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业务:即便早已一片“红海”,亦不得不跳
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银行卡、信用卡被公认为在未来将会消失于金融行业中,于是一些中小银行便贸然决定短期内放弃银行卡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特别是对于具有一定门槛的信用卡业务,中长期来看这个判断笔者也较为认同。
但对于商业银行经营而言,“中长期有多长”是一个人云亦云的时间界定,当时间界定比较模糊、战略选择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时,需要思考并反思导致这种战略误判的真正原因,我们不能仅局限于模糊的认知便作出与市场相背的判断。事实上,创新的持续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抛弃,起码从目前多数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上述观点很难站得住脚。笔者的观点是,没有银行卡、信用卡等传统业务的根基铺垫,很多业务创新也仅仅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没有创新的推动,传统业务也只是水面中摇曳的浮萍,无法支撑进一步的繁荣。
一、银行卡、信用卡等传统业务对 中间业务 收入的贡献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明显提升
2018年多数银行利差收入增速喜人,中间业务收入也保持相对不错的增长, 但多数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主要由银行卡及信用卡等传统业务收入来贡献,特别是对于一些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降的银行而言,银行卡、信用卡业务的优势更为明显 。我们选择20家主流上市银行(包括国有大行5家、股份行9家、城商行6家),对其2018年的中间业务收入结构和增长动力进行分析。
对于拥有客户优势的全国性银行而言,其客户优势在2018年进一步得到体现,并推动其传统中间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银行卡及信用卡业务在全国性银行中的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2018年,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在内的全国性银行,在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上几乎体现着共同的特征,也即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几乎无一例外地出现萎缩和下降,而银行卡、信用卡等手续费收入大幅增长,多数增幅在20%以上。此外,除银行卡、信用卡等手续费收入外,结算型业务增长也很迅猛。
(二)对于特征上可能更接近城商行的浙商银行而言,其客户优势并没有那么明显,2018年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依靠国际结算和债券承销两类业务。
(三)从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看,全国性银行相对也比较丰富,虽然银行业务占主要位置,但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结算型业务、投行业务、 代理业务 均有一定地位。
虽然和全国性银行相比,城商行的客户优势没有那么明显,但我们从6家城商行2018年年报披露的信息中,依然可以看出 上海银行和宁波银行的银行卡、信用卡手续费收入占比在30%以上,江苏银行和徽商银行分别在15%以上,这应该算是城商行中客户数量相对较多的几家银行 。
当然, 对于更多的城商行而言,银行卡、信用卡的贡献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主要依赖代理业务(这里的代理业务包括了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也有一些银行2018年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动力来源于担保承诺业务、国际保函业务等等 。
二、多数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程度远远超出预期,中小银行也不例外
从2018年披露的信息来看,最近几年多数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的重视程度是远远超出市场预期的,一些中小银行也呈现出这种特征。这里我们尽量用较少的定性语言,而主要以公开披露的数据进行论证说明。
(一)全国性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仍在放量增长、中小银行也并未停止努力步伐
1、 2018年,多数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仍然保持着非常快速的增长,大部分股份行的增速在30%以上,而国有大行的信用卡发行量也多在两位数以上 。需要知道得是,这些全国性银行的规模、业绩等指标一般为个位数,这种情况下信用卡能够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基本可以说明全国性银行对于信用卡的重视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大幅上升。
2、对于城商行而言,这个结论也成立。2018年,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徽商银行的信用卡累计发行量同比增速分别高达34.80%、16.47%、40.55%和11.92%,一些优质城商行的信用卡发行量已经是百万级别, 即便如在过去并不怎么重视零售业务的南京银行目前也拥有33万张信用卡发行量(2018年增速高达40.55%) 。
3、除信用卡发行量大幅增长外, 各家银行的信用卡消费额也在保持着快速增长,部分银行的信用卡消费额增速高达50%以上 ,如兴业银行为53.30%、浦发银行为51.42%、平安银行为76.10%以及浙商银行为176.02%。
而中小银行虽然没有公布这个数据,但从规模上看一些银行已经取得不错成效,例如徽商银行与上海银行的信用卡消费额分别已经达到3548亿元和1087.20亿元。
(二)信用卡透支和消费贷款一样,在 零售贷款 中的地位均显著提升并备受重视
信用卡透支是零售贷款的一个类别,与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与住房按揭贷款等共同构成零售贷款。
1、 对于国有大行而言,信用卡透支占其零售贷款的比重约在10%之间,加上个人消费贷款之后比重约在15%附近,这主要是因为国有大行的按揭贷款占比往往较高 。不过从2018年信用卡透支的增幅来看,信用卡的地位提升较为明显。
2、 对于股份行而言,信用卡透支占其零售贷款的比例多数在30%附近,较高者主要为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与光大银行 ,而如果将信用卡与消费贷款统一进行计算的话,则在股份行中这两项占零售贷款的比例约为40%以上。
