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且看跨界经营保险能成为怎样一番光景?

快递 巨头抱团投“保”,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年来,中国 保险 业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逐渐被打破, 跨界经营 使行业竞争愈演愈烈。日前,申通快递、韵达股份同时公告称,拟联合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京金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宝供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一起发起设立中邦物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邦保险”)。
从目前来看, 监管趋严,批筹收紧,四大快递巨头能否顺利获得这一纸保险牌照还不得而知。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锐资本在 监管 从严之际高调抱团进场,必有其因。
据业内人士分析:
此次快递巨头抱团投保,一是迅猛发展的物流业,对保险需求日渐扩大,抱团自保有利可图;
二是拟借保险牌照延伸公司业务链,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利润的多元化和持续稳定性。
中邦保险的设立深度结合快递、物流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开发特色保险产品,服务于快递主业,有利于分担、补偿快递领域的特殊风险,优化快递公司的经营结构、拓宽和丰富业务领域,推进公司在金融领域的战略布局,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新锐资本角逐保险业,营业牌照依旧难求
其实在快递巨头抱团投“保”之前,各大电商巨头已领先一步挺进保险业。在申请新设或收购保险公司的同时,还将保险中介牌照揽入囊中。
不得不指出的是, 虽然随着新锐资本陆续加入,想要顺利实现进军保险业的预期目标也并非容易。 像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即使不发起成立保险公司,他们本身也需要为自己的物流业务进行投保,它们与保险公司相关的利益链很难割断,其自身特点决定与保险自有渊源。
日前,由腾讯控股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获得保监会批复,保险网销平台或将因“狼来了”而被重新洗牌。除了互联网公司,意图进入保险行业“分一杯羹”的各类企业更是不胜枚举,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得不面对趋于严格的监管环境。
据相关保险领域人士透露,目前,累计有200~30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批筹。 今年以来,保监会仅给予横琴人寿、复星联合健康保险、众惠财产相互保险、人保再保险等极少数保险机构准许开业的批复。由于监管严把保险公司股东关的形势越发明朗,从今年保险牌照的批筹数量来看,比往年明显减少。看来一“照”难求的状况还将持续。
保险是个朝阳行业,也是一个高风控行业,尤其是在从严监管背景下,保险作为“提款机”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股东必须抱着长期持续经营的态度,在“保险姓保”的理念下合规经营,稳健发展。这些电商、快递巨头可以在各自行业中做得风生水起,但不一定能在保险业也玩的得心应手,想要在保险业谋求发展,分得一杯羹,还需深耕细作,苦练内功。
研究报告分享
10月12日,亿欧智库,联合阿里研究院、微链共同出品 《AI商业化“二次革命”的产业落地——2017中国AI投资市场研究报告》 。报告从三大产业链层次和18个重点行业,到投资机构市场布局和巨头企业投资战略,报告深入探索AI各投资领域的变化趋势,总结AI投资市场主要“玩家”投资规律。
阅读报告请点击: 《AI商业化“二次革命”的产业落地——2017中国AI投资市场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