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上演“三国演义”, 药企借势开拓院外市场正当其时
【编者按】与往年“双十一” 阿里 健康与 京东 健康“两强相争”不同,今年由于拼多多健康的强势上线,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的好戏。不过,随着平台的增多和快速的发展, 医药电商 领域也冒出了许多新问题。
本文发于医药观察家网;经亿欧大健康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今年“双十一”,又是一个不断打破历史纪录的“双十一”。天猫数据显示,2019天猫全球狂欢节,成交额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96秒,比2018年少了29秒;开场1小时03分59秒,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比2018年快了43分钟25秒。医药板块也是如此,阿里健康的数据显示,11月11日零点刚过,仅用时2分25秒,天猫医药成交额就突破亿元。与往年“双十一”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两强相争”不同,今年由于拼多多健康的强势上线,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的好戏。显然,医药电商的蓬勃发展,将给药企开拓更广泛的市场带来新的机遇。特别是那些一直以公立医院为主要销售渠道的药企,有必要重新审视以往的营销策略,大胆地与医药电商联姻,趁势开拓院外市场。
快速发展中的隐忧
近年来,医药电商发展迅速,老牌电商平台阿里、京东等,都将医药板块作为核心板块去经营,逐渐聚焦了近1.3亿的消费人群。而且,随着拼多多的崛起,传统的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的“两强相争”变成了“三国演义”。
对于医药电商领域新的市场格局,青岛众智医药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兼大区经理张明分析说,更多的电商平台介入,意味着更多模式的尝试,企业和消费者也有更多的选择。互联网医药市场是一个正在快速成长的市场,不论是B2C还是B2B,抑或O2O模式的企业,都会有不错的发展。而且,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可以更快地促使政策完善,一旦互联网医药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并形成规模,对整个医药行业来说影响是史无前例的,肯定会颠覆现有的医药销售模式。资深行业专家邵清也对政策的完善抱有期待。他说,相比以往,现在政策对医药电商有了更多的支持,特别是新的《药品管理法》实施后,网售处方药也有条件地放开。未来,医药电商将呈现更快速的发展态势。
不过,随着平台的增多和快速的发展,医药电商领域也冒出了许多新问题,如今年“双十一”期间曝出的“二选一”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邵清分析道,“二选一”主要是电商平台之间的竞争加剧所导致的,肯定是不受欢迎的,也是应该明确反对的,但其不会对医药行业造成过多的影响,现实中有很多的举措去规避。邵清表示,相比“二选一”,现阶段医药电商还有更严重的问题,例如电商平台和商户之间的争利现象比较严重。因为像阿里和京东有了自己的自营平台以后,就会把流量更多地导向自营平台,这对入驻商户影响很大。此外,竞争过于激烈、竞争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现在的医药电商依然处于价格竞争阶段,特色经营没有得到释放,商家的利润很低,甚至没有利润。还有,政策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有了一些引导和鼓励医药电商良性发展的政策,但在地方执行时步调不一致,比如“网售处方药”,现在有些地方已完全放开,有些地方则在打擦边球,有的地方还在“躲猫猫”。最后就是安全性的问题。目前互联网销售药品还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比如个人隐私泄露、非法推广药品、售卖假药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去着力解决的。
张明也对医药电商目前面临的问题也作了分析:“现阶段主要是信任问题,包括企业对电商的信任,消费者对电商的信任等。比如很多电商没法保障药品的价格合理,还有恶意降价等,使得很多有意涉足电商的企业不敢轻易尝试。”他表示,药品不是一般的商品,在以招标为主的采购模式没有被废除前,价格对每家企业而言都是致命的,电商应该充分正视这一问题。此外,很多企业准备涉足电商时,会遭遇以往第三终端合作伙伴的阻挠,不允许在网上销售。这也是应该解决的问题。
政策与市场带来红利
虽然医药电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但其快速发展之势已不可阻挡,政策层面也在逐渐完善。如今年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已经有条件放开网售处方药,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督管理司副巡视员徐胜敏也透露,药监局正在研究制定《药品网络销售监管办法》。
对于“网售处方药‘有限放开’”等政策带来的利好,邵清表示,网售处方药放开后医药电商领域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增量,短期内至少将会增加1000亿元的销售额,远期则可能会有两三千亿元的市场增量。这无疑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身其中。当然,网售处方药放开后如何解决处方合规的问题,是对相关各方一个很大的挑战。此外,网售处方药放开对消费者而言也是一件大好事,能够买到更便宜的药品。对医药电商而言,政策合规与安全性,始终是未来发展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问题。
张明则对政策利好之外的风险更为关注,他说:“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固然有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药品,尤其是处方药,与人民群众的健康,乃至性命息息相关,应该更加谨慎,宁缺毋滥,不能冒进。医药电商应该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积极地想办法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将决定处方的‘医’与实现处方的‘药’结合起来想办法。如果能在这些方面实现突破,那互联网销售处方药不但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会得到政策更大的支持。”
不仅仅是法律法规“松绑”所带来的红利,随着“4+7”的全面扩围,公立医院的药房逐渐由“利润中心”转向“成本中心”,公立医院的处方外流意愿变得更为强烈。这也会给医药电商带来市场红利。但怎样做,才能分享到这一红利呢?
