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对话:BAT入局产业互联网的利弊
【编者按】云启资本副总裁冯瑶与晨晖资本合伙人张磊、GGV纪源资本高级投资经理唐传晔参加2018中国 产业互联网 领袖年会上就“投资人如何看产业互联网的投资机会”展开讨论,分享了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如何选赛道、看项目、找到合适的 创业 者等方面的看法,并给创业者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此外,对于 BAT 入局产业互联网,三位嘉宾也从各自的角度作了分析,他们均认为: BAT入局产业互联网,有竞争也有合作,在产业互联网的赛道里,很难一家通吃。同时,由于巨头的入局,大家对产业互联网各个赛道的关注度更大,会吸引更多资金、人才进入,未来可能也有更多业务、流量支持创业公司成长,资本层面大家更多也是合作、共同建设赛道。
以下内容为高峰论坛对话实录,转载自B2B内参。
主持人:首先请三位嘉宾用一分钟时间跟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
张磊:大家下午好!我是晨晖资本的张磊。晨晖资本其实是也算是一个新兴的基金,2015年成立,我们这几年的时间也一直在各个行业深挖,今天的主题是产业互联网,我们也在这个方面聚焦,比如新兴技术在产业的应用以及 消费升级 两个领域做的多一些。谢谢大家!
冯瑶:大家下午好,我相信大部分B2B领域,产业互联网领域创业的企业对我们基金不太陌生。我们是2014年成立的双币基金,我们在技术领域、 企业服务 等相关领域投了蛮多公司的。产业互联网相关领域投资过找钢网、找油网、工品汇、百布、联医等大概七八家企业,很多人听说过。我们基金在中早期阶段扶持一些和产业互联网相关的企业。2019年以及未来三五年,产业互联网对我们基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块,也希望和大家多多合作和交流。
唐传晔:我是来自于GGV纪源资本的唐传晔,我们2000年在美国成立,2005年进入中国,是一家双币种的基金,主要投资轮次是A-B轮。我在GGV也参与了挺多产业互联网方面的投资,B2B领域有美菜网和找油网,SaaS这块有黑狐科技等这些项目。我们基金也是非常看好这个领域,并且在2019年相信会在这个领域加大投资。
主持人:谢谢,我的第一个问题是三位嘉宾是如何理解产业互联网以及这里面所存在的投资机会,首先有请张磊老师分享。
张磊:因为整个产业是为人服务的,人享受、使用互联网也在很快的触及到上游产业链,产业链因为消费者的牵引所以产业链从交付、生产到供应链的过程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我们注意到产业链越短的行业发生的变化越快,产业链稍微长一点可能需要基础知识更多。所以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新一代的新兴技术出现, 人工智能 、大数据这些都是为整个产业互联网向高阶段的发展做一个技术准备,所以我们觉得这些领域,一个是分阶段,我们看投资机会,第一看产业链相对短的行业,技术对他们的改变提升是非常迅速的。
第二个,相对标准化程度比较差,但是行业体量非常大的产业领域机会是最多的,简单说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判断,我们会看整个互联网对产业变化的深度。再就是技术应用对行业带来的提升,我们从这个角度看的比较多一点。
冯瑶:这个问题其实比较大,刚才张老师讲的很好。我理解所有的产业或者所有商品都有供给端和消费端两端,过去几年大家可以看到每天早晨睁开眼和睡觉最后一刻,吃饭、出行、穿衣,消费端所有的场景都可以找到10亿美金、百亿美金的公司为你提供解决方案。但是所有产业对应的供给端,过去十年都是比较缓慢,仍然按照比较传统的路径发展的。
这个就是为什么2015年开始布局产业互联网,其实就看到整个供给端有消费提升的点,以及通过移动互联网有新的方式提高效率的路径,有更多横向对比消费端出现的十亿美金、百亿美金公司的机会。所以这是我们在整个产业互联网就是在一个角度看供给端、生产、设计、制造,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的流通,消费端环节里面有很多机会点。
第二点,刚才也提到消费端可以看到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大的公司。从产业端的角度我的理解也是,各个不同的行业都有类似的机会,所以我们整个云启资本布局的时候都是从各个衣食住行,或者生产大宗,流通产品各个行业角度都会看,我们认为每个行业里面甚至每个垂直细分的商品行业都是有改造和重塑机会的。
