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点评丨2020或再无高速省界收费站;多车企发Q1财报(0428
大事件
1、交通运输部:2020年基本取消高速路省界收费站
4月28日,交通运输部表示,今年底将取消京津冀、长三角以及东北、西南地区重点省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到2020年将落实要求,基本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关键在于ETC车载终端设备的安装使用全覆盖。
吴春耕在会上表示,交通运输部已起草完成《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目前已基本形成共识,正按程序报批。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审议此方案,待通过后会公布。接下来,交通运输部将尽快出台《加快推进不停车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研究推动加快安装ETC车载终端的配套政策,组织开展提升ETC专项服务行动,指导各地加快发展ETC,加快推进各项工程建设,确保按期完成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目标任务。
周点评: 如今,全国范围内未安装ETC的车辆非常多,想要做到省界收费站的完全取消,仍不容易。但是,这一举措实施成功,无疑将对我国公路交通效率带来极大的提升。
2、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轻型汽车实施第六阶段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通告》。通告显示,自今年7月1日起,上海市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据悉,7月1日后,上海市内未取得新的购车发票的国五(二)阶段机动车,将无法办理登记上海市机动车牌照;7月1日前取得本市购车发票或在原车辆管理所办结转出登记手续欲转入本市的国五(二)阶段的机动车不受影响。
周点评:从车企角度来看,截至2019年1月25日,共有62家车企的1071款“国六”轻型汽油车车型在机动车环保网上公开。除一款进口车型仅满足“国六a”标准以外,其他公开车型均符合“国六b”标准。可以说,对于主流车企而言,生产“国六”车型已不存在技术门槛。
汽车公司
1、博郡、一汽夏利合资组建新能源汽车公司
一汽夏利于4月1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为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开发新能源汽车市场,谋取更大的经济收益,该公司拟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负债出资,博郡汽车以现金出资,在天津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新能源车型。双方已于4月29日在公司签署《关于成立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书》。
4月30日早间,博郡汽车也发布官方消息坐实此事。该公司称,成立合资公司不仅有利于一汽夏利现有产能的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其在整车生产制造方面的管理和技术经验积累,而且将帮助博郡汽车正式获得国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成熟的生产体系。
周点评:对于一汽夏利来说,合资公司将担负一汽夏利的部分债务;对于播剧汽车来说,该合资公司的成立将助其获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和成熟的制造体系。
2、蔚来汽车裁掉美国办公室70名员工,以提升管理效率
5月4日,蔚来汽车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座办公室被曝出已裁掉70名员工,其中就包含了该公司的北美区总部办公室。具体而言,该公司解雇了位于圣何塞的北美区总部办公室的20名员工,以及旧金山办公室的50名员工,旧金山办公室目前已经关闭。
周点评: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此前曾在内部信中提到,今年上半年将裁员约3%,把公司总人数控制在9500人之内。资金压力也许是蔚来靠此提升效率的关键因素。
3、 比亚迪一季度营业收入303.04亿元,净利润7.5亿元
4月28日下午,比亚迪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比亚迪在本年第一季度完成了303.0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亿元,同比增长631.98%。比亚迪预计,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5至16.5亿元,同比增长202.65%至244.40%。
汽车业务方面,比亚迪在第一季度共售出117578辆汽车,与去年同期的111777辆相比,增长5.19%,其中新能源汽车73172辆,与去年同期的29637辆相比,增长146.89%;燃油汽车44406辆,与去年同期的82140辆相比,下降45.94%。
