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禁售燃油车了,但是燃油车必须混动化?
【编者按】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约各占50%,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也就是说十五年之后,汽车要么是混动车,要么是插混或纯电动这些新能源车,纯汽和柴油车将退出舞台。
本文转载自每日汽车观察,原作者宋双辉;由亿欧汽车整理转载,供行业内人士参考。
2015年大众“柴油门”之后,欧洲各国感觉被所谓的清洁柴油技术打了脸,于是2016年开始陆续有国家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基本上2040年前后,很多欧洲国家就打算不再卖汽/柴油车了。
2017年的泰达论坛上,工信部的官员第一次谈到了“禁燃”的话题,说国内也在研究“禁燃”的时间表,从那时起,每年都会刮起一阵风,大家都在猜咱们啥时候正式公布这个时间表。
如今看来,“禁燃”在中国不太可能出现了。
9月16日的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纲透露了一个信息,他参与制定的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上个月已经通过专家评审了,其中的重要主张之一,就是不建议中国制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也不主张提“禁燃”口号。
中国作为如此积极投身于环保的大国,为啥不应该“禁燃”呢?专家们有三个理由。首先中国地域广阔,地理、气候、道路、使用环境复杂,需要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和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第二,作为能源消耗大国,中国的交通能源仅靠电是不安全的。第三,目前中国仍以煤炭发电为主,煤炭除了可以作为能源外也是珍贵的资源需要被珍惜,而世界上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以被利用。
专家的理由我认为非常充分,咱们毕竟不是那些北欧小国,家家都能开着纯电动车出门,指望西北荒漠上跑运输的全都是纯电动车很不现实。
虽说专家们的意见只是参考,是不是真的变成制度政策还要等待最终拍板,不过这至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那么如果中国真的不“禁燃”了,传统车企们是不是就可以安心地继续卖燃油车了呢?当然不是,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燃油车即便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也要换个身份。
王秉纲透露,新的技术路线中,需要燃油车进一步降低能耗,只依靠提升内燃机效率是不够的,所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混合动力转变。
这里要补充一个小知识,在中国,普通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而是属于节能汽车,享受不了不限购不限行和拿补贴的优惠政策。只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以及氢燃料电池车等属于新能源汽车,享受各种优待。
按照专家透露的信息,最新的新能源发展技术路线图的总体目标是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约各占50%,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也就是说十五年之后,路上跑的要么是混动车,要么是插混或纯电动这些新能源车,纯汽/柴油车将退出舞台。
这对于广大的传统车企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唯一感到兴奋的大概只有日系车了。
即便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大力推广,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占比依然非常小,2019年这个比例只有5%,也就说在中国95%的汽车依然是传统燃油车 。要让这绝大多数的车型都电驱动化,我觉得很多车企宁愿选择去做插混和纯电动,也不愿意转向油电混动,因为这个技术很难突破。
如果做个排行,那么纯电动技术最简单,所以目前中外车企绝大多数都能拿出纯电动车型来,别管是不是油改电吧,反正上路跑是没问题的。
其次是插混,毕竟要把发动机和电机两套系统揉在一起,但是因为政策鼓励,所以车企们都投入了精力去搞研发,自主品牌里比亚迪和吉利都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了,广汽、上汽和长城也都有一定的储备,德系、美系和韩系品牌也是如此。
最难的就是油电混动,日本人搞出来的技术,欧洲车没兴趣搞,他们有自认为同样节能的柴油技术(后来被排放造假打了脸);自主品牌没动力搞,难度系数还高,消费者又不买账(售价更高),费力不讨好。2016年吉利、长安、科力远和云内动力还组建过一个“中国混合动力联盟”,不过动作不大。
所以目前在国内市场能买到的油电混动车,只有丰田、本田和日产的,还有一个自主品牌的独苗——领克汽车推出过一款领克01HEV版。
没有肉的骨头自然没人愿意啃,吃力不讨好,所以国内企业在混动技术上非常落后,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动力总成开发部总工程师张社民曾经说过,我们的混动技术比日本车企落后了5-10年。
现在如果突然风向又转了,混动又成香饽饽了,那车企们该怎么办。立马去攻克技术难关,开始大搞特搞油电混动车型?15年之后能够达到和日系混动平起平坐的地位吗?
要么就是与丰田、本田合作,反正人家丰田很早就开放混动技术专利了,你们要合作人家肯定是欢迎的,但是利益的分配就不好说了。
更现实的,可能就是继续主攻插混和纯电动技术了,但是那就意味着国内一半的市场,可能要拱手让给日系了,其他车企能甘心吗?
本文经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欧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