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堵车,全球缺货!
东莞这个曾经的世界工厂,在几年前被无数人津津乐道过。然而,最近几年,受外部需求疲软影响,制造订单大幅下降,东莞经济持续低迷,大量工厂外迁,即使扎根下来的企业,也面临用工荒。尤其是每年春节过后,很多工厂找招不到人,车间无法正常运转。
日前有消息称,鉴于严峻的经济形势,东莞没有放弃治疗,而是寻求新的解决之道,一边推动“世界工厂”转型——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边增加机器人的使用,用机器换人,缓解用工荒。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表示,东莞已开始大规模地实施机器换人计划。
但是,东莞企业技术含量普遍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来料加工,机器人很难在这些企业普及,“机器换人”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东莞用工较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制衣等领域,要在这些企业推广机器人,一次性成本很高,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用工荒,当地政府就得回答“为什么工人不愿意呆在东莞”这个问题?
将招工难,理解为90后就业思想的转变并不准确。事实上,并不是90后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关键是东莞这座城市的人文关怀还不够,外地人在东莞缺乏归属感。
目前,东莞很多中小型企业不给员工买保险,即便是交了保险,而面临迁移难题。而且,东莞也没有开放教育资源,外来务工子女只能去条件较差的民办学校上学,这让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安全感。
另外,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东莞企业在薪资方面,已经不具竞争力。东莞用工荒的本质,是工人流向其他城市,很多工种,东莞的薪资水平已经被内地超过。这才是东莞当前最大的一个死结,也是必须接受的现实,正视这个现实,提高劳动附加值,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东莞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并未认清现实,之前的两化融合(工业化与信息化)推进并不理想,原因就是脱离了东莞的产业属性。强制性的战略推进,效果并不好。东莞的智能机器人战略,也逃不脱这个问题。东莞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不会一蹴而就,产业环境的改善,人才的引进,任务十分艰巨,脱离这些谈转型,就是空谈。
如果目前的产业与人文环境继续不变,即便是东莞企业用上了机器人,其他工作岗位上的员工工作久了,恐怕也会异化为没有思维的机器人。对东莞政府而言,关键是要转变思想,改善用工环境,筑巢引凤,使东莞成为一个创新的城市,如此东莞才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