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市场厮杀激烈,四大阵营割据江山,谁将成为最大赢家?
【编者按】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成熟,消费金融市场逐步多元化。传统银行系消费金融独占鳌头的局势逐渐扭转,以京东白条为例的电商系、苏宁消费金融为例的产业系、马上消费金融类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在利益驱使下的不持牌金融公司进军市场。形成四大阵营,带动消费金融市场愈加火爆,竞争也随之异常激烈。
本文转自财世汇,作者晴天,由亿欧编辑,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消费金融市场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连乳业巨头蒙牛、伊利都想在消费金融行业分得一杯羹,可见这块肥肉着实诱人。正因为诱惑难抵,所以消费金融市场的厮杀竞争也是异常的激烈。有的公司业绩亮眼,而有的公司则由数千人瞬间垮塌,毁誉参半。
纵观 消费金融 领域,目前仍是四大主力阵营牢牢占据江山。
银行系资金取胜: 普惠金融 难普惠
银行系的消费金融成为最早一批杀入消金战场的主力军。因背靠银行的强大支撑,因此成为资金系的典型代表。
以业界龙头为例,今年上半年,中银金融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同比增长125.73%;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192%,这意味着,中银金融今年上半年赚取的净利润已超越去年全年。紧随中银金融其后,背靠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的招联金融上半年营业收入22.97亿元,同比增长2602.35%,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982%,招联金融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放到整个行业也是惊人的。截至7月末,招联金融累计授信客户1260万,累计放款超过1400亿元,户均贷款约6000元。
然而虽然背靠大树,但是面对尚无征信记录却有资金需求的小白用户,以及一些蓝领及中低阶层的长尾人群而言,银行的风控体系却成了天生软肋优势不再。
从运营角度来看,受传统运营思维、银行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业务思维转换等其他诸多因素制约,银行系消费金融的平均获客成本甚至达到了800-2000元。正是基于此原因,多数银行系消费金融仍然提供额度较大的现金类消费金融产品。即使有强大的资金做支撑,即使有再耀眼的业绩,如何真正做到普惠金融,服务于长尾用户,控制成本、做好风控,仍然是银行系消费金融所面临的问题。
电商/产业系场景取胜:场景内外冰火两重天
电商系最大的优势就是消费场景。根据已有消费场景,电商系消费金融发挥最大优势,做到游刃有余。以京东白条为例,有京东商城良好的流量及用户口碑做基础,京东白条的线上获客相对容易。风控环节,虽然没有额外增加对于风控的科技团队而稍显薄弱,但是依托路联网及闭环数据尚能完成白名单内的有效风控。因此京东白条自2013年成立起增速明显。
苏宁消费金融以及海尔消费金融作为两家持牌电商/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得益于原有的电商平台优势在2017年也都全线发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苏宁消费金融在2017年上半年实现了营业收入1.02亿元。
已有消费场景虽然获客容易,但是白名单用户与信用卡用户高度重叠,因此想要在这一部分客户上获取利益仍然需要良好的运营能力。
场景内电商系如火如荼,场景之外,电商系失去了核心优势之后如何获客?获客之后,如何在闭环数据之外做到最佳风控?依然是电商/产业系消费金融公司所面临的重大难题。
金融科技 公司科技致胜:多重科技组合拳,打造最佳风控
第三类是金融科技类的公司。在消费金融领域里面,科技投入最大的就要数金融科技公司。从获客开始,到运营,到客服,到最后的贷后管理,金融科技公司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科技投入。
以 马上消费金融 这家典型的金融科技公司为例,仅科技研发团队就有700人左右,其中建模团队约200人左右,研发跟建模团队人员占比达到公司的40%左右。如此庞大的研发团队到底有何用处?
马上消费金融的CTO蒋宁称:“与招联主做循环额度、捷信专攻分期产品不同,马上消费金融的账户体系首先既能做小额贷款,又能做循环额度,又有各种优惠券做抵息抵费处理,因此从账户体系上就需要更多的科技投入。”
其次,违约概率问题、决策过程、金融产品的不断尝试与调整,以及如何做到场景内审批通过率和不良率、以及整体收益的最佳平衡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员及科技投入,这也是像马上消费金融这一类的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科技投入的原因。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同样利用平台优势和科技手段来控制风险。拿微众银行的微粒贷业务来说,其风控方法是在 大数据 的基础上采取白名单制。根据互联网采集的信用状况数据来进行评估,推选出最优的用户。在信用数据之外,用户社交数据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网商银行则是基于金融 云计算 平台研发的银行核心系统,让网商银行拥有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和弹性扩容的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更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真正以科技取胜,做到精致化的最佳风控管理,运用多重科技手段,打造最佳风控效果,同时通过AI或者是数据驱动方式降低整个业务运营成本,提升端对端的运营效果。
据了解,马上消费金融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超越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837%;净利润1.3亿元,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表率。
不持牌金融公司:前途未知
近日,央行行长助理刘国强以及央行副行长易纲分别强调:凡是搞金融,都要持牌经营、纳入监管、要实现监管全覆盖。监管趋严,银行等资金提供方出于风控考虑,对金融机构减少这方面的资金额度,而非持牌机构首当其冲。面对强监管,关店、裁员的大潮已经向非持牌金融机构袭来。
然而巨额利益的驱使,很多不持牌的金融公司依然铤而走险使劲浑身解数想挤进财富大军。对于此类公司,大部分都是高利率附带高风险,打着大数据的旗号,粗放式的经营,以期利用普通大众对于大数据的理解盲区,最终获取利益。
这一类的金融公司大多数的息费都在50%以上,有的甚至可能达到100%以上,粗放式经营带来的高坏账率,大数据风控因没有统一标准导致的客户信息泄露,甚至平台欺诈现象等都使得整个行业的风险系数增加。金融牌照化之后,大量非持牌的杂牌军公司也将陆续寻找新的出路,是转投正规军门下,还是黯然离场前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