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贝尔药业即将登陆科创板,加大研发能否打破“一药打天下”的局面?
亿欧大健康4月7日消息, 近日,证监会按法定程序同意两家企业 科创板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其中一家便是成立近20年的江苏 吉贝尔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吉贝尔”)。
2001年,吉贝尔在江苏镇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成立,2014年完成完成股份制改造后正式运营。据吉贝尔官网介绍,该企业主要从事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制剂、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目前,其现有在册产品115款,具备片剂、硬胶囊剂、滴眼剂、凝胶剂、乳膏剂等多个剂型产品和原料药的研发、生产能力以及中药前处理及提取能力,形成以利可君片、玉屏风胶囊、醋氯芬酸肠溶片、尼群洛儿片等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多元产品系列。产品功能覆盖提升白细胞、增强免疫力、治疗关节疾病、抗高血压、抗眼部感染、治疗支气管炎、保护肝功能等多个治疗领域,并正致力于研发治疗郁郁症、肿瘤、胃病等其他疾病的药物,以满足市场及临床的需要。
吉贝尔主要产品。截图自招股书
不过, 看似布局广泛,吉贝尔仍然无法摆脱外界对其单品结构单一的评价。仅是升白药物利可君片就为该公司贡献了超过七成的收益。而作为一家医药研发企业,吉贝尔在研发投入上的表现更是被“销售费用”抢了风头 。
研发投入远不及销售费用
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16~2018年,吉贝尔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4.44、4.52、4.85亿元,2017、2018两年同比增长率依次为1.78%、7.22%;而净利润则从0.77亿元上升至0.96亿元。其中,2017、2018两年同比增长率依次为-0.31%,24.88%。
2016年-2018年,吉贝尔药业研发费用依次为1675.09、1713.97、1959.66万元,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7%、3.79%、4.04%。相较于占同期营业收入比重高达51%的销售费用,这一研发费用投入占比显得颇为“逊色”。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吉贝尔的研发人员也仅有100人,占比近11%,其中有6名核心技术人员,而营销人员则有452人,占比近50%,研发人员不及营销人员的1/4。
而其拉动业绩的主力军——利可君片,则已经是有38年的老药。据媒体报道,利可君片是用于预防、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化药制剂。1982年便按新药获批生产,但受限于当时的政策,该产品未取得新药证书。 近些年,利可君片对公司营收的贡献不断上升,2019年前三季度已超过74%。
截至目前,吉贝尔也是国内外利可君原料药的独家生产企业。承包了利可君片生产和销售的吉贝尔,短时期内便在口服升白化药领域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加上醋氯芬酸肠溶片、玉屏风胶囊、尼群洛尔片和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吉贝尔这五款产品贡献了其超过95%的销售占比。
不过,相比利可君片,作为吉贝尔目前唯一的国家一类新药的药品——尼群洛尔片却表现平平。该药于2009年1月便已获批上市,其同期销售收入仅占同期营业收入4.69%。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物制剂逐渐成主流的当下,利可君片亦无法持续风光。市场被挤占的风险,仍是吉贝尔需要担忧的。
多款 氘代药物 在研
现在, 过度依赖利可君的吉贝尔,将目光放在了肿瘤类、精神障碍类、心血管系统类、消化系统类等重大疾病领域,以谋求加快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新方向。
招股书显示,吉贝尔将按照募投项目的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加大研发投入,配合外界临床机构积极推动抗抑郁药JJH201501及抗肿瘤药JJH201601顺利完成临床前研究及各期临床试验。在研发中心建成后,公司将加强研发技术平台的建设,建立满足各项新药筛选的试验场地,提高新药的预研能力及开发效率。
以复方制剂研发技术、氘代药物研发技术、脂质体药物研发技术为支撑,吉贝尔构建起了研发技术平台,开启了一系列创新性药物的研发工作。目前,吉贝尔有7款产品在研,包括抗抑郁、肿瘤药、糖尿病等治疗领域在内的6项化药及1项中药。其中三个药物为吉贝尔利用其氘代药物研发技术研发的药物。而这也是吉贝尔在上的一个尝试。
自氘代丁苯那嗪在2017 年 4 月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氘代药物后,中国目前尚未有氘代药物获批上市,各生物制药公司对于氘代药物的研究均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而在吉贝尔的7个在研药物中,氘代药物便占据近一半,分别为JJH201501、JJH201701、JJH201801。
其中,抗抑郁药沃替西汀衍生物(JJH201501)是吉贝尔所有在研药物中进展最快的一个,正进行Ⅰ期临床试验。抗肿瘤药JJH201601则仍在进行原料药的合成工艺研究和初步的质量标准制定研究,其它研发项目也正按既定计划实施中。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 转载说明 ,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