比亚迪方面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集团新能源汽车将持续热销,其销量及收入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带动集团收入及盈利持续快速提升。
周点评:比亚迪今年一季度的大幅增长,与去年全年业绩大幅下滑有关。当然,去年是比亚迪转型的重要一年。今年的业绩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比亚迪此前大幅投入确实有效。
4、 通用汽车发一季度报:营收下滑,净利上升
通用汽车于北京时间4月30日晚间正式对外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通用汽车2019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48.8亿美元,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9.2%;净利润为2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环比增长5.7%。
通用汽车官方消息称,造成这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销量下降以及该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全尺寸SUV工厂停工。通用汽车首席财务官Dhivya Suryadevara曾在2月份讨论2018年业绩时指出,中国市场的销量下降,以及该公司在德克萨斯州阿灵顿组装厂SUV生产减少2.5万辆,会对通用汽车季度报表产生负面影响。
周点评:2017年,通用汽车将欧宝卖给标致雪铁龙集团;2018年,通用汽车全球范围内进行多起裁员关厂。也许2008年的破产让通用汽车对市场的下行反应更加敏感。从营收、销量下滑但净利润上升的势头来看,通用汽车此前的举措无疑是有效的。
5、销量低迷,smart将退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
戴姆勒集团日前对外表示,旗下smart品牌将在今年年底退出美国和加拿大市场,这主要是上述地区微型车市场整体销量下滑严重,smart车型的销量也持续低迷。
据统计,smart旗下车型在该地区2019年3月份仅销售了231辆汽车。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smart今年在美国的售价将低于1000辆。在加拿大,smart自1月以来仅销售了45辆车。
周点评:除了美国市场,smart在中国等其他市场的表现也并不算优秀。此前,就有消息称戴姆勒集团计划砍掉持续亏损的smart品牌。但最终,smart品牌将逐步变为戴姆勒与吉利合资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通过新能源的路径继续存活下去。
6、因排放文件造假,宝马在韩国被罚百亿韩元
4月29日,宝马集团韩国公司尾气排放案于近日进行了二审宣判,当地法院维持对该公司罚款145亿韩元(约合8414万元人民币)的一审判决。法官表示,宝马集团韩国公司伪造了整个检测报告,为了避免再次犯错,必须严加惩罚。
2019年1月,由于伪造排放测试文件,宝马集团韩国公司被当地法院一审判处罚款145亿韩元(约合8414万元人民币),同时,当地法院还对3名负责排放认证的宝马集团韩国公司3名员工判处8-10个月的监禁。当时,法院表示,尽管韩国和德国的排放认证规则存在差异,但宝马集团韩国公司伪造排放文件的行为不仅影响了韩国空气环境,也背叛了消费者的信任,理应受罚。
周点评:大众汽车于2015年的排放造假丑闻激起了全球范围内对排放问题的重视,此次宝马排放造假事件就是四年前被韩国政府发现的,目前仍有多家车企陷入排放问题中。而2015年的一波排放丑闻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向新能源方向发展的进程。
科技公司
1、神马专车发维权声明:向特斯拉购车278辆,超20%现机电故障
神马专车4月28日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该公司在2016年到2017年间向特斯拉采购了278辆汽车,但质量问题频发,其中20%陆续出现机电故障,影响了神马专车的正常运营。
神马专车称曾多次与特斯联系寻求售后解决方案,但由于服务站较少、配套不足、等待配件供应时间过久等问题,导致维修周期少则1个月,长则达1年,车辆从维修到重新上路,双方单次协商最长耗时高达1年7个月。
神马专车表示,因机电故障从送修到维护完毕,平均受到影响时间约为45天,造成经济损失达650万元。
周点评:今年4月,车库自燃事件将特斯拉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神马此时跳出来很难不被认为是蹭热点的行为。除了官方发布微博外,该公司还将要求特斯拉赔偿的广告打到了纽约时代广场。
3、滴滴上线"特惠拼车"功能 官方回应称在试运营阶段
近日,滴滴出行App内出现了“特惠拼车”功能,该功能入口在车辆呼叫页面的“拼车”入口左侧。对此,滴滴官方回应称,特惠拼车功能是鼓励乘客尝试拼车的一种手段。该功能在特定时段筛选超过10公里的特定线路,给乘客提供长距离拼车出行的优惠折扣。滴滴方面还表示,该功能在三月下旬开始在北京、天津、大连的部分远距离拼车线路展开测试,当前处于试运营阶段,未来将逐步扩展线路。
周点评:目前,滴滴顺风车仍在整改当中,特惠拼车成为该公司在出行领域的新探索形式。对于用户来说,性价比更高的出行方式无疑具有吸引力。但在运营中是否会有新的问题产生,仍有待观察。毕竟,不是谁都愿意和陌生人拼车。