3、 对于城商行而言,虽然信用卡透支的占比没有股份行那么高,但其重视程度也能从数据看出 。2018年,宁波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占其零售贷款的比例为21.61%,在城商行中处于最高的位置,而将其与消费贷款结合在一起会发现,宁波银行的零售贷款中,约有84%为个人消费贷款。
此外,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的零售贷款中,也分别约68%和26%由信用卡透支和消费贷款构成。特别是,2018年,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以及徽商银行的信用卡透支额增幅分别高达24.60%、36.87%、48.86%和46.49%,便可以说明中小银行对信用卡业务也是非常之重视。
三、主要结论
(一)商业银行中收业务必须坚持“传统是根基、创新是引擎”的两条腿战略,高度重视银行卡、信用卡、结算等传统业务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构成经历了一些历史演变,从前面银行的具体分析来看,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结构上差异较为明显。 据银监会统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已经涉及9大类500多个品种。而近两年以来,由于监管政策的趋严,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代理业务收入有所萎缩,诸如银行卡与信用卡等传统业务开始成为大部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推动力 。
这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战略上屡屡被地方性银行摒弃的银行卡、信用卡手续费业务正在成为推动全国性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的最大动力,而银行卡、信用卡手续费业务贡献较大的全国性银行在结算及清算等业务也获得了可观的增长,二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为支撑作用。因此, 虽然中间业务收入某种程度是创新业务,但对于地方性银行而言,仅仅依靠投资银行、代理等业务显然难以保持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稳定,必须坚持创新与传统两条腿走路的战略 ,以传统业务为根基,以创新业务为引擎,在不断拓展投行业务、托管业务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银行卡、信用卡、结算等传统业务的发展。
(二)信用卡业务本质是 消费金融 业务,承载着消费金融更为 细分领域 业务拓展的职能
一些银行在进行零售分类时,会将信用卡业务与个人消费业务融合在一起,统一归为消费金融业务。 事实上,信用卡业务本质上就是消费金融业务,其与消费信贷相互补充 。
而和一般消费信贷业务相比,信用卡业务的覆盖面更广,其更像结算型的消费金融业务 。因为一般消费信贷资金的使用往往会有某种特定的用途,且这种用途事先是可以被明确预知的。
但对于信用卡而言则并不完全如此, 信用卡的使用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它是借记卡和消费信贷的结合体,是结算型业务和消费型业务的综合,可以无处不在。 这种情况下,信用卡业务覆盖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和细化,其承载的交易额也更容易放量增长。也即某种程度上而言,信用卡业务是结算型业务和消费型业务的综合体,是零售业务的流量体现,其对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也具有明显的稳定性,这是一般消费信贷业务所无法比拟的 。
(三)信用卡业务虽然是红海,但对中小银行而言,亦不得不跳且不如早跳
经过20年的发展,信用卡业务虽然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在逐步提升,但已经成为一片红海却是共识,例如,2018年20家上市银行的信用卡发行量合计达到10亿张,而国有大行中有4家的信用卡在1亿张以上,而全国性股份行的信用卡发行量也多在1000万张以上。 但是对于中小银行而言,即便它是红海,可能也是不得已的选择,特别是我们看到一些优质城商行的信用卡发行量已经在100万张以上(上海银行已经超过300万张) 。这主要是因为, 信用卡业务是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的联结线,是结算型业务与消费型业务的润滑剂,更是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户落脚点 。事实上,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消费金融业务的拓展不仅仅成于较高的性价比,更重要地在于积累客户,但消费金融积累客户依赖的条件较多,且主要以存量经营为主。而积累客户的最重要路径仍然是需要依靠 流量经营 ,这刚好是信用卡业务的本质 。
因此,当我们将零售业务的本质归于客户经营、流量经营时,那么介入存量经营与流量经营之间、结算业务与消费业务之间的信用卡业务,便成为中小银行拓展零售业务的必然,仅仅依靠消费金融业务不够。
所以我们看到, 全国前十大城商行中,信用卡业务相对较弱的杭州银行,在其2018年年报中明确提出,“要弥补信用卡业务短板”,而近年来业务相对比较平稳且不错的浙商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均有相应的战略选择 。
(四)信用卡业务的本质决定了其逾期率和不良率要高于一般零售贷款
由于信用卡业务介入存量经营与流量经营之间,因此其逾期率与不良率往往要高于一般零售贷款,这一点应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但也正是由于信用卡业务更接近流量经营,其资产质量问题往往能够得到控制,逾期率和不良率一般不会超过一定限度。我们选取了20家上市银行中有公布信用卡不良率的11家银行。可以发现,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在1.50%以上,高于零售贷款的整体不良率。
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的理想境界是什么?是银行即服务。
2019年6月14日,亿欧智库研究院将在“2019丨全球新经济年会·金融科技峰会”上发布《 2019开放银行与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 》,深度解读金融科技赋能开放银行的融合与落地应用——上海·虹桥·世贸展馆邀您见证!抢票链接: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818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