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传统的“小农思维”企业必死
辞旧迎新之际,人们喜欢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过去的一年。
对于零售业,2014年的关键词倒是鲜明,它们是:O2O、移动支付、 大数据 、移动互联网。以上提到的词都与互联网有关。所以如果为2014年仅选一个关键词,就应该是“互联网思维”了。
关于互联网思维,百度百科是这样定义的:“ 互联网思维 就是在(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这个定义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因为“互联网思维”这个词本身,据说就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先生提出来的。
估计从字面上,大家都能看懂这个定义。遗憾的是,看懂和会用完全是两码事。更遗憾的是,基于童话般成功案例,很多人将“互联网思维”读懂为“快速提高销售思维”,或者干脆“一夜暴富思维”。
那么,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思维?先不管是什么思维,可以肯定是:乔布斯、马云、雷军的经历恰恰证明,他们不是一夜成功。用马云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些马上可以挣大钱的好事是轮不到我们这样草民的。我们现在做的,是为了十年后可以挣钱。
可见,硬是把他们的成功归结于互联网思维,不仅荒唐,而且可笑。因为当时根本就还没有今天意义的互联网,何谈思维?
任何一个新技术的产生,都必然会带来与此相适应的思维。
比如,蒸汽机的诞生和电力的广泛应用就有了工业化思维;计算机的诞生就有了信息化思维;网络和智能终端的诞生就有了互联网思维。自耕小农生产方式时代产生的,就是小农思维了。
工业化思维的突出特征是:系统,标准,规模,公共。
信息化思维的突出特征是:系统,标准,规模,公共、精细。
互联网思维的突出特征是:系统、标准、规模、公共、精益、移动、透明、个性。
不难看出, 互联网思维的基础是工业化思维和信息化思维,或者说互联网思维是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对工业化思维和信息化思维的逻辑延续 。
进一步追问:应用和发展新技术的原始动力到底是什么?回答这个有点哲学味道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提高效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降低价格,改善服务,进而达到提高销售的目的。这几乎是中外所有成功企业或企业家之所以成功的宝典。苹果、联想、阿里巴巴、小米、沃尔玛、德国ALDI、等等,无一例外。任正非说过: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华为成功了,而且举世瞩目。这才是马云雷军们得以成功的思维,也是互联网思维的基础所在。
遗憾的是,我们许多零售企业仍然用传统的“小农思维”来看待新事物。比如应用新技术首先是为了提高销售额,互联网自然也不例外。一味提高销售额的最终结果是提高了零售价格。当互联网挟携价格透明化浪潮席卷而来时,我们零售实体店销售额不下滑才怪。试想,如果,通过应用先进科技,把提高效率、杜绝浪费所节约出来的成本让利给顾客,我们的零售价格还会那么高?网商对西方发达国家实体零售业造成的冲击远小于我国,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仔细研究我们零售业现在面临的种种困难,比如管理效率极低、浪费极大、成本极高等,都是 小农思维 所致。小农思维的突出特征是,只顾自己、急功近利、肥水不流外人田。还把这些奉为是天经地义,不为耻,反以荣。这就是为什么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小农思维来对待的原因。这样的例子很多。在此,不妨列举几个:
一方面;人工时效极低;另一方面,总是想增加人手。何故?人多好种田。
看得见的浪费拼命节约,看不见的更大浪费随便挥霍。何故?只顾眼前。
把加强管理,等同于加强销售。何故?急功近利。殊不知,管理的根本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以为有了先进的硬件,就等于有了先进的管理。工作中笔者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很多企业花大钱买了PDA,却仅用于几个功能,而且这些功能还相互孤立。其结果,不仅没有提高管理效率,反而额外增加了管理新设备的工作。其实,用小农观念来运用先进硬件,就好比在巴掌大的自留地里开拖拉机。既劳命,又伤财。
所以,对于我国零售来讲,不克服小农思维那些企业必死,而克服了小农思维的那些企业未必就一定能活。这就要看,企业是否能成功完成由小农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型。阿里巴巴、小米、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等,就是这种成功转型的杰出代表!
其实,“互”、“联”、“网”这三个字义本身,就是对小农观念的完全否定。你要想“互”,就不可能只顾自己;你要想“联”,就不可能只看眼前;你要想“网”,就不可能“肥水不流外人田”。本文开始引用的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也只不过是对这三个字进一步的诠释而已。顺着这个定义的思路,我们再来讨论以下几点:
1、互联网思维下的市场。市场的核心因素之一是零售价格。通过互联网,商品价格越来越透明。换句话说,商家必须放弃之前的高毛利润政策。通过信息精益化管理,来大幅度高效率、节约成本,给降价腾出空间,进而重新赢得顾客对实体店价格的认同。
2、互联网思维下的供应商。厂商及供应商与顾客见面的渠道不再仅仅是零售实体门店。通过互联网的短路,生产厂商甚至直接可以与最终客户触电。所以实体门店作为上承厂商、下启最终顾客的优势地位将会越来越弱。只有把双赢的理念落实到实处,才能与厂商结成真正的商业生态链,才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才能重新赢得客户信任和未来。
3、互联网思维下的顾客。中国有句老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以此来证明秀才们有学问。就这个意义而言,如今的顾客个个都是秀才。因为,顾客不出门,便知天下货。不仅如此,顾客不出门,还可买到天下货。所以,以前我们把顾客奉为上帝, 那是因为上帝虚无缥缈,其服务挂在嘴上就可以了。现在,需把顾客视为婴儿。因为父母对婴儿的服务,才是真心实意的服务。只有这样的服务,才能建立起与顾客牢固的信任关系,正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信任关系一样。
4、互联网思维下的实体店。千百年来,不管朝代如何更迭,人们始终前往寺庙朝拜,那是因为供奉的菩萨始终没变。其实,零售实体店很类似佛教寺庙。只是这些年来,我们实体店里供奉的不再是老百姓真实需求,而是供应商。那个供应商付的钱多,那个就可入店当佛。所以,在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商业环境下,人们不愿意进店拜供应商,理所当然!因此,不管零售实体店愿不愿意,现在必须是把老百姓的真实需求重新请回来供奉的时候了。
可见, 所谓互联网思维给商业带来的变化,并不是如何应用眼花缭乱的各种高科技,而是回归商业的本质。那就是提供顾客确实需要的、质高价低的、售后服务放心的商品。不管是商业形态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
过去的一年里,尽管人们对互联网思维有着各种各样的诠释,有一点似乎公认:实体店占市场的份额最多会萎缩50%,但不会消亡。现在的问题是谁将会成为那50%的幸存者?是那些满身披挂互联网技术、满嘴互联网新词和理念,但依旧是小农观念脑袋的企业家?还是在互联网这个新的环境下,仍然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改善服务,作为企业唯一生存出路的那些人?
答案不言而喻。
在新的一年,您将会用怎样的思维来看待“互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