差了十万八千里。

  •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是真地想找到一个方向,用技术来解决别人还没有解决或者解决不够好的问题,真正带给用户价值。我们传统的思维呢?我不管你有价值没价值,第一个能挣钱,这是最低要求;高一点呢,我喜欢。然后我有优势,我有资源。
  • 互联网创业,要么死要么活。传统行业,我不是很牛,做到还可以,也可以活得不错。
  • 互联网行业的人,动作快,不停试错,迭代。我们过去在传统服装行业,最短的计划是季度,然后就是所谓的年度计划,中期计划是两年到三年,长期的是五年到十年。做互联网以后,一个月的计划都做不了,只能说这周做完我们再看,每天都在调整。等一个季度太可怕了,可能几个朝代都过去了。

老李,你是不是倒闭了?

开始做电商后,给我的冲击更太大。我相信 100 个人从传统行业转过来,98 个人都不适应,坚持不了。也许在这个行业做得越久越深,转过来就越不适应。

  • 2001年 我们创立 Hush Puppies 的时候,在新世界写字楼七层租了 800 平米的办公室,我的房间靠窗,差不多有 80 平米,特别体面,穿得很讲究。电商公司不能这么奢侈的,当时我们电商创业的时候,办公室在半地下。
  • 传统公司里面,总监级的人,要想去找我的话,都问我秘书,说 “老大今天情绪怎么样?” 说情绪不错,那好,敲门问,“我能进来吗?”“进来,请坐。” 做电商以后呢,这些小孩们,“咚”,门一推,穿个拖鞋就进来了。这个一开始,我真的受不了。2011年、2012年 的时候,别人直呼我的名字,我都受不了。
  • 还有比如说进电梯,过去下属看到我,会往后闪一点、退一点,让你先进,甚至给你让出一点地方;现在你吃个饭要电梯,几个人推着你往里走,同事甚至都感觉不认识你,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心里也很难转变。这是因为,传统的组织里面靠权威性来提高效率,有很强的上下级关系。但是在做电商的时候,我没有权威性了,我可能还要向这些小孩学习,尽管他们也是一知半解,公司变得扁平化,大家是合作关系。大家比较平等,我还要跟他们学穿拖鞋上班,跟他们打成一片,我才好带团队。
  • 做电商的头两年,我经历转型,每天很苦逼地加班,没完没了地加班,做传统服装的时候我没有加班,晚上只是喝酒、应酬,卡拉 OK,还分几个场次。

讲个真事儿。2012年,我的电商品牌做了一个多亿的销售,在女装垂直品类 Top20 吧。有一次我带我们当时的市场总监去沈阳出差,约了一个五年没见的做传统服装品牌的朋友吃饭。人家问我吃啥,我说随便。我忙到六点多匆匆过去,朋友看着跟我一起的同事,头发乱糟糟,背一个破包,有点语塞。吃完朋友叫我唱歌,我说不去了,明早赶飞机。然后朋友说那送你们去酒店,我一指,锦江之星。那位朋友很吃惊。没过几分钟,我接到好几个朋友的电话,有人问,老李你是不是倒闭了,在外面躲债呢?

在传统的人看来,我的处境不可思议。第一,我肯定要住五星级酒店;第二,我肯定要吃好的(笑);第三,吃完我肯定有第一场、第二场,还得讲排场,这是过去的传统。但我做电商以后,浅层接触互联网以后,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都是我的数据、数据。

从 300 亿的存量市场到 1000 亿的增量市场

男装定制的存量市场大概 300 个亿,而且,过去定制的都是奢侈品,用户年龄至少 35 岁以上,甚至说是 40 岁以上、有成就的人,或者说是公款消费的人。我们把价格降到了传统的 1/3,服务也变得便捷的时候,年轻人也能穿得起定制的衣服,增量市场一下子就有了,规模可以达到上千亿。

移动互联网、新的支付手段都有了,未来会出现真正的个性化的设计师,他们能提供更多好东西。到那时候,整个中国的服装产业会有一个变革,过去我们老是骂自己粗制滥造,没有工匠精神。我想这是市场环境的问题,有时不是生产者不想去生产好东西,而是他缺少一个平台去销售好东西。如果说我们能去建立这样的平台,生产者会愿意去努力地生产。

与传统服装行业相比,我们不受库存、渠道的压榨。电商渠道影响线下定制店的销售,它们不得不向上游去进一步压榨,这是传统的思维。但你看我们的商业模型,我们对上游不仅不会压价,只要你有质量保证和时间保证,我们还可以比传统的定制店多加点价钱,比如 10%,即便如此,因为我们把中间渠道全砍了,成本结构优化了,这个 10%  也不会影响我们的终端售价很多,因为我们的 base 很低。

一开始工厂拒绝跟我们合作,它们说你们把价格压这么低,不是扰乱市场吗?后来它们跟我们探讨,为什么你们卖那么低价,反倒给我们的价钱比传统的定制店高呢?我说,我们的核心逻辑不一样,我们最重要是满足用户,实现用户需求。而传统定制商业的逻辑是,压你一分钱,我就能获得两分钱,我的利润就高了。