唐传晔:刚才张磊总和冯瑶总聊了很多,我简单补充两点,对我来讲产业互联网分两块:一块就是B2B。B2B我们觉得投资的机会有很多过去讲了很多的,有千亿级的市场乃至万亿级的市场,有上下深入的切入,可能前面宋小菜的老总讲超过交易本身,提供更多的价值。
多加一个视角,现在从B2B角度也考虑有没有B2B以后往C端延伸的机会。比如说美菜或者找油网都在往C端或者更下游看更多的机会,这个可能是可以添加的视角,这是我们在看的一个方法论。
另外企业服务方面,如果偏SaaS领域我们非常看重产品,因为我们觉得新一代的创业者在产品和用户的需求方面的把握,我们看到一些新的机会。我们花了非常多的时间理解用户端对产品的理解,这个里面也包括一些2C的基因,所以我们相对来说看了很多2B领域的东西也会加入2C的方法论,这个是我们会额外加上来的部分。
主持人:接下来一个问题,在座各位都投了知名的产业互联网企业,更是接触了大量项目,大家觉得现在产业互联网企业的创业者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同时可以结合自己的机构分享一下,希望可以讲出一些干货来。
张磊:首先说一下我们喜欢什么团队,产业这块和原来我们之前看很多2C互联网不一样,确实需要行业深度,对行业的理解,因为在整个经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积累和人才,所以整个产业发展首先产业需要很深行业背景的创始人,对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对行业整合能力比较强。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对产业互联网的渗透都不像原来的吃干抹净的状态,所有的投资都要控制的,现在更多是参与,不管是医疗和物流各个方面都是参与的姿态,和产业方去合作。
因为很多的创业的成功或者事业的成功不只是资本和技术改变的,而是需要行业很资深的人或者资源支撑,所以我们要看这个行业的一些企业,首先要有足够深的积累和专业能力。所以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行业如果看到一个团队在这个方面的积累不足了,我觉得就要打一个问号,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做好。
第二个,因为我认为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一定是和新技术的使用密切相关的,不管原来看教育也好还是看很多B2B行业也好,单纯通过原来的互联网,发展有一个过程,最早黄页的门户网站,后来做信息的筛选,做了精准的匹配。最后真的能够穿透产业链,从上下游打通,能够提升每个阶段的效率,让客户感觉到效率的提升或者使用你的服务让我离成功更近了。
所以这是一个产业发展的过程,所以现在这个阶段可能行业对技术的理解,对行业存在哪些提升空间也要有自己前瞻性的认识,不只是认为这个行业,技术本身的认识和新的产业方向认识不够,前瞻性不够这也是一个问题。不只是说足够接地气,而且有前瞻性的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对上下游足够的理解,这个也是我们觉得看的比较多的。
所以觉得整个行业,我说这个点就是认为创业团队自身的积累和整个行业效率提升技术上的结合要足够的深刻。
说一点我们认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机会在哪里?原来没有互联网概念的时候,每个企业发展选择的边界是什么?是在于内部交易的成本远远低于和外部商业打交道的成本,我用内部人员的服务,内部部门的协同达到这个目的。新的产业互联网必定是新的要素数字化,达到一个程度就是我使用外部的服务更加的提升我专业化的效率,更加提升自身成功的概率,可能就相当于打破自身行业的局限,而是更多的使用外部服务,其实也促进了很多供应链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个也是他对产业理解更深的表现,大概是这样。
冯瑶:我简单讲一下,可能我们基金,我个人比较偏好有哪些特质的创业者,简单概括四点:
