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Q1中国创投报告丨融资数量跌近40%,大额融资“救市”
文丨吴慧玲
编辑丨贾萌
2020年的开始比往年更难一些。中国创投市场饱受寒冬、疫情的考验。细究2020年Q1诸多大型融资背后,投资机构已经更加专注和谨慎,投资数量收紧、专注热门赛道。
对比2019年同期,产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硬核科技等领域,无论在投资机构的专注度上,还是近两年的融资数量上,都表现出稳定领先态势;而与生活相关的娱乐、传媒等偏C端服务行业,投融资次数则有较大幅度的缩减。
为更好地展现行业发展变化,亿欧统计了中国2020年Q1和2019年Q1的投融资事件。同比两组数据可以发现,2020年融资数量明显下滑,融资总额也有所下降。
接下来,将根据亿欧统计数据,以中国视角呈现一级市场的投融资走向。
(本文汇率按照:1美元=7人民币、1港币=0.9人民币计算、1日元=0.07人民币计算)
总况篇:融资数量跌38.99%,融资金额涨46.76%
截至2020年3月31日,2020年第一季度共发生融资事件614起,融资总额约1373.79亿元人民币。同比2019年,
亿欧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融资数量从去年1008起下降至614起,融资总额也从去年1617.50亿元人民币下滑至1373.79亿元人民币。
从具体的融资事件看,2020年融资总额呈现下降趋势,大额融事件仅发生两起:贝壳找房D+轮融资24亿美元、蔚来汽车战略融资145亿元人民币。两起事件的融资总额约313亿元人民币,占2020年总融资额的19.35%。
需要指出的是,
其中,房产、文体娱媒、生活服务降幅位居前三,分别为64.71%、63.43%、50.52%;硬核科技、产业互联网、家居幅位居后三,分别为22.12%、23.17%、30.77%。除此之外,其余行业的融资数量减少幅度均在30%-40%左右。
2020年Q1产业互联网行业以126起的融资数量保持领先优势,医疗健康、硬核科技分别以106起、88起紧随其后;而从2020年Q1的融资金额看,汽车行业则以265.4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总额排在第一位,房产、硬核科技分别以253.30亿元人民币、225.28亿元人民币位居二三位。
其中,A轮阶段(包括Pre-A轮、A轮、A+轮)占比33.98%、天使轮及其以下占比15.12%、B轮阶段(包括Pre-B轮、B轮、B+轮)占比15.28%。
期间,C轮阶段(包括Pre-C轮、C轮、C+轮)及以上投资共发生交易52起,占比8.46%;战略性投资共发生交易166起,占比27.04%。
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A轮阶段融资同样居于首位占比达38.19%,其次为天使轮及其以下占比21.92%、B轮阶段占比14.68%。期间,C轮阶段及以上投资共发生交易97起,占比9.62%;战略性投资共发生交易157起,占比15.58%。
其中,亿美元级别融资交易案例18起,融资规模达530.77亿元人民币,占总规模的22.40%;亿元人民币级别融资交易案例131起,融资规模达1656.85亿元人民币,占总规模的69.80%。
大于等于10亿元人民币融资事件28起,总融资规模约1925.89亿元人民币,平均单笔融资约68.78亿元人民币。
除此以外,小于10亿元人民币且大于等于1亿元人民币范围内的融资发生108起,总融资规模约318.05亿元人民币,1亿元人民币以下交易案例479起,总融资规模约129.85亿元人民币。
相比2019年同期,大于等于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融资数量较为稳定;1亿元人民币及以下融资数量有大幅下降,同比减少42.63%。
行业篇:“突围”的ToB企业,“落寞”的C端市场
,此三个行业的融资总额为744.01亿元人民币,占比中国创投市场54.16%。
其中,硬核科技行业融资金额增长142.36亿元人民币,涨幅最高171.86%,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机器人、芯片、通讯等领域;房产行业融资金额增长92.22亿元人民币,涨幅57.25%位居第三位;汽车行业融资金额增长63.62亿元人民币,涨幅31.52%位居第四位。
相比,2019年同期中国创投市场则多聚焦生活服务、医疗健康、汽车等领域,硬核科技、房产等领域并未体现融资优势。
2020年同期中国的创投市场中,生活服务、文体娱媒、物流等领域则显得有些“落寞”,融资金额回落较为明显,总计下降约407.48亿元人民币,降幅占13个行业下降总额的69.49%。