和我们合作完以后,工厂反过来说,“未来还是应该跟你们合作。” 因为我们不仅不压榨它们,还鼓励它们完善品质。

解放全国 200 万服装导购

后端把控好了,服务要前移,意思是销售要前移。我们要把过去的量体师或者说市场上有经验的男装导购解放出来,让他们变成一个个独立工作者。未来我们的平台上可以有很多这样的独立工作者,他们可以是当地的服装店老板。现在服装店很难开,有库存,销售也不好,还有门店费用,厂家品牌还有保底销售,根本赚不到钱。不如来跟我合作,我给你一套工具箱,里面有面料卡,然后你拿个 ipad ,上面有各种我们的版型、图形,然后就可以上门去为用户做服务,后端的生产我全部帮你接住。

全国有大概 200 万个服装导购,北京可能就有十多万。这两年,卖场里的导购数量在减少。你去燕莎看一看,过去一个男装店面过去一般配置 7 个人,两个班轮换,3 个人一班,再加一个店长。

这 3 个人的分工是,店前面一个,中间一个,后面还有一个负责搞点电脑操作。但现在你看,很多店都是同一时间一个人在店里,也就是从 7 个人变成两三个人。理由是来逛卖场的人少了。我去了解过,这些有经验的导购失去工作后,大多在家待着,到餐厅做服务员他不愿意,太累太脏,做别的事情又缺乏技能。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平台,把他们请来做量体顾问,我们把利润让一部分给他们,我们制定整个商品的价格体系和服务标准。

这个平台也能撬动一些在职导购。比如燕莎的导购有可能不住燕莎附近,不住核心区,那么他下班的时候,完全可以在他所在小区附近来做量体服务。

三四线城市的机会

定制在三四线城市能有大发展。因为三四线城市一直都有定制,但是过去只是少数人消费,可能是公费买单,价格很高。

据我观察,二三线城市穿西装、衬衫的比例比北京还要高。我给你讲谁穿,公务员穿,一个县城里面大部分人都是公务员、教师,还有一部分做生意的人也穿,他们除了冬天极冷的天气不穿以外,夏天穿衬衫,其他季节都穿西装,我们统计过,他们买一套西装的价格是 2000 到 5000 元。同样的面料,更好的工艺,我们做的话,价格能做到 1600,因为没有中间渠道。

在一个三级城市的县城里,我们设一个体验店,然后找 50 个量体师,提供到店的和上门的服务,就能够辐射整个县城。

在二三线城市,还有熟人经济。比如我老家安徽,我回去一看,一个地级市有差不多 200 个男装品牌,其中一大半是不赚钱的。如果能把这里面有经验的导购拽出来,通过我们的培训认证,让他马上可以服务他周边的用户,甚至带来用户。熟人推荐的威力是很大的,哪怕我本来没这个消费意识,你跟我讲有很好的性价比,我就来体验一下。

互联网人也有软肋

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中,就是传统的品牌、传统的市场、传统的用户向新的用户、新的市场、新的消费在转。不仅仅是服装行业,包括餐饮、旅游等行业,都在从过去的信息不对称到信息对称。第二个就是便捷和效率的提升,这两点过去没做到,现在做到了,用户就产生新的需求了。

目前市面上跟服装品类相关的生意,还是以导购电商为主。大部分人可能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知道怎么去讲故事,但比较缺的是传统服装产业的经验,包括对供应链,包括之前讲的渠道、库存,厂商,等等。我毕竟做了 20 多年,闭着眼睛也知道,一件男士羊绒衫的产地在哪儿,在哪些工厂加工,成本有多少。

服装行业非常传统,也特别细碎,很多东西太非标准了。它不是说一个版型、一个面料完全定下来就行了,面料分 N 多种,从技术角度讲,它有梭织、针织,等等;从实际的感受来讲,每一种织法里,随着织纱不同、紧松度不同,它的造型就不同。同时,人是立体的,怎么做好,完全凭经验。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服装品牌都是靠很多很多年的工艺积累,一代一代人修改、试错,试到今天的。

这意味着,做服装行业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在我们过去的传统服装业,你没有十年的工作经历,你不要讲说你懂什么。服装行业,就是采购一个面料,没有真正做个五年,你也不太分得清。一件衬衫的加工费最低可以做到 15 块,也有的是 150 块,有些做互联网的人,分不清这 10 倍之差的加工费到底有什么区别。

那些趁着电子商务风潮,喊出 “卖什么不重要,关键是看怎么卖” 的人,其实很难做成。衣服,卖什么依然重要。以女装为例,按照我们 SKU,女装有不同的属性,而且不同定位的女装,它的延伸性是不同的,少妇装、职业装、少女装、韩式服装、欧式服装,都各有各的规律。

所以我们这个赛道里,即使再过两三年,能跑得通的话,可以出来好几家,而且可能每一家有每一家的个性。因为服装用户的这种多样化和个性需求,它的产品不是那么标准化。市场需求挺强烈的,现在至少有五六个城市在等着我们把北京的旗舰店建好,把培训流程、供货流程、服务流程建立起来,然后拿到其他地方落地。

其实,去年 10 月份之前,整个市场唱衰 O2O,我反而感觉是好事情,因为去年整个上半年资本那么热,导致了 N 多人,可以说 80% 原本不该创业的人去创业了,我们这些真正在创业的也会觉得很辛苦。

(文章不代表峰瑞资本、IT思维网观点。)

随意打赏

传统行业互联网转型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传统行业如何转型互联网 深度融合制造业互联网转型互联网 服装行业企业互联网转型互联网行业转型互联网深度分析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