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如何打开新局面?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10月9日消息,我们处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下,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而当这些数据不再私有、不再神秘,人们不禁要问:当数据形成资源体现价值时,隐私是否无从谈起?而将个人自由上升到国家安全,如何打造相对安全的信息环境,无疑是全球各国、产业界以及各大互联网企业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棱镜门”事件已逐渐冷却,但因此事件折射出对数据安全隐忧的思考,却不容忽视。国外品牌产品的“暗藏杀机”凸显出极大的安全隐患,信息安全国产化的自主可控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也使得发展民族自主安全可靠产品成为大势所趋。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范围到底有多大?

基于传统的信息安全概念,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信息安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涉及的范围到底有多广泛?

从个人层面上看,一个即便不参与过多社会活动的普通人,也拥有着最基本的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通讯信息及隐私信息等;

从企业层面上看,大到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小到民营企业、创业公司,在企业的运营运作过程中,会产生不同量级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人事信息、决策数据等。

上升到国家的层面上看,大到国家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个人信息的泄露等。每年每月,每时每刻产生的涉密信息都是不可估量的,

信息安全、如何打开新局面?

我们知道,如今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为人类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架设了一条高速公路,然而由于信息安全方面的问题,信息化有时候也是柄双刃剑。尤其是在政府行业,其信息安全紧密联系着民生、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安全。

由于我国在信息行业里起步较晚,IT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所存在的“先入为主”效应和倍增效应,造成了当前我国在信息化进程中因使用习惯和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仍大量使用着国外的硬件和软件。

当然,国外的产品固然很好,但是我们对其没有主导权,比如,Google的搜索服务当然也很好,但身处中国的“谷歌”并不能等同于位于美国大本营的Google,它受到的限制很多很多。而广泛使用的微软中文版的windows所做的工作只是在已经做好的基础上做些简单的改动;而在安全性方面,他随时可以采取黑屏政策。这种政策既可以用于打击盗版,同时也可以用于摧毁我们的系统,当我们把自己的桌面、软件全部向国外厂商和产品倾斜时,其实也是在把我们的信息安全拱手相让。

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时,要确保信息安全必须多管齐下,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并在市场上予以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国产软件的“安全、可靠、可控”特点,打开国内信息安全的新局面,使其在信息安全的源头上发挥顶梁柱作用。

信息安全,如何加强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断为信息安全保障提供所需要的装备和技术服务。以电子政务为例,坚实的自主信息技术产业是实现国家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的有力支撑。从研发和产业角度来看,我国在自主品牌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针对电子政务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建设,具体而言,提出几点建议:

一、国家对信息技术安全标准和知识产权政策要实施统一的设计、突破知识产权垄断的路径,选择部分核心技术,找准几个关键点进行攻关,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掌握核心专利,从专利优势、标准优势真正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二、民族企业要提高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加快突破发达国家对标准垄断的瓶颈。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及三网融合发展的契机,及早规划新一代网络安全体系架构,掌控网络通信中的主动权,提高对网络和信息的可控性。

四、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公共安全指挥系统和智能交通等方面,研究成果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应加强对这些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加快标准化研究进程,突破核心技的壁垒。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