,同比2019年融资数量变化是13个细分行业中最小的三个领域;而文体娱媒、生活服务、医疗健康领域则是13个行业中融资数量变动最大的三个领域。
与文体娱媒、生活服务受融资数量影响、融资总额走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医疗健康的朝阳依旧,该领域融资总额仅减少4.73亿元人民币。
从2020年Q1的614起融资事件的单笔融资额看,,其次是产业互联网和硬核科技。融资金额单笔超10亿元人民币,也是医疗健康行业7起,其次硬核科技、汽车行业均为5起。
从13个细分行业近两年的融资情况看,C端市场的投融资步伐在逐步放缓,B端市场的投融资机会开始显现。在高新技术闯天下的时代,数据化和智能化的建设都或将成为各行业崛起的新机遇。
以相对新技术的硬核科技领域来看,不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融资金额都在2020年都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反观房产、文体娱媒、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弱的行业,2020年的投融资频率均不太理想。
投资篇:投融资市场偏冷,投资巨头各有所爱
从2020年Q1投资机构的参投数量看,第一季度资本市场投资较为活跃的4家腾讯投资、红杉资本中国、毅达资本、高瓴资本均发生10次以上投资。
亿欧数据显示,在614起投融资事件中,参与投资3起以内的投资机构数量为603家,占比49.02%,体现出
从亿欧数据统计看,2020年Q1参投数量TOP24投资机构的赛道看,在181家被投企业中,产业互联网、医疗健康和硬核科技领域共发生116起,占比64.09%,其次是生活服务、餐饮、金融、教育领域,分别占比11.60%、5.52%、4.97%、4.97%。总体而言,家居、能源制造、房产等赛道明显偏冷,资本关注度较低。
24家投资机构中,投资较为活跃的前三家机构腾讯投资、红杉资本中国、毅达资本更“偏爱”前沿产业互联网和硬核科技;活跃紧随其后的三家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启明创投、IDG资本则较为“喜爱”朝阳产业医疗健康。
榜单篇:单笔融资额约达1亿美金的TOP企业
总结来说,虽对比2019年同期,中国2020年Q1整体投融资数量和融资总额均有所下降。
除去恒丰银行1000亿元人民币大额战略融资的特殊事件,中国创投市场的资本在寻找投资标时变得更为谨慎:在保持原有关注和优势领域的同时,加大对现有热门行业的投资。
在2020年Q1参投TOP24的投融资案例企业中,不乏贝壳找房、猿辅导、云扩科技等企业的频繁出现。一方面,这些企业发展态势利好当下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资本可以从中求得较高的回报,互利共存。
在亿欧梳理的2020年Q1大额融资榜单中,
该榜单主要以一级市场融资为主,剔除了多数二级市场的战略性投资,也保留了极个别的IPO前融资信息,仅供行业人士参考。
【备注】
1) 未透露融资金额如何计算:
未透露:A轮以下(500万元);B-C轮以下(1000万元);C轮以上(3000万元);
数百万人民币:A轮及以下(200万元);B轮及以上(500-800万元);
数千万人民币:C轮以下(2000万元);C轮以上(5000万元);
数亿元人民币:A轮以下(1亿元);B-C轮以下(1.2亿元);C轮以上(3亿元);
数亿港元(以1元=0.88港元计算):1.5亿港元;
数亿美元(以1美元=6.9元计算):B轮及以下(1.2亿美元);C轮及以上(1.5亿美元);
数千万美元:C轮以下(2000万美元);C轮以上(5000万美元);
数百万美元:A轮及以下(200万美元);B轮及以上(500万美元);
数十万美元:40万美元;
亿欧智库以相较客观公平的方式来预测融资金额,不代表实际融资额,仅作参考。
2)行业分类标准:
亿欧智库此次分类结合 亿欧网各行业频道 关注点进行拆分,主要分为以下金融、房产、汽车、硬核科技、医疗健康、教育、产业互联网、家居、物流、文体娱媒、生活服务、餐饮、能源制造13个行业赛道。
其中,硬核科技包含且不限于人工智能、5G/通讯、芯片、AR/VR、航空航天等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包含且不限于云计算、大数据、B2B、网络安全、供应链等细分领域;生活服务则主要包括酒店旅游、购物电商、婚庆家政、法政社交等细分领域;能源制造则主要包括化工原料、节能环保、轻工制造等细分领域。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吴慧玲。转载或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