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械企业转型的5种死法
【编者按】医改之下,大健康行业的市场格局也在不断变动。不少企业纷纷谋求转型,完成弯道超车,但是同样因为这些转型而走下坡路的不在少数。本文带来相关思考。
本文发于赛柏蓝器械,作者为林延君、沈斌; 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新医改背景下,企业家们都在探讨企业如何转型升级。未必每家企业一定要转型,但是每家企业都必须要升级。企业对转型一定要慎重考虑,因为转型绝非易事,在转型的大浪中,有的企业已经顺利抵达彼岸,有的企业还在转型阵痛期,有的企业命悬一线,有的企业还在隔岸观望。在咨询项目中,我接触不少关于企业转型失败的案例,这里总结医药企业转型常见的几种死法,供企业家们思考。
一、投行业热点投死
有的老总决心很强,投入力度也大,有时候行动力太强也不一定是好事,越是投入大的,可能死得越快。医药上市公司喜欢蹭行业热点,打上概念股的光环来提升股价,但热点不是随意投的,投错投砸就会引火烧身。
当年快消行业的重庆啤酒涉足医药行业,一上来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看上了中国庞大的乙肝疫苗市场,更是投资上亿搞乙肝疫苗这个世界性难题,股价也迎来了连续上涨。但殊不知,各大医药企业都难以攻克的课题岂能轻而易举被行业外企业攻破,经过多年努力,最终不得不承认项目失败,失败后股价上演了“连续9个跌停”的惨案,项目最终只能以100万元抛售。只看到了巨大的市场诱惑,却忽略了自身的能力,这是很多跨行追医药热点的企业通病,重庆啤酒的惨痛教训应该惊醒一批梦中人。
传统企业涉足新兴领域,如果盲目跟风投资,没有详细的发展规划,是很难有大发展的。 现在医药行业的热点很多,例如互联网医疗、精准医疗、细胞治疗、基因诊断等。以互联网医疗来说,就连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也纷纷加码,但布局互联网医疗真的靠谱吗?我认为,互联网医疗依然处在行业探索期,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医药企业不应盲目跟风重度布局。投入太大,一旦失败可能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我曾接触过一家上市医药公司,2015年3000万元增资参股了一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这家互联网企业当时承诺2016年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而实际情况是2016年的净利润只有500万元,与对赌结果差距十倍!九安医疗自2010年开始向互联网医疗转型以来,业绩就像坐上了下行电梯,高昂的研发投入和营销投入导致企业业绩持续性亏损。
二、转型大健康转死
近年来受到云南白药大健康战略的鼓舞,天士力、同仁堂、以岭、马应龙、广药、修正、白云山等一大批医药企业纷纷转战大健康领域。然而转型大健康失败的案例远远比成功的多,大健康这块大蛋糕真不好抢!
为什么医药企业转型大健康容易转死?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
(1)缺乏认识、处处碰壁。 以太极集团为例,该企业曾经是中国的百强企业,风光无限,但过去依靠单一的大产品,主营业务出现了大滑坡。在主业受挫后,太极集团开始转型布局大健康,率先选择了减肥药市场,公司的“曲美减肥胶囊”因含有西布曲明可能增加严重心血管风险而停止销售,太极集团亏损1.72亿元,转战水市场,推出的高端保健太极水销售惨淡,当年立下五年实现100亿元的目标成了泡影。之后又转战虫草市场,全新打造的虫草项目业绩持续亏损。太极集团的大健康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2)耐心不够、急于见效。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培育周期的,但企业家们在转型大健康时,仿佛急于打破这一规律,投入人力、财力,干了一段时间,没有预期的结果便开始动摇,这也与目前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采取费用核算式的管理方式有关,缺乏预算管理的思维,结果是新产业往往胎死于培育期。
(3)用旧产业模式复制新产业。 无论企业做得大小,企业家基本都有自己的成功哲学,无法跳出传统的战略思维去审视大健康,都习惯用过去的成功经验复制新产业,典型就是工厂思维、做新产业,首先投资的就是厂区,动辄上亿,少则几千万,新产业的驱动力始终没有掌握。企业的战略规划还应借助外脑智囊共同制定,规避转型过程中的风险。
三、被忽悠死
有些医药企业在现有领域发展遭遇瓶颈时,往往会把目光投向高回报的创新药领域,期望能转型成为创新型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涉足新药研发时间较晚,研发实力薄弱,寄希望科研大咖能帮助企业迅速转型,因此高薪聘用了很多科学家。但有的科学家缺乏企业家思维,个人研发能力强却少有产业化的经验,研发立项全凭兴趣,上了很多新项目,引了不切实际的技术,企业砸了不少钱,新产品上市却遥遥无期。
我们服务过的国内某抗生素企业,这几年受到“限抗”政策影响被迫转型,启动了创新研发战略。百万年薪聘请了行业知名科学家作为公司首席科学家,同时引进百余名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领军人才,组建了庞大研发团队。在创新小分子和生物药领域立了几百个新项目,每年研发投入超过6亿元,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新产品上市。