第一点,刚才张总讲到对整个行业有纵深理解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可能这个创业者就是这个行业出来的,这样的人一定在行业里面摸爬滚打过,对行业有什么坑都是比较了解的,也有一些行业资源。第二对互联网行业出来的人,他不是做这个行业的人,但是有一些契机,在这个行业有比较纵深的经验,对行业有一定了解,这个也是很大的加分项。除了对行业的理解之外当然也是要拥抱互联网核心的技术,如果我们一直抱着和传统一样的思路去做可能对行业也没有很大的改造,这是第一点,有行业的经验同时能够开放的对待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第二个有战略眼光和对数据比较敏感的。包括我们自己投的企业和我看到很多企业发展,产业相关,很多供给端的链条比较长的,创业公司从零到一,一到十,一百到一千,每步应该做什么,每步积累什么,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终局,这个需要一定计划性和规划性的,同时有所取舍,以少为多。怎么取舍,怎么做这个步骤需要创业者有一定的眼光和远界,看到战略思路上怎么布局。
对数字敏感,产业互联网的项目和消费端的项目不太一样,产业相关的项目无论是企业服务还是B2B,都比较重运营,重产品属性、运营数据。这个就要创业者对数字比较敏感的,能够看到一些数字的变化趋势或者一些KPI,就大概知道可能大家对产品反馈怎么样,哪些环节需要提高,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比较重要就是希望这个创业者相对带团队打仗的能力比较强,简单来讲就这个人有凝聚力、感染力。我们自己也投资很多各个行业的公司,也可以看到产业相关的企业里面,动不动公司几百人、上千人,怎么能够给大家打鸡血,让这帮人更好的出去跑业务,更好的团结公司,这对CEO凝聚力、感染力要求很高的。
第四点,反而是最重要的点,就是坚韧。我们以前投资的过的企业,找钢网、找油网这样大家觉得是独角兽的公司,但是一路走过来可以看到它的发展历程没有一家公司一直向上的,一定是一个波浪型的发展阶段。需要这个创业者每次在低谷都有坚韧的度过这个低谷期,能够向上发展。对于创业者来说就是一个自身性格上的点吧,我觉得所有创业都是不容易的,但是所有产业方向的公司就是偏运营,所以可能比其他项目更不容易,所以对创业者坚韧这个要求更高,所以上面四点就是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一些点。
唐传晔:两位老师说的很有启发,我自己的答案有两个,一个就是产业互联网创始人全局计算或者开放性上是一个挑战,或者做好是有机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创业者。
第二个是相对对我来说是狼性。稍微解读一下,产业当中从上到下的产业链2B的企业是一步一步去搭的,所以其实要有一个全局观察能力比较重要的。首先要求创始人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判断能力,所以我比较关注和创始人沟通过程中。有的时候我觉得产业互联网的创始人其实对行业理解比较深的,但是很多时候我觉得需要更开放的心态,甚至有时候偶尔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和别人交流包括和投资人交流的时候把信息输入进来,再计算,我觉得能把这盘棋算清楚的创始人是在这个领域里面非常有机会的。
另外一点和冯瑶的观点可能有些不同,其实我会觉得,因为我既投2C,也投一些2B的公司,我觉得2B公司的一些创始人是比较坚韧的,或者我觉得这个是本身就具有的一个内核的东西。2B企业和2C不同,通常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每步都不容易的,因为上下游都有很多竞争对手。我反过来觉得说更多需要一点狼性,有的时候看到一个机会但是犹豫再三,所以在最好的时间点错过了,回头再做成本更高。我认为产业互联网的这些创始人在狼性上面体现更多可能机会更大一点。
主持人:接下来还有问题要问一下三位大咖,当前处在资本寒冬的环境下,如何看待资本环境对投资机构和产业互联网创业者的影响,同时对我们创业者有什么好的建议,分享一下。
张磊: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甚至过去两年的时间,资本对创业者来说都不太友好。我们本身觉得整个市场的格局在发生变化,一方面作为我们来讲过去几年时间,作为投资来讲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资本的带动下,很多企业融到钱,也有一些企业跑出来,但是更多的企业是在一轮一轮融资之后没有更多的融资能力或者没有自己的内生力量锻炼出来,所以遇到资本寒冬就成为一个被淘汰的公司。我觉得这一两年时间抓住行业机会,尤其自己能力打造上面做的很好的公司并不会太计较这是一个寒冬还是一个盛夏,他融资能力依然在,很多机构还是抓住这样一个机会找到这样一个公司。
