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京东金融,如何挑战蚂蚁金服?

IT思维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丨蛋炒饭

来源丨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近日,一系列中国互联网公司披露了年中成绩单。BAT和 京东 四大巨头,依然在保持着超高速的增长。似乎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并未受到市场频繁提及的“黑天鹅”、“灰犀牛”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一条新闻是,京东集团旗下的京东金融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运作之后,终于实现了从京东财务报表的剥离,完成了重组交割。

与此同时,京东金融与银行一系列的合作又连续冲击着金融市场的神经,从国有控股大行到城商行、农商行、国家政策性银行,“联姻”消息不断。昨天,京东金融与光大银行又高调宣布进行了战略合作,连接上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第一梯队,真正实现了银行业合作的“大满贯”。

三问京东金融,如何挑战蚂蚁金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金融科技圈子里,一个真正能跟当前市场的第一巨鳄——蚂蚁金服抗衡的公司似乎已经启动超车模式,一场真正的厮杀大戏就此开机!

其实京东金融分割早已启动,在2016年底的年报中就曾首次披露这个事件。

从当前的结果来看,京东金融跟京东集团的拆分模式与当年支付宝从阿里分拆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京东这次分拆从利益分配上比较周全,照顾了原始股东的利益,避免了当年支付宝从阿里巴巴分拆所造成的价值观和道德危机。

但今天不是想炒冷饭,而是想借着这个话题,对这件事情的前世今生以及对京东金融未来战略进行一些剖析。从观察者的视角,对这件事情本身进行一次复盘,同时分析一下京东金融的出路,探究一下京东金融能否真正的另辟蹊径,成为蚂蚁金服的挑战者。

三问京东金融,如何挑战蚂蚁金服?

一问京东金融,分拆重组究竟为什么?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也许会觉得可笑,京东官方说的很明白,分拆重组无非是为了获取牌照,以及获得资本市场的便利。

当然,这个目的毋庸置疑,在金融强监管不可改变的局限条件下,京东金融通过纯内资身份获取必要的金融牌照,是无奈也是最优的策略。尽管当前京东金融已经开始战略迭代,通过与金融机构进行强绑定的模式来实现场景的突围,但并不影响其本身拿牌照的必要性。

毕竟在中国,如果没有牌照防身,是不会有安全感的。

但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可能被外界给忽略了,那就是京东金融分拆之后可以真正摆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约束,做一些更符合自身战略需要的投入。

从京东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京东金融这几年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为什么亏损,不用多说,人员的投入,技术的投入,获客成本、品牌营销成本等等,哪一个都得用重金去砸。 这对互联网行业来说,已是一条铁律,开头没有盈利的。

据说,京东金融目前光数据、风控和研发的人数超过2千人,占公司总人数半数以上。每年在数据上的投入就超过9位数,投资过的数据和技术公司也有十多家。这些实实在在的投入,致使早期不可能盈利。

京东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对于新业务的战略孵化,早期投入一些资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京东金融一直在表内,持续亏损让财务报表不好看,也不可避免会影响投资人对京东集团的信心。

此外,鉴于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如果京东金融所经营的资产和风险一直在京东上市公司表内,长此以往,也会导致市场对整个集团财务状况的担忧,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起各类做空机构的恶意狙击,或有风险也是很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京东金融如果一直在京东表内承受着作为公众公司的巨大压力,那么不可避免会在诸多方面会受到掣肘。

比如公司的内部激励制度,战略投资灵活性、风控的灵活性、市场营销的灵活性等等。而一旦京东金融从京东财务报表中剥离,京东金融更多的是依照既定的强技术战略去施展,大展拳脚的空间会更大。

就像当年京东不断在物流和用户体验上的投入,造成公司一直存在亏损,但京东却先后PK掉当当、卓越、国美、苏宁等一众公司,如今直接挑战阿里巴巴的行业老大地位。

到今天,整个互联网圈子,已经没有人再质疑京东当年投入重金去做物流的战略正确。但 如果想让人不对京东金融现在在数据和技术,在风控以及用户洞察上面的投入指手画脚,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二问京东金融,Fintech之路究竟怎么走?

