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ICO披着区块链的外衣,与非法集资无异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ICO披着区块链的外衣,与非法集资无异

近几年 金融科技 的发展已经深刻重塑了传统金融的业态,我们要如何深刻理解金融科技带来的变化和趋势呢?

升维进化|  金融市场从二维走向三维

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折叠

现在的金融不再是简单的二维平面世界,而是可以折叠的三维空间,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观察。

一是 支付 市场的折叠。传统的支付市场是中心化的多节点的结构,这个结构下面已经发生了折叠。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使用的支付宝微信支付是典型代表,其运用 人工智能 、 大数据 、 云计算 的技术,构建了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支付和生活平台,实现了千万级的商户和十亿级消费者之间简单安全快速的连接。

二是 信贷 市场的折叠,过去的信贷市场是一个平面延伸的结构。在平面延伸的结构,信息不对称是常态,信任的建立必须经过中间节点,比如说人民银行的征信中心、支付宝,其本质都是中间节点。在这种情况下,信任形成的时间比较长,所需要的成本比较高,而且信用可及的范围比较小,这对于实现政府提出的普惠金融目标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从2000年开始,蚂蚁金服开始用大数据来构建大众彼此之间的信任连接,这种连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任不对称的问题。蚂蚁金服利用已经生成的大数据体系,来界定一个客户。不管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还是个人,均能在陌生的场景下快速建立联系,加快金融流动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是身份识别的折叠。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的识别,过去都是采用证件加密码或者是U盾的模式,现在利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身份的识别方式,不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而且准确率高达99.99%以上,这个数字比人工识别比率都要高。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了全新的信任纽带,经济主体、社会主体的空间是被折叠的,弱信任变成了可信任,长距离变成了近距离、甚至会变成零距离。

我们即将迎来5G时代,人跟物之间会实现实时的连接。经过折叠之后,空间的距离和时间距离趋近于0,5G时代科技的创新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以流程再造为纽带的协同

现在金融业信息技术系统,基本上还是平面交互的结构,比如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都有一套大主机系统。经过多年的运行证明了两个事情,第一:证明了大主机系统的可靠性,有人说大主机系统相对于现在分布式的系统是不可靠的,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我在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都负责管理科技部门,大主机系统曾经每秒会面对几万个黑客对网络的攻击,我们都有办法来对付。

所以大主机系统的可靠性应该说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

但是,大主机系统也暴露出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跨系统的流程难以协调、难以优化,这是一个很明显的短板。

比如中国银行的系统跟工商银行的系统或者其他一些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一条高速公路连接乡间小路一样,好多地方是很难协调的。

市场的要求特别在金融交易方面是越来越复杂,现在跨市场、跨机构、跨区域、跨国界的场景越来越多,比如在资产托管、供应链金融等业务领域,最理想是要搭建成满足不同参与方实现实时共享、共管的要求,高速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标准系统,现在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技术看到了一些进步。

最近微众银行、万向区块链、矩阵元联合研发了一个“区块链开源技术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重构管理和服务流程,可以打造零距离、多维度、一体化金融服务模式。

此外还有像腾讯可信区块链,蚂蚁区块链和平安集团“平安金融壹账通”等,在这样一些最新推出的有关区块链场景,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构建了多维度直接交互架构。

我觉得以流程再造为纽带,可以实现众多参与方之间的零距离、零时差的沟通,可以做到自定规则,协同治理,归并校验,避免重复,精简流程,共享信息,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表现出突出的技术比较优势。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最近利用分布式账本平台建立起一个资产托管系统,据行方对外介绍所说,系统节约流程60%到80%,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以网络共识为纽带的虚拟

当2009年所谓的中本聪带着比特币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很多人对比特币并没有太多的认识,谁都没有想到像比特币这样一个基于虚拟社区的一个代币,能够带来令人惊叹的价格涨幅。

有人把代币翻译做虚拟货币,也有人翻译成通证,我觉得可能叫虚拟货币更妥当一些,其本质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虚拟金融空间里的一种价值工具和支付手段。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没有发行责任主体,也没有实体的市场主体做支撑,也没有主权信用背书,所以谈不上是法定数字货币。法定数字货币是有严格定义的,当人们谈到数字货币的时候,不应该与比特币等同视之。

也有人有这样的观点,如果政府机构禁止虚拟货币运行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就是零,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虚拟货币是有着它独有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和逻辑。

第一是它赖以生存的技术土壤

这个技术土壤就是采用去中心化分布式结构的公有区块链。实行自规则的自组织,通行网络共识的治理机制和发行代币的激励机制,代币不仅在自组织内成为价值标记和支付工具,而且可以与法定流通货币进行交易,形成交易价格,这样也就有了金融工具的属性。它可以与法定的流动货币形成交易的价格,6千美元也好2万美元也罢,都说明比特币是有交易价值和交易属性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把它定义为虚拟货币。

第二是大家往往忽略虚拟货币赖以生存的经济土壤这个因素

经济土壤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灰黑色的市场。代币交易跨国界、无限制,在现有技术环境下可以实现匿名操作,可能成为资金违法流动、投机交易的工具。全球“暗网市场”一直存在毒品、枪支、色情等非法交易,需要“地下”可信任、“地上”难管控的支付工具。

