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贷款买“苹果”:元芳,你怎么看?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武汉晚报》载:武汉办理小额消费贷款服务的供应商近期做过一个统计:从2012年1月至今年2月底,2 万多名武汉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额度超过1.6亿元。这些学生贷款主要是购买新上市iphone手机、ipad平板电脑等。而还贷的钱都是从牙缝里抠出 来的生活费,百人逾期未还款可能留下信用污点。

应当补上财商课

钱兆成 (媒体人):为了按揭买苹果手机,甚至不惜背负上信用污点,这是明显缺乏财商的行为。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财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

然而,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无论是家庭教育、基础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往往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及情商的培养。财商教育似乎成了被教育界遗忘的角 落。由于缺少真正有效的财商教育,人们在理财实践中易于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固守原有的片面认识,一味地量入为出;要么没有主见,跟风消费,不分析自身的情 况就盲目跟进。

学生信贷消费应约束

木须虫(公务员):无序放纵大学生信贷消费的危害早有共识,如近年央行叫停了银行对大学生发放透支额在1000元以上的信用卡。但是,相对于银行的收缩,民间消费金融公司却在授信额度上走得更远,即便是单笔消费首付三成起,透支的额度都是几千元。

他们并不担心学生不还钱,一方面有信用记录的约束;另一方面还可以向学生家长催款。换言之,指向性消费贷款,从某种意义上绑架了学生家长的权益,毕竟学生家长经济压力再大,也不可能为了几千元,不考虑孩子的前途。

大学生虽然已是成年人,但非劳动者的实际,决定了其消费能力的上限,其信用消费亦应给予必要的制约。

贷款消费不是洪水猛兽

杨燕明(记者):我倒觉得,这是挺好的一种举措,也是一种很好地与社会切合的方式。须知,有2万多名大学生办理了担保服务,只有100名违约,换言之, 大多数学生还是量力而行的,这是学生理性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确应走出校园,走出象牙塔,可以说,背债买苹果,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据记者 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背债了是不会跟家里说的,要么自己省钱要么去赚钱,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来还债,都是学生对社会的一种体验。这样与社会切合的形式,能更 早地树立起学生们正确的经济价值观,无疑是利大于弊的。

别伤害了大学生的权利

陈广江(编辑):作为完全行为责任人,他们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是选择省吃俭用“背债买苹果”,还是独立于时尚之外简朴生活,是他们的选择自由,他们也应有能力对此负责。

站在道德的高地对大学生进行横加指责有失偏颇。把社会上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归罪于大学生是不客观的,这颠倒了事情因果关系。

事实上,贷款买“苹果”只是日后贷款买房的一次预演,对学子熟悉社会规则、融入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贷款的压力下,他们自然会有兼职挣钱的冲动,更懂得牙缝里省钱的不易,而不是在象牙塔里成为“书呆子”。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