刘强东在2017年开年大会上曾透露整个集团的战略,就是技术、技术、技术。 时下,不管是BAT还是京东,都在努力地摆脱自身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标签,标榜自己为一家“科技”公司。“互联网+”现在已经是一个被淘汰的概念,而“AI+”或者“+AI”成为新的时代大势。

京东金融似乎嗅觉更加灵敏一些,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京东金融率先打出“金融科技”的定位标签,实际上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去金融化”,与此同时,“加科技化”。不得不说,在京东金融的带领之下,整个行业几乎一夜之间便摒弃了“互联网金融”这样一个概念,而选择“Fintech”。

尽管如此,实际上大多数的行业公司,是打着“金融科技”的旗号,在做“科技金融”的事情。这个看起来像是一个文字游戏,但重点确实不一样。 金融科技,重点落在科技,是连接和赋能的角色;而科技金融,是做闭环生态,自己做金融的角色。

为了进一步地去掉自身的金融属性,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近期在对外讲话中,直接强调自己是一家“服务于金融行业的科技公司”,专注于强化自身是科技公司的属性。

三问京东金融,如何挑战蚂蚁金服?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

很显然,在京东金融的眼里,科技定位下的生意应该是“连接”,而不是闭环。 2017年1月,京东金融跟银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随后,京东金融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先后接入了银联的二维码支付体系和NFC闪付体系,将自身的客户连接到银联的网络,让银联的场景连接到自己的支付业务之中;6月,京东金融与工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引起整个行业震动,刘强东亲自为京东金融站台与工行董事长易会满见面。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更早签署合作协议的建行和阿里,却没有了声响;百度和腾讯与银行的合作,也更多的停留在口号上或者一纸声明。此后,京东金融先后又与亚洲金融联盟、山东城商行联盟、广东农信社联社、国开行陕西分行、光大银行等金融组织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圈子里的地位。

Fintech究竟是什么,这一系列的动作说明一切。据笔者了解到,京东金融当前已经在国内某商业银行合作,直接合作推出了直销银行类的产品,双方联合运营,真正实现了与银行体系的深度打通。而与工行的合作,目前双方合作的爆款产品已经在内部测试,相信不久之后便会推出,短短两三个月时间便落地创新产品,令人难以置信。

三问京东金融,技术之路该怎么走?

毫无疑问,京东金融要想真正弯道超车,通过与银行合作,光靠场景和用户是远远不够的。 毕竟,众所周知的是,蚂蚁金服的场景和用户数量远在京东金融之上。京东金融要想超车,必须有能力把传统金融机构沉睡的客户,完全激发出来,通过共同运营的方式,提高客户的产出,这样才有机会实现超车。

就拿跟工行的合作来说,5亿的个人客户,如果京东金融能够通过更好的技术来解决工行客户的活跃问题,相当于其一举就做了蚂蚁金服支付宝十几年积累的工作。当然,这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事情,不太容易实现。

但如果把目标降低,哪怕能够连接到三分之一,那么也是近两亿的用户,这对本身目前只有1.5亿用户的京东金融来讲,也将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这一切,都需要新技术的加持。只有技术的变革或者突破,才能改变当前金融机构的成本效率结构,改变获客方式和运营机制,改善用户体验,进而提高用户的活跃度。而当今世界上最显而易见的能够做到这些的,只有AI——人工智能。

在科技公司巨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百度为了能够挽回前几年的战略迷失,不惜弃车保帅,全力AII in在AI上面。

近日,百度卖掉外卖业务闹得满城风雨,但可喜的是,百度因为走出了战略迷失,市值开始止跌回升。这充分表明,市场对于百度战略转型的认可。

而在金融科技这个行业中,我们可以看到, 京东金融对待AI早已是一个All in的态度。 早在2016年年初的时候,京东金融便屡屡提及其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技术去做风险定价、去做反欺诈。

而今年以来,京东金融高管在对外公开演讲以及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及最多的一个概念,就是AI。日前陈生强在出席广东农信社联社的战略签约仪式演讲时甚至提到,AI对于京东金融来说,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概念,而是“像空气一样的必需品”。

笔者从多个技术圈大咖得到的消息,京东金融正在准备在9月中下旬举办一次“全球数据探索者大赛”,其目标就是通过开放自己的数据环境,吸引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参与,通过选拔优秀的人工智能企业、团队和人才,给与孵化的环境,帮助这些企业成长,同时以连接的方式,对自身技术能力形成加持。

根据高盛的评估,在金融行业里,最适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域包括量化交易与智能投顾、风险防控、安防与客户身份认证、智能客服、精准营销。 而这些人工智能应用,无一不需要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数据。数据为王,是AI时代的必然。

如果京东金融能够敢于通过数据去连接AI,毫无疑问,将是劈开蚂蚁金服封闭体系最锋利的一把利刃。

左手连接金融机构,右手连接科技公司,京东金融此一手四两拨千斤,既考验格局,也考验技巧,能否真正取得突破,一两年内即可见分晓。

本文被转载1次

首发媒体 IT思维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京东白条pk蚂蚁花呗蚂蚁金服 京东金融京东金融 蚂蚁金服蚂蚁金融和蚂蚁金服支付宝蚂蚁金服蚂蚁金服估值蚂蚁金服开放蚂蚁金服股东蚂蚁金服集团蚂蚁金服贷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