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电影行业九大关键词
在票房空前井喷的2015年后,中国电影行业以势如破竹的姿态进入2016年,前所未有的34亿单片票房开局,曾让站在2016年初的电影人觉得星辰大海就近在咫尺,然而光阴荏苒,此时此刻,我们去回望2016年,却只剩下满腹唏嘘,我们不禁发问,中国的电影行业,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中国电影,内功不足走火入魔?
2016年票房将达456亿元,比起2015年只有3%增长。
电影的根本在于质量,观影群众普遍感觉,2016年印象深刻的片不多,反而烂片多得两个手都数不过来。
如果说2015年电影的现象级事件是由《夏洛特烦恼》《大圣归来》这样的优质影片引发,那么2016年却充斥着幽灵场、保底、巨额片酬等与影片内容本身毫不相关的负面话题。
缺乏内功修为最终只会走火入魔,我们需要反思, 一个不再关注内容本身的电影市场,是否已经背离了电影人的初衷。
二、进口动画成爆款,国产的却扑街
2016是动画片井喷的一年,《疯狂动物城》《你的名字。》等成为院线片的年度口碑之作。 可是火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看看咱自己的《熊出没》《白雪公主和三只小猪》《功夫四侠》,low low的感觉扑面而来。
本寄予厚望的《大鱼海棠》,无论票房还是评分都比2015年《大圣归来》有不少落差。国产动画要与外国童鞋比肩,除了一味追求画面效果,还需要好故事来打动人心。
三、厉害了word技术哥
电影技术的革新是永恒的话题。2010年《阿凡达》再次将卡梅隆捧上神坛,而2016年,李安将他的“任性之作”—3D/4K/120帧的超高清技术拍摄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带给观众,电影市场“打开了新的观影大门”。
郭敬明也带来了首部全真人CG电影《爵迹》,全篇没有一个镜头实拍,全部由特效做成,连演员表演都全靠动作捕捉技术完成,小四在电影技术革新道路上的尝试值得鼓励。
四、“神对手”放大招,电影用户要被割韭菜
电影票房不给力,除了“猪队友”,也免不了“神对手”,2016年的神对手就是层出不穷的精品网络剧。
2016年年初刚看完有毒的《太子妃升职记》,《余罪》又给群众带来惊喜。紧接着《老九门》更成为全网史上首部播放量破百亿的自制剧。再之后,《法医秦明》、《如果蜗牛有爱情》等良心剧集悉数上映,最近就连《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也凑上个热闹。题材丰富、段子多、大尺度同性话题也开始涉猎,完全抓住了年轻人寂寞的心。
网络剧与观众越来越近,带动视频网站会员付费率也在突飞猛进,如何让越来越“宅”的用户更多走进电影院,我们都要加把劲。
五、看电影,更要舒服地看个好电影
虽然人们看电影的习惯已养成,但观众却对观影更“叽歪”了,除了影片质量要好,放映的效果也不能差。
因此,4D影厅、杜比影院等一批批打着先进设备名号的影厅纷纷出现。对于特效大片,甚至不去看个IMAX或者中国巨幕就像压根没看过这电影一样。 同时,影院还积极拓宽特色服务,大胆尝试VR体验区,将咖啡、书吧与影院相结合,力求把观众更长时间留在影院。
可预见未来, 高端电影院+特色服务,必将带来新一轮观影消费升级 。
六、电影如股市: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经过《港囧》和《美人鱼》,观众已不会对电影催生的种种资本玩法感到陌生。《叶问3》资本方快鹿集团将影片包装成金融产品,利用保底、买票房等方式左手倒右手,玩出了新高度,可惜最后一不小心暴露了圈钱本质。
即便只做保底,日子也不好过,微影给《致青春2》保的4亿,恒业给《夏有乔木》保的4亿,博纳给《封神传奇》保的10亿,都惨淡收场。
其实,好莱坞的历史告诉我们, 资本介入可以给电影市场带来更多正向帮助,也是未来大势所趋。但电影终归是高风险产业,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七、跪出来的“艺术联盟”要珍惜
还记得方励为《百鸟朝凤》跪来了排片,跪来了8700万票房么?在经营压力下,艺术电影排片少、票房差是无奈的事实。
2016年有了转机。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成立,保证了艺术电影的黄金场次排片,《皮绳上的魂》《塔洛》率先上映。
当然像《路边野餐》那样只在院线放映几日就立马转战视频网站也是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但毕竟大银幕才是电影最该去的地方。
看《百鸟朝凤》的战绩,只要影片质量过硬,辅以合理排片,艺术电影还是有票房市场的。根据猫眼数据显示,《百鸟朝凤》70%的观影用户正是20-30岁之间的主力观影群体,相信更优秀、更多元化的国产艺术电影还是会获得很多年轻一代青睐的。
八、《促进法》过审,电影进入法制时代
缺乏正式立法规范及保护一直都是行业内的一块心病,《电影产业促进法》从2003年起草,历尽三审,经历十年,终于在2016年11月表决通过。
《促进法》对电影领域的知识产权有了明确保护,IP和剧本不用天天提心吊胆被抄袭,想下个盗版也是越来越艰难。
此外,《促进法》虽仍然保护国产电影,但已经开始有条件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影视行业。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合作拍摄”的方式,将好莱坞的拍摄技术、团队带来中国,这意味着更多《功夫熊猫3》《我们诞生在中国》《长城》这样的合拍片能够在中国上映,绝对是中国观众的福音。
九、中国电影要演“出海记”?
尽管这几年中国电影票房红红火火,誓有赶超北美的劲头,但多是好莱坞大片屡创纪录,中国电影在国际上却鲜有露脸,华人影片在国外获得最高票房的还是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
2016年 ,中国电影产业已经明确走上国际化道路。 华人文化和华狮电影共同搭建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让《唐人街探案》与《三打白骨精》同时在北美、欧洲50余座主要城市上映。《长城》也将登上海外5000家影院的大银幕。
中国电影正在用国际化的表达方式讲中国故事,打动外国观众,使中外合拍成为一种“文化输出”, 中国电影将向全球化一步步迈进,未来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资本涌入,前方高能丨文创行业2016年度十大关键词
数据解析2016中国电影市场:从“理想”到“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