虚拟货币恰恰能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在这方面是有经济土壤的,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虚拟货币很难杜绝的,需要各个国家共同采取措施。

谈到虚拟货币就不得不联想到ICO。

在公有区块链社区发行代币筹资被称为ICO,未经过金融监管审批的ICO项目可能涉嫌非法集资。去年9月初的时候政府及时采取了措施,禁止各类ICO项目,同时也叫停虚拟货币交易平台。

有人可能会好奇,我们现在是否具备让ICO合法化的条件?我的回答是至少目前时机并不成熟,因为关于如何有效管控虚拟货币这一核心问题,现在为止还没有找到一个恰当可行的路径。

除了大众熟知的ICO之外,在2017年的8月出现了一种“分叉币发行”——IFO的新形态,已经面世的分叉币包括“比特币现金”BCH等。

之所以IFO会出现,一个主要原因是像比特币这样的社区,本身预先设定的规则是不可改变的,而在现在看起来这又是比较陈旧的,低盈利、低频率交易的规则。所以就有人做了一些改造和升级,但仍然不能够满足所有参与者之间的需求。

可以看到在以网络为纽带的虚拟状态下,去中心化的网络虚拟金融游离于传统的金融管制领域之外,对金融监管已经构成巨大的挑战。

数字金融的监管与挑战

以上谈到的不管是新的发展也好、新的挑战也好、新的风险也好,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归到一个统一的命题,数字金融监管创新接下来要走什么样的路,事实上各个国家选择的路径都是不同的。

新加坡侧重于数字金融的创新实验。新加坡允许企业或个人通过ICO的方式设立基金公司在新加坡注册,也允许在新加坡发行代币。但是严格禁止新加坡本国公民去买卖代币,这就跟新加坡允许设立赌场但是禁止新加坡人进去参赌是一样的道理。

日本则是侧重于金融市场的开放。当然开放之余一定要有严格控制防止代币、虚拟金融被用于非法领域。今年年初一个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大概有4亿多美元的比特币被盗,日本政府一直在加强管理,但总体来看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更加开放的,去年9月4号中国采取措施禁止ICO交易,但日本在9月29号却宣布批准11家虚拟货币的交易所注册、开业,在12月又批准了四家,一共15家。

日本政府发现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他们落后了一步,因此非常希望能借助区块链的技术重新夺回在金融领域的优势。但我认为日本不一定做得到,毕竟区块链有更加复杂的状况。

美国是侧重于数字金融市场的规范。2016年之前,美国监管主要的关注点是防止虚拟金融等新的技术被用于非法的领域。到2017年就开始着重于制度化层面的建设,比如说美国政府允许企业ICO但是必须经过注册和批准,未经批准、审批的ICO属于非法的证券发行。

还有更重要是在2017年7月份,美国监管部门联合一个立法委员会提出一个《虚拟货币业务统一监管法》,这个法律草案对于虚拟货币的长处和短处做了很透彻的分析,对于未来监管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未来市场发展所需要采取的政策,做了一个全面的规定,这样的举措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中国更加侧重于数字金融风险的防范,上面提到我国9月份以来采取的一些禁止措施,我们制定政策根本的出发点在于防止出现一些金融方面区域性的系统性风险,我想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担当。风险管理是底线,但要进行更细致化、系统化的管理,我们还要做很多事情。

第一、要正确区分ICO和区块链

ICO披着区块链的外衣,确实也运用某些区块链的技术。但其性质跟以往发生过利用其他的技术手段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别无二致,不仅会侵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可能还会影响市场内部稳定,因此应该要禁止。但区块链则不然,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技术,它采用共识算法、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能构建信任的连接机器,在多方参与高复杂性的金融场景中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第二、深入分析比特币的价格形成机制

比特币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造币成本。造币成本取决于挖矿的成本,包括电费、工资、租金和维护费等,而且随着挖矿越来越难,成本会越来越高。现在一个比特币挖矿的成本在四千美元左右甚至更高一点。

使用价值。可细分、可匿名、可跨境,既可用于公有链社区,也可用于灰黑色交易。中本聪当时在设计比特币的时候为以两千一百万枚作为最高上限,现在已经被挖掘出来大概是一千六百七十万,如果作为交易工具,这个量其实是很小的,这也是被很多人质疑的地方。

但其实比特币是可以进一步细分的,现在比特币细分已经到了万分之一的单位,两千一百万乘以一万,这是一个巨大的量级。而且以后还能进一步细分,每一次细分出一个单位,就跟人民币元和分的关系一样,可细分的比特币就大大增加了其使用和交易价值。

投资议价。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虚拟货币是控制在少数人手里的,据观察大概一千个账户持有已经挖出来比特币总量的40%,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些比特币的大佬是可以操控市场,操控价格,同时也能操控算力的。普通散户投资者实际上是处在一种跟跑的状态,他们信奉的是风险投资的逻辑。认为只要顺应潮流,应该就是正确投资的方向,而且大家共同参与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所有人都希望比特币的价格维持在一万美元以上,这样大家都有好处。这些就是虚拟货币价值形成的机制。