张明就表示,当前的院外市场还不规范,甚至成为企业规避“两票制”、医院规避“药占比”的阵地;产品结构也很畸形,大多“空间大”、价格贵,甚至不乏食品、保健品和一些消字号的产品充斥其间。这让很多患者很反感,不信任院外药店和医生。在这种局面下,医药电商可以充分发挥O2O的优势,线上线下互通,既承担起供应药品的责任,又应该有规范市场的决心,通过互联网公开透明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医生处方,卖药的同时承担起教育、科普患者的任务,真正成为医生和患者中间“结实的桥梁”。
不过,邵清认为不能够直接把“4+7”和处方外流、互联网售药挂起钩来,因为即使没有“4+7”,没有处方外流,医药电商也会持续发展。而“4+7”对处方外流的影响,究竟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现在还没有定论。因为有些小企业的小品种,本身就是完全靠医生处方,“4+7”之后可能会“死掉”,也就不存在“外流”;反而那些大企业的大品种,如波立维,有着较大的消费人群,则会受益于处方外流。当然,他也表示,如果“4+7”能够真正地促进处方外流,电商无疑是这份红利的第一承接者,院外药店则是第二承接者。
借势布局电商渠道
在政策与市场的驱动下,迅速切入电商领域,借势布局院外市场,成为现阶段很多药企的选择。但怎么样的企业更适合开辟电商渠道?哪些产品更适合电商渠道呢?
张明表示,未来的电商渠道就如同OTC和临床一样,是独立但不孤立的渠道,与临床和OTC互联互通,每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从中获得助力(管制药除外)。新药可以通过电商渠道扩大影响和惠及面,仿制药可以节约销售成本。电商渠道未来肯定会进一步细分,就目前来看,两类药比较合适,一是那些基础量大、使用方便、利润较薄不足以支撑实体渠道的,另一类是销售资源分布不均衡,急需扩张市场的。
邵清更直截了当地说,下面三种类型的产品更适合电商渠道。第一种类型是目前电商已经卖得比较好的消费类的产品,如减肥药、避孕药、感冒药等;第二种类型是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品,如肝病用药;第三种类型就是稀缺性药品。反而那些普药,没有明显特点的药品,不适合在电商渠道销售。
有了合适的产品,药企又该如何与电商平台展开合作呢?
张明表示,药企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客户来选择合适的平台。比如目标客户是诊所而不是终端患者,就可以选择诸如药师帮这类平台;如果是直接面向患者,可以选择1药网、京东网上药店等。他说,药企与医药电商合作更多是互利共赢,不是与平台争利,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是将药品批发给电商,而是二者共同培育产品。企业要做好线下的市场延伸和服务工作,配合电商销售,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实现品牌效应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邵清也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建议道,药企跟所有的电商平台都应该合作,因为所有平台都可以给你带来市场增量。但在合作之前,应先制定适合自己的电商发展策略,适当的时候可以借用“外脑”来咨询,进而决定究竟是开旗舰店,还是做分销业务,抑或与互联网医院合作。既可以把电商作为自己很重要的一个渠道,也可以把其作为战略转型的一个支点。
显然,作为一个新兴渠道,药企在进入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搭建相应的组织架构,就是其中之一。邵清表示,药企首先应该成立一个电商部门,或者将原来的营销部门改制成 新零售 部门,这个部门要么与原来的营销部门并行,由老板直管,要么划在大营销中心的下面,平行于零售部门或者商务部门,在企业内部级别应相对较高,定位为一级部门或二级部门,而不是一个三级部门或者四级部门。
人才准备,也是影响电商战略成败的关键之一。张明就说,传统药企开拓电商渠道,需要招揽既具备医药行业素质,又熟悉互联网营销特性的人才。这种人才现在行业很少,企业还是应该以自己培养为主。在前期可能会浪费很多资源,也可能会走弯路,但只有这样才能抢在前头,甚至挖掘出不一样的机会。
结语:
不仅仅是电商渠道,目前,其他院外市场,也成为以往以公立医院为主渠道的药企的新目标。这些药企在销售渠道转型、开发院外市场的过程中,首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并改变传统的战略与战术。
邵清就表示,现在,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零售化”都是一个趋势,因此,作为药企,都应该重视零售市场。怎么做?首先要有一个专业的部门去操作;其次,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再者,制定合适的战略。当然,企业性质不同,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要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去进行。
张明则强调,渠道转型的根本还是产品,不从产品本身着眼,妄图通过营销手段造势,只能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一些药品本身已无推广必要,与其在临床渠道苦苦挣扎浪费资源,不如及早转型院外和三终端。还有一些能够解决院内问题的产品,但目前由于政策等各方面的原因,进院困难,也可以及早布局院外。布局院外市场时,应该具备互联网思维,抛弃医药行业固有的陋习,使渠道精简,最便捷地服务客户,这是最应具备的观念。当前全国招标价格一盘棋,与其坚守无市场的高价,不如及早降价介入其他渠道。
邵清最后强调,进军医药电商,对药企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都应该去作战略调整,尽快涉足其中,以分享市场红利。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