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流通: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但“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长期以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广义的农产品流通包括农产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涉及的 生产、收购、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分销、信息处理、市场反馈 等众多环节。 流通对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特别是对保鲜、时效等要求较高的农产品,如果没有高效的流通模式与完善的物流体系,将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受制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产品经营的小规模农户与个体户,依然是农产品流通最重要的主体,从根本上影响了流通效率;除此之外,农产品批发市场虽然数量庞大,但由于平均交易规模较小且功能不完善,运输渠道中保鲜、防腐等技术水平不高,也成为了制约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因素。
我国农产品物流在信息化水平、社会化程度、技术创新等方面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包装、运输、仓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有业内人士指出, 物流是影响农产品流通的最关键因素 ,无论是传统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还是农产品电商,都需要通过物流来连接农产品的配送中心和销售场景,完善的物流体系是促进农产品流通的根基。
除了运输和保鲜条件的不足、管理水平不够、缺乏专业人才等因素,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也是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一大痛点。 在 9月21-22日的亿欧GIIS·2017全球产业创新峰会 上, 大白菜科技董事长陈磊针对农产品流通等问题, 发表了题为“农产品产业创新之路”的主题演讲 。陈磊指出,当前农产品流通的特征主要是:交易高度分散,产品非标准化严重,供应链高度差异化,区域特征高度明显,交易场景高度分散,链条长、追溯难度大,用户需求个性化。
陈磊认为,当前批发市场实际上所有的价格并不是由成本关系决定的,绝大部分是由当时的供需关系决定的。农产品的流通实际上集中面对着两个大的问题:
第一个是高度碎片化的生产,第二个是高度差异化的需求。
供需矛盾形成了农产品流通的最大问题。陈磊认为,当我们把互联网当成工具来解决B2B问题的时候,实际上解决的是信息匹配的问题。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应该让一群既懂农产品又懂互联网的人,来选择一条基于品控性价比的合适的产销链路,真正有效解决目前农产品流通的大宗问题。
另外,专线物流也值得注意。亿欧9月15日转载的 《夹缝中求生的专线物流如何寻求突破? 》 一文中指出,“ 专线可以考虑现有线路上的农产品物流开发,向上联系卖家,向下联系买家,通过买卖差价和运输收入增加经营渠道。”据了解,专线物流由于货物在途时间短,在到达区域的网点多,价格比一般物流更便宜,能够节约成本,但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证货量的充足,否则容易造成专线物流公司的亏损。
【新零售行业峰会来袭!】 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首提“新零售”,自此“新零售”已成为当下电商界最热词,各电商大佬反复提到“线上线下融合”。如今,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等模式也上升至新的风口,入局者蜂拥而至……
从旧到新,从传统到智能,零售经历着种种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做到真正的落地执行?怎样借力实现销量和渠道的裂变?现场演讲嘉宾将在峰会上碰撞出精彩的火花,这将是一场新零售思想的盛宴。
“新零售 智能未来”——2017亿欧华东峰会: http://www.iyiou.com/post/ad/id/340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