第三、全面评估数字金融发展潜在的挑战

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金融工具是否可能规模化,是否可能对传统金融领域攻城略地。

2、虚拟货币是否可能与法定数字货币并驾齐驱,成为数字化资产的一般等价物,成为市场通行的金融工具。

3、算法和算力是否可能构成数字金融市场的定价权。

融合、固本、穿透三管齐下,

应对潜在风险挑战

如何应对潜在的风险挑战?我个人提供了一些思路,概括下来为三个关键词,融合、固本、穿透。

第一个关键词是融合

融合分两种,一种是资源融合,一种是新技术融合。

资源融合是指推进技术、资本、数据、市场等资源的整合,以效益为中心重构商业合作模式,提高金融科技的效率和效应。

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分享的原则,建立长期合作商业模式。科技企业负责金融产品及服务平台的创新研发和维护升级,金融机构负责销售和管理,双方按照约定规则分享创新产品和服务形成的新增利润。

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当市场上产生某种需求和机会的时候,中小企业和科技机构,他们马上就投入研发,由于他们决策的链条很短,六到九个月产品就出来了,系统就做成了。同样的时间大型金融机构在做什么呢?可能还在过流程、等审批、招标投标,等所有工作都完成的时候,中小型科技企业已经做出来了,大型金融机构仍然落后一步,所以我觉得采取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长期合作的商业模式,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另外一种是新技术的融合。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集成,以效率为中心重构金融服务流程,打造零距离、多维度、一体化的金融服务。

比如说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可以融合,来建立一个智能风险管理、智能投资顾问、智能客户顾问,智能投资研究等业务形态。

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融合,可以实现可预设、可认证、可检测的点对点的交易,可以引入法律的规则和监督管控的节点,也可以就把几方之间的商业约定,写到智能合约里面去,实现智能交换、监管的同步处理,确保价值交换符合契约的原则,这样在保证交易品质的同时又可以提高监管的效率。此外身份的认证可以跟区块链的物权技术融合,开发智能支付、智能交易、智能资产托管等系统来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

第二个关键词是固本

 金融科技在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但是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我归纳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价值融通,优化社会的经济资源配置;第二句话是信任创造,维护市场经济的根基;第三句话是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维护金融市场稳健发展既需要内部的控制,也需要外部的监管。

金融科技在推动科技的创新和进步,也必然会伴生风险和隐患,金融科技发展必须规范有序,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坚持保护投资者、存款人的根本利益,是成熟国家金融监管的底线,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我认为可持续的金融科技的发展之道应该是勇于创新,但固守金融的本源,敢于变革但不触碰金融安全的底线,善于构建捷径但不能走旁门歪道。

第三个关键词是穿透

现在的趋势是折叠的金融业态正在成长和成型,对这种折叠的金融业态应该实施穿透式的监管。一个是穿透市场,金融监管应该穿透线上线下、地上地下,穿透不同产品、不同渠道、不同机构,能够区分法人、区分产品、区分渠道、区分市场,形成一体化、多维度审慎监管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实际上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金融监管在制度上还是分裂的,在技术上也是分割的。如果说像同盾科技或者其他的一些机构,能够为金融监管机构打造一种能够穿透市场的一种产品、一套系统的话,对金融监管机构会有巨大的价值。

另外一个穿透市场是在数字金融领域,,应该立足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快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抓紧研究制定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制度和数字金融监管制度,引导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方向。

除了穿透市场之外还要穿透国际,对于网络虚拟系统应该加强国际监管协调,努力与主要国家达成监管共识,这一点是很难的。比如说中国跟日本,日本采取那么开放的金融政策,中国对管控金融风险更加重视,两国之间能够达成金融监管共识吗?很难,但是我觉得这很有必要的。我们要努力建立国际监管的统一标准,统一国际监管一致行动,联合研发可行的技术方案,有管控资金在“链上和地下”跨国违法流动。

穿透式监管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金融监管的空白和缝隙,所以违规套利将会越来越难以实现。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产品的设计不应该基于违规套利的出发点,而是应该基于在穿透式监管体系下和穿透式监管法规制度原则下的一种产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既要更加注重穿透市场,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力,又要主动适应监管的大原则,形成合规的竞争力。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ICO披着区块链的外衣,与非法集资无异

6月15日,亿欧在上海举办「2018全球AI领袖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峰会将分解金融业务链条,从资金端、资产端及三方基础设施服务3个环节,将AI技术、区块链分布式技术带来的金融业智能化,展望新一代智能金融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版图。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星河资本董事长&点融创始人郭宇航、融360创始人叶大清等嘉宾邀你一起开启全面赋能的「智能金融」时代,购票及详情请点击: 智能+新金融峰会

随意打赏

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ico涉嫌非法集资区块链应用ico中国人民银行行长ico 非法集资中国银行 李礼辉中国银行副行长中国银行李礼辉李礼辉 区块链区块链概念股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