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世纪佳缘CEO吴琳光讲述转型之痛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世纪佳缘对于过去一年中国TMT行业的代表性在于:10年前,世纪佳缘曾经是互联网要取代线下的典型,然而10年过去后,以前在线下发生的,现在仍在发生。取代没有发生,但颠覆确实是开始了。互联网在颠覆线下业务的同时,线下业务也在改变互联网公司的生存状态。

有时候,我们过于看重和夸大眼前的变化,而忽视了十年后的变化。换句话说,我们有时候忽视了那些决定十年后的细微变化,直到它成为巨大的浪潮汹汹来袭。

Q:对于 世纪佳缘 ,2014年的关键变化是什么?

A:从公司的发展、增长和这个亮点来说,毫无疑问,是我们O2O策略的顺利执行和线下门店的快速增长。2014年初,我们门店的数量只有十几家,上次财报已经有70家,预计到年底应该有80家左右。已经基本覆盖了中国最主要的大中型城市,在海外香港也有一家店了。2013年年底,一对一的O2O服务的所占收入比例只有10%左右,这次财报已经占到了30%,这是它满足用户需求的另一个体现。对我们来说,是把世纪佳缘从一个单纯的互联网工具转变成了一个覆盖了一个整个婚恋婚介产业线的一个平台。

另外是我们产品的一个转型。之前的世纪佳缘,可以说截止到2014年,在大部分时间里世纪佳缘还是一个电子商务的信息平台,用户在上面获取的是信息,没有社交可言——因为男女之间是被商务模型给阻断了,那么同性之间我们又不让沟通。从二季度开始,花了很大力气去对产品进行了改版,努力把世纪佳缘从一个信息平台转变成一个社交平台。

Q:这种转变的困难在哪里呢?

A:对于O2O的转变来说,其实这跟世纪佳缘早期的一些观点是有冲突的。
一直以来,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用互联网去颠覆传统市场,这也是很多现在互联网公司创业的心态,要把传统行业给彻底颠覆掉,去把它消灭掉,或者说用合理的东西去把那些不合理的东西给推翻了。

世纪佳缘上市以后,也确实是沿着这条路,做着做着,发现其实存在的东西就是有它合理的价值。对于线下婚介,它存在了几百年,即使在佳缘上市以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的时候,线下业务也没有消失。一对一的这种服务方式是一个互联网取代不了的。

互联网可以帮助人去找到他合适的对象,你可以用先进的科技或者算法去帮助,推荐给他,但你没办法代替他。归根到底,如果你不去深入去钻到这个行业里面去,不去充分了解这个行业,这些产品用户的真正的价值的话,光是去觉得要颠覆一个什么行业,什么产业,这种雄心壮志你是做不到的。

我们的转型,从电子服务平台,转成移动社交平台,很痛苦。首先,在今年转型之前我们已经经历了十年了,之前最有价值的信息是在数据库里存放的一条一条的用户信件或者联系数据,它是以时间轴为存放的。你可以想像,存放了十年的数据是有多大的存储量,忽然有一天因为用户的需要,我们需要把这些数据进行一次重新整理,按照以人为中心的方式去排列这些信,这简直是一场灾难,这是一个巨大的相当于把这个数据排列方式进行一次重组。这个事情花了三个季度。

Q:你自己的变化在哪里?

A:我是一个理科生,我对我自己的观念就是一切都可解释、都可细分、都可用数据和量化的东西去完成。那进到世纪佳缘后,你就发现不能这么干了。你对内可以,管理上和做产品各方面都可以这么干,但是对用户的宣传包装和你自己对员工,对待用户的沟通,因为产品也是跟用户进行沟通,你就不能这么干了。如果你把一切都变得冷冰冰的用数据去跟用户去打交道的话,那么你得到的肯定也是用户冷冰冰的东西,特别是现在以人为本的移动互联时代,你更需要的是有营养的,充满人性、人味的东西,对我来讲也是一个转变的过程。

Q:有没有人给过你好的建议和帮助?

A:他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建议,如果做得好的话,他会说那是因为他提的建议,如果做得不好的话,他就觉得责任在你。

对于我来说,所有的建议都是有价值的,但又是没价值的,你需要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上去对它进行归纳跟整理。一些建议可能在提建议的人角度看来是非常合情合理的,非常容易执行,他也许会为此激动得一夜睡不着觉,但是你站在你的角度上,经过你的归纳整理,你可能会发现一钱不值。

我倒想引用百度CEO李彦宏的一句话:当CEO最大的难处不是在接纳、采取什么建议,而是在于毙掉什么建议。

我就这么说吧,创业失败率百分之九十六点四,我相信这个建议的这个可信度我估计也就是创业成功的几率。CEO最大的难点就是怎么在这个一百个建议里面去找到那合适的三点六个,而毙掉其他的百分之九十六点四。这其实是有难度的。隔行如隔山,你永远不知道那个行业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东西,你提的建议虽然说能带来一定的利益上的东西,会不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你也不知道。

Q:你怎么看互联网思维?

A:这个问题其实蛮难回答的。

大家现在都在提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我自己就是个七零后,但是我自己不管怎么分析,我有一颗九零后的思维。我认为根本不存在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为什么呢?就是说当我在九零后这个年纪的时候,我也会像他们这样思维。其实我们要面对的只不过是18到25,25到35,35到45这三个人群而已。

当你看清楚它的本质是什么东西,你再去分析一下什么叫互联网思维,就会发现,无非就是些新的科技思维是不是能够把传统的老的思维能够颠覆掉的一个创新的表现。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