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商规28条(4):小米手机的痛点需求案例
雷军要求所有员工,要以解决问题的思路去帮助朋友。这就是高度重视解决用户麻烦和痛点的新理念。当有朋友问到雷军,如何给手机屏幕截屏存成图片。雷军直接找到产品经理说:“很多用户需要这个功能,但是我们的快捷键功能很多用户不知道怎么用。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让用户不用我们教,也能方便的截屏?”。后来MIUI通知栏下拉菜单的开关上加入一键截屏的功能,非常方便。
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个痛点——很多记者用智能手机录音会遇到电话打断、录音时间太长容易中断等问题。雷军以自己大量接受采访以及和记者们交流来的经验,设计了小米录音机产品,深受好评。
雷军发现用户需要漂亮的壁纸。于是从小米手机1代开始,雷军一有时间就和设计部门的设计师在一起讨论壁纸、挑选壁纸。找来找去,总是找不到钟意的壁纸,最后,决定出资100万征集手机壁纸。最后,这100万花得物超所值,不仅征集了N个美丽的壁纸,还成为小米口碑传播的一个故事。
您对什么是痛点有了一些了解吗,您的用户哪里痛呢?如果你不死磕他的痛点,那就该轮到你痛了。
明确雇佣的任务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手段,需求自然就会产生。我们所看到的一代枭雄——伟大而尊敬的诺基亚也是非常重视需求,而且一开机就能看到——科技以人为本。
把“以人为本”摆在纸面上谁都会,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把口号写在脑门上都没有用,起到决定因素的是: 是否真正做到了——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人”的了解上。
我们要更加努力的了解消费者心中的渴望,消费者需要什么,讨厌什么,什么样的东西能引起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居民的情感波动、激动,什么样的东西又能激发出消费者源自内心深处的好感。
惊喜创造大师乔布斯说:“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不是消费者的任务 ”。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去了解用户,而是要真正地洞察用户需求,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调研、反馈数据之上。而是需要用心去体验。
许多产品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公司从错误的角度开发产品。这些公司更多地关注于能卖给客户什么,而不是去考虑客户真正需要什么。失败之后,才发觉真正的缺失就是没有去了解客户面临的和试图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正视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理论”——你的产品被“雇”来做什么?
“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个理论,来自于克里斯坦森的破坏性创新理论——只有真正明白客户要完成什么工作的时候,即真正明白需要帮助客户完成什么任务时,你的需求才能开始启动。
为什么偏偏采取这种理论——因为此种需求理论对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性创新很有帮助,而某些需求研究的理论却是对延续性有好处。
现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无须为了某个特殊人群而进行需求洞察,也无须“什么年龄阶段、什么性别”这个群体购买产品而纠结,而是要研究某种产品或者服务,能够帮助消费者达成某个目的。
本文作者王吉斌/彭盾/程成, 亿欧网 专栏作者;文章节选自《移动互联网商规28条》,此书编辑于2月前,亿欧网独家首发,若有过时信息请及时联系亿欧网;转载文章请务必注明作者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此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