对我来讲,这一年时间,包括未来一年时间反而是投资好的时机点,而且这个市场更加平衡了。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可能好的优秀的项目对资本非常挑剔,同时资本选择项目的时候非常盲目,确实市场比较白热化,这个时候也是一个回顾的过程,好的项目吸引投资的时候,有很多其他在资本中淘汰的项目都已经退出市场,可能有更大的空间吸引资本。同时对我们来讲可以选择这个项目,是对投资方、融资方更好沟通的时间点。
对于创业来说还是要有自己的定力,扎根到行业内,我认为这个是资本非常欢迎,愿意投资的机会,这是我的看法。
冯瑶:我很同意张总说的,首先资本寒冬不代表大家不投了,只是更谨慎。对公司来讲就是两点:第一个就是修炼内功,你跑的越快,不断投入反而没有时间精力修炼内功,这个时候是一个好的机会。第二个就是资本相对谨慎,可能二八原则更明显,就是头部的企业可能获投依然很顺利,但是尾部的企业相对比较困难,对大家来说就是努力把自己变成这个赛道的头部企业。
唐传晔:我简单说一下,资本寒冬对产业互联网的影响相对来说小一点,产业互联网还是在我们产业当中能够作出我们的价值,并且我觉得从2018年下半年来看,整个行业这块的融资情况还是不错的。我相信2019年会更好,至少我们基金会在这个领域加大投资。
主持人:从投资机构或者投资人角度来看,各位如何看待BAT入局,并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呢?
张磊:BAT对这个市场肯定是非常看重的,其实他一直在布局,对我们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来看,先说反的方面,我们作为产业投资人,有一定产业背景,但是主要还是财务的投资人来讲,投资的难度是更大的。因为BAT确实在资源导入,尤其是产业投资人很多时候非常看重资方有什么资源和背景,对他有什么支持和帮助。这个时候BAT在他们资金池里或者产业背景确实对一些,比如说教育、医疗、金融很多产业方面有很强的支持能力,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和这些BAT大投资人来讲不是一个等量级的。
但是更多领域他其实没有那么强的优势,比如说农业,餐饮的供应链,还有很多我们看其他的工业的供应链,其实他们没有很强的影响或者优势,这个方面可能对我们来讲,作为我们投资人来讲,在某些B2B平台或者某些行业扎根很深,我们对这个行业就是有优势,可以看的很清楚,和投资人站的更平,和创始人站在一条线上看待这个问题,看待企业的发展,可能更加理解。当然这是考验我们所有投资人对行业的理解和对行业投资的深度吧,这是从这个方面来看。
好的方面,BAT的入局对行业有很强的带动力。我们整个产业互联网和技术结合非常密切,和互联网思维结合非常密切,投资人才能把这些技术扩散性很快的扩散到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上,很多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人才加入进来可以更快的带动这个行业发展,对我们投资人来讲也是一个好的外部形势,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冯瑶:我觉得BAT入局也是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资本上入局,加大投资力度,业务上也有一些布局,这个以阿里最为代表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包括BAT这个也是双刃剑,有竞争也有合作。但是我个人有一个观点,产业的赛道里面很难一家通吃,这个可能和很多2C领域不一样,在很多大的赛道至少有两三家公司,而且是头部企业。
所以某种程度上BAT入局其实利大于弊,好的地方明显可以看到,可能2018年下半年腾讯喊出产业互联网的口号以后,整个赛道的关注度变大,可能有更多资金、更多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未来可能也有更多业务支持、流量支持帮助创业公司成长,资本角度大家更多层面也是合作、共同建设赛道。现在这个阶段大家的竞争对手一定不是其他的创业公司,也不是BAT,一定是传统的这帮做生意的人,所以现在都在建设赛道的初步阶段。而且BAT入局对整个赛道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唐传晔:同意前面两位老师的分享,没有太多的补充。但是我觉得其实BAT也是不一样的,每位创业者可以详细了解一下每家的具体情况,我认为是一个正能量的事情。总体上对公司未来融资的方式,选择性以及这个行业的热度,不管是在资源还是人才各个方面都是好的事情,是一个好消息。
主持人:谢谢,我们今天圆桌论坛到这里,再次感谢三位大咖,掌声送给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