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O2O需激发第三方积极性,开放卡包功能
前两日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最受关注的话题焦点依然是微信。在此次大会上,腾讯宣布进一步开放微信,似乎现在的微信正与张小龙的追求渐行渐远。过去两年微信的不作为,证明了腾讯自己独木难支,最终还是需要更多的第三方来撑起微信这艘大船。
时间调到两年前,当时正值微信爆发的高潮期,似乎在当时看起来微信一切皆有可能,在舆论的疯狂鼓吹下,微信也跟着飘飘然,真的以为什么都可以实现。而经过了两年时间的亲身探索,面对残酷的现实,腾讯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下人劳体,中人劳智,上人劳人,微信还是安心做个移动互联网平台吧,劳体劳智的脏活累活就交给第三方去做吧。
事实上,在7月底微信曾发布过为开发者授权的申请条例,这已预示了微信即将全面开放,而正式的开放时刻则留给了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此次会议,腾讯邀请了不少优质的第三方公司到博鳌参会,此举的用意在于缓和之前的尴尬局面,即刻与第三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接下来的微信开放寻找强有力的支持。
在此之前,受制于微信接口管控,第三方在与微信官方的微妙竞争中还得看微信的脸色,日子过的提心吊胆,此前官方推出的微信小店让不少第三方惊出了一身冷汗。另外,官方曾针对不同领域的商家提供了不少标杆合作案例,但第三方没有足够的插手权限,只能眼巴巴的瞅着官方做不起来而价值又巨大的潜在市场。
第三方在与微信官方的竞争中,只能挑选官方暂时还未涉足的领域。例如,前段时间第三方开发商微信生意宝拿下了九阳集团的微信分销商城开发项目,而在卡包的合作上,九阳则是微信6.0版本首个“卡包功能”的官方合作小家电企业。其实,卡包的开发功能大多数第三方都可以解决,只是当时微信还未彻底开放卡包权限,所以只能默认九阳投奔官方。
而此次会议上,微信除了开放了登录授权功能,便于第三方更游刃有余的参与到更多的功能开发中,同时微信还开放了卡包功能。这是个能直接接入到用户的功能,对于商家非常具有吸引力,自8底微信5.5的测试版中亮相就引起了不少商家关注,曾鸣透露微信卡包现在每天有一千家的商家入驻。
卡包的逻辑类似苹果Passbook,曾鸣把微信的卡包比作一个盒子,它把钱包里的卡或者券,用简单的方式装到手机里。卡包是微信O2O的主要工具,为商家提供投放、核销、管理、经营分析的整套 O2O解决方案 ,同时便于用户将电子版优惠券、会员卡、机票、电影票等放到卡包里统一管理使用。
事实上,虽然卡包是现阶段微信O2O的主要工具,官方只提供保存功能,对于卡包背后的业务运营,譬如发放、核销以及各种管理都是由商家或企业自己控制。只要是接入了微信认证公众号的企业、商家就可以申请加入微信卡包。这就意味着,对于第三方来讲,微信卡包潜藏着的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既微站、微商城后又一座微信开放金矿。
在彻底开放授权登录、卡包、扫一扫等功能后,微信基本上已经将全部接口开放给第三方,第三方将不会因接口限制而被束缚手脚。也就是说,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商家对于电商、O2O、支付、CRM等环节的各个功能需求都可以轻松实现,第三方公司不仅不用再看微信官方脸色的与其竞争,同时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空间。
据与会的第三方微信开发商透露,官方彻底开放所有的接口的目的也是为了让第三方去探索微信的发展方向。但我个人理解,微信官方想促进第三方的创新能力来提高微信实用性,同时激发第三方去拉拢更多商户的激情,因为以腾讯的人力资源来看,能应付的了几百万的开发者,但应付不来几千万的商户需求。第三方积极去拓展市场,虽然开发的钱被第三方赚走了,但商户的沉淀才是腾讯最大的财富。
过去两年, 微信O2O 的进展缓慢只能怪自己没想清楚,非要亲自涉足到商家开发阶段,这种脏活累活岂是腾讯能做的了的,微生活、微购物失败是注定的。没有足够的商家,就不能产生足够的使用场景,用户也就不会买账。微信O2O需要激发第三方的积极性,产生“乘法”扩张的效果,而不是依靠自建团队到处做“加法”。
1*10*10*...*10与1+10+10+...+10的结果显而易见。时势造英雄,成熟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要远远比当年的PC互联网市场节奏要快的多,阿里赶上了好时候可以缓慢的稳定发展,而腾讯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挑战阿里商业,就只有那么一两年时间,所以速度一定要快,错过了这个机会让阿里缓过劲来,也就没腾讯什么事了。
微信O2O最多还有一年的先发优势,错过了这个机会,不仅阿里找到节奏,百度的直达号策略同样具有威胁。事实已经向腾讯证明,撑起微信这艘大船还得靠第三方的“水手们”。
PS:微信6.0版本是默认没有卡包出现的,需要领取优惠券之后才会出现这个功能。不过,我刚刚关注了好几个服务账号,尝试领了半天优惠券都没领到,有的商家甚至已经绕开卡包,通过H5页面来提供优惠券功能,可见微信官方的运营能力是多么残缺呀。
本文作者王利阳,亿欧网专家作者;他的微信公号: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微信私号:wly644756798;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