3、云从科技与东风日产合作使经销商门店智能化
4月28日,云从科技称与东风日产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启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经销商门店智能化升级,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4S店实现人流分析、热力图追踪以及监控、巡检、管理、盘点等功能,在线上实现人脸登陆、支付、售后服务工程师身份确认等功能,加速线上线下融合。
此次合作云从科技将为东风日产提供一整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并搭建用户统一认证的平台。用户在东风日产4S店选购车辆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用户数据,东风日产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直接对接用户,更加精准推荐车辆,提供权益保障服务。
据悉,战略合作达成后,双方预计将于2019年下半年,实现东风日产全国门店的智慧升级。
周点评:随着资本市场进入寒冬,AI行业也显示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大批创业公司死亡的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因具有落地场景而实现商业化。通过与东方日产的合作,云从科技至少暂时已经“上岸”。
投融资
1、Faraday Future获2.25亿美元债权及信托融资
4月30日,Faraday Future(FF)获得了一笔由美国商业银行Birch Lake领投的2.25亿美元债权及信托融资,在这笔高达2.25亿美元的融资中,包含1.5亿美元的供应商信托。
同时,FF还公布了股权融资部分进展、新高管加盟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此举的用意一方面在于支持旗舰款车型——互联网电动智能汽车FF 91的发布及量产交付,另一方面在于推动计划于2021年亮相的大规模量产豪华车型FF 81的持续开发。
周点评:在法拉第未来被曝出融资成功的当天,该公司创始人贾跃亭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方面创始人的“老赖”名声越来越大,一方面企业却不断获得融资。但对于这家企业来说,2.25亿美元无疑难以解决这家公司的所有问题。
2、 秦欧动力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计划融资2亿元
4月29日消息,中意汽车技术(苏州)创新基地启动仪式在苏州召开,基地发起单位秦欧动力科技集团在会上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业务涉及整车设计和打样、研发与工程科技项目、秦欧动力总成、秦欧AI等,并计划以股权增资的方式融资2亿元人民币。
在活动现场,秦欧动力发布了纯电动跑车整车技术平台、纯电动微型SUV整车技术平台、可换电城市出租、网约车和共享整车技术平台、车载充电器以及超薄高能量密度电池包等产品。
周点评:不自己造车,但提供整车技术平台。随着政府直接财政扶持的退坡,加上具备技术优势的国际车企大幅度挺近中国,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许会有更多的“秦欧们”出现。
3、彭博社:优信或将迎来新一轮融资
4月29日晚间消息,据彭博社报道,优信集团早些时候收到了来自IPO前早期投资人的投资意向书,或将为优信带来新一轮融资。同时,优信集团CEO戴琨表示,关于6月底到期的1.75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正在与中信银行和工商银行进行协商,共同讨论下一步的合作方向。
周点评:今年3月,优信发布的2018年财报显示业绩大幅增涨。然而,到了4月,部分调查机构以因数据造假等愿意对优信进行做空。虽然优信已否认造假指控,但股价总趋势仍旧持续走低。如今,优信或将迎来新一轮融资,又为自身赢得一定的喘息机会。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燃油车企借增值税下调实行降价。在燃油车统治市场百余年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厚积薄发的时刻何时到来?
6月14日,在亿欧公司于上海虹桥世贸展馆举办“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上,亿欧汽车将承办作为本届年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在本届峰会上,我们将与来自主流整车厂、核心三电系统供应商、头部充换电服务企业等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的顶级大咖共讨“后补贴时代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变革与创新机遇”。
嘉宾及议程: https://www.iyiou.com/a/xnyqc_shanghai_2019/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亿欧,经亿欧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