这种投法有点赌博的味道了,把企业的命压在不可预测的项目上,这个赌注有点大。企业现在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不继续投前功尽弃,接着投,结果遥遥无期。还有一家企业看中单抗领域,想借助单抗产品转型成为生物制药企业,高薪聘请了多名海归科学家,布局了很多单抗项目,十多年也没有一个产品出来。这些企业转型过程都过度依赖科学家,新药研发布局过多,投入过大,对企业主营业务和现金流产生很大影响。
我认为对于自身研发基础薄弱的企业而言,不应走恒瑞、齐鲁等传统研发老路,老路难走。可惜的是,仍有众多企业还在重资产布局研发项目和团队,企业受制于研发投入而无法自拔。我们一再推崇新的研发路径是轻资产的发展模式,以研发管理为轴心,研发尽可能外包,前期通过项目转化实现自我供血,后期通过研发项目产业化,实现对外输血,最终将研发中心由成本中心变为盈利中心,这才是创新研发战略转型之道。
四、被主营业务拖死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古老的谚语想必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的产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们常常忘记了这句忠告。
近几年,有两类企业因受制于主业不佳而寻求新产业转型的:一类是过去是传统行业出身;另一类自身就是医药企业。它们基本都受制于主业经营困境,开始谋划转型,甚至不惜集中企业所有资源转型新产业。新业务在盈利之前需要持续性地“供血”,如果企业主营业务不稳健、根基不牢靠,新业务还没起色就被主营业务拖死,企业转型失败是必然结果,严重的还将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这部分企业走得急,也死得快。
例如国内某家原料药生产企业,前两年制定了“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战略,想要实现从原料药向制剂的转型。但是该原料药企业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受到环保监管高压,原料药主营业务业绩出现很大波动,制剂新业务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反而成了“烂尾工程”。
五、摊大饼式扩张撑死
贾跃亭的乐视成了2017年关注的焦点,事实再次证明,凡是盲目多元化扩张,很容易走向失败。求大是所有企业共有的心态,医药行业中也有不少像贾跃亭这样具有野心的企业家,不少像乐视这样摊大饼式扩张的企业。前期发展顺利就飘飘然,盲目追求多元化,贪大求快,机会主义色彩浓厚,任何行业热点都不放过,任何的产业机会都想抓。收购一大堆企业,业务战线拉得过长、摊子铺得过大、钱花得过快。
企业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管理体系跟不上扩张的速度,无法有效整合资源,人才储备也不足,最终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竞争力急剧下降。如此暴饮暴食一定会消化不良,最终也难逃赔本甚至破产的惨局。
我们再从全球视角看, 跨国医药巨头近几年都采取了收缩战线的策略,纷纷剥离非核心业务资产,聚焦又成了跨国药企的新战略。 再来看看国内的医药百强企业,没有几家靠多个产业实现规模效益的。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成功的企业已经给了我们正确的产业发展路径,聚焦下的相关多元产业发展才是正确之道。
医药企业转型升级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转型成功绝非易事,我们在总结成功标杆企业的同时,更应该总结那些转型失败的企业,它们的惨痛教训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深思。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或许已经走在了企业转型的道路上,没有充足的准备和可落地的转型方案,极有可能转型失败,甚至被判出局。转型不易,且行且珍惜。
往期文章推荐:
盘点了华南281家医疗企业后,我们发现有两个赛道值得创投圈关注
面对万亿元养老市场,如何成为种子选手?
美年健康拟出资2200万美元认购艾迪康5%股份,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
“流感一哥”东阳光药2018上半年营收14.8亿元,可威占比91.3%
康惠制药收购新高新药业51%股权,加码西北市场开拓
中央“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大健康行业将迎来哪些新机会?
“健康中国2030”的政策定调,直接推动了万亿级市场的不断扩张。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为大健康产业指明了方向。科学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费等一系列细分赛道上,不断涌现出创新者的身影。新风口之下,如何把握机会进而弯道超车?大健康投资又该怎么找到好项目?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国贸大酒店, 2018亿欧创新者年会【大健康创新者论坛】 特开免费报名: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