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融资和"卖身",无人驾驶创业公司能走远吗?
今年以来,两家无人驾驶创业公司引起了人们的关注:Roadstar.AI和小马智行。引人关注的点在于,两家公司融资金额接连突破1亿美元,小马智行更是以2.3亿美元的融资总额和超过10亿美元的估值成为中国首家无人驾驶独角兽公司。
看起来,无人驾驶创业公司融资的不断突破,正意味着其黄金时代的到来。但正所谓“居安思危”,在这场无人驾驶创业公司轰轰烈烈融资的背后,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可能有一股寒流正在悄然来袭。
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了过硬的技术团队就可以为所欲为。无人驾驶是一项重工业,无论是科技巨头还是传统车企,目前来看均无法独立完成这项工作。对于轻装上阵的创业公司来说,无人驾驶更是一项不可能整体完成的任务。而且,从体量上来说,既然不能大而全,小而精则成为了众多创业公司的不约而同之路。
于是我们看到:地平线主打汽车芯片和算法、镭神智能主打激光雷达、小马智行倾向无人驾驶解决方案、Minieye擅长视觉感知……这正是创业公司分享无人驾驶市场一杯汤羹的短平快的路径。
这样看来,做个小而精的无人驾驶创业公司似乎没什么不好;但事实可能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比如,无人驾驶是一项长远的市场计划,真正进入普通消费者的基本时间点普遍在5-10年之后。
大公司耗得起时间花得起钱,创业公司有这个资本吗?
无人驾驶创业公司的变现之路
但创业公司不一样。相较之下他们就一个字:穷。
因此,创业公司在创立之初就需要考虑一个巨头们暂时还不用考虑的问题:挣钱,还得是挣快钱;因为只要慢一点,就被饿死了。
对无人驾驶创业公司而言,这是成立初期的必然之路。当然,在无人驾驶创业中,由于带头人基本都或是行业大咖,或有技术背景,融资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技术实力稍弱的公司首轮融资拿到的起码能撑得起技术研发到足以进行二轮融资,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公司基本上不用为融资操心:他们人往那儿一站就是钱。
比如5月份Roadstar.ai宣布完成A轮融资1.28亿美元,创造了国内无人驾驶创业公司的单笔融资记录。而据相关资料,整个2017年国内无人驾驶创业公司融资近200亿美元,2018年这个数量可能更多。具备不断融资的能力,是创业公司活下去的基础。
无人驾驶创业公司的另一重要的变现途径就是卖身。
当然,与一般意义上的“卖身”实为生活所迫不同,创业公司“卖身”多半是因为做得实在是太出色了。
能走到这一步,那一定是公司在行业中表现非常出色,同时收购方给的价码又实在太具有诱惑力了。最近两年全球无人驾驶收购案例最引人注目的应该是就英特尔花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了。Mobileye能值这么多钱,一方面是其有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是其在ADAS领域确实是龙头老大,占据了全球七成的市场份额。此外,通用、宝马、谷歌等公司也正在花大力气竞相并购无人驾驶公司,以进一步提高自身实力。那么,随着无人驾驶创业公司的实力不断增强,这样的并购情况在中国也将不断发生。
似乎通过不断地融资和做大之后的卖身,无人驾驶创业公司们在赚钱这方面是“躺赢”。
但实际上,对这两种方式的依赖很可能正让无人驾驶创业公司的处境变得危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开头说,Roadstar.AI和小马智行的两笔破亿融资背后,很可能是无人创业公司即将面临的一股寒流。
好好琢磨怎么不被人替代才是正事
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经过2017年的混战之后,无人驾驶创业公司的态势更加明朗,投资方的动作更谨慎,他们更加倾向于对价值较为明朗的企业进行投资;而对更多的其他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融资将变得不那么容易。
那么,在融资和卖身这两条直接变现的前景变得不那么明朗的时候,再加上长期大公司完成战略布局之后对自己优势技术的消解,无人驾驶创业公司们可能需要在这样的窗口期谋取更多的出路来为自己续命。
积极寻求公司与有实力的车企之间的紧密捆绑或许是一条出路。上文说过,对传统车企而言,其做无人驾驶最缺的就是技术。那么,把产品做好、形成固定的合作方案,在未来无人驾驶成熟之后依然可以保证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并且在与车企合作的过程中,创业公司能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问题、解决产品的不足,继而避免产品差异化的消失。这对创业公司、车企而言,都是利好。
这种做法的实质性目的,就是紧密与车企的互依关系,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而除了技术之外,在服务、围绕技术点而做的配套研发等更多地增强不可替代性也应该是公司发展的方向,这些也可能会成为其在可能到来的窗口期迅速为自己找到出路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