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科技的野心没有边界:支付探路,信贷、理财纷纷出海

亿欧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中国金融科技的野心没有边界:支付探路,信贷、理财纷纷出海

【编者按】 金融科技真正算起来,只有五六年的历史。尤其是在亚洲,金融科技的规模和市场的渗透还有很大空间。在一些非机制度化的情况下,资产配置主要成为金字塔的上层富裕人士的游戏。如今,随着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和输出,理财的门槛大幅降低,服务也更加便捷,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关注的对象。

本文首发于零壹财经,作者钰洁;经亿欧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一、领先才能输出,迅猛发展的中国 金融科技

2010-2016年:从1550亿美元到11.4万亿美元

2013-2016年:从40亿美元到1560亿美元

74倍和36倍的增速描述了中国第三方 支付 以及网络借贷规模的迅速增长。高盛8月初发布的《金融的未来:中国金融科技崛起》系列报告的 第一篇《支付:生态系统之门》 中,以巨大的红色中国结为封面,以如上述一组数据打头阵,展示了正在迅猛发展的中国金融科技。

在国内各类机构以各种方式带上“金融科技”的名牌涌入行业淘金时,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们已居安思危,携带自己成熟的技术、商业模式及发展理念,开辟海外市场,国际化被写入越来越多中国金融科技企业的发展战略中。

二、紧随支付,网贷及 理财 出海

“在国外使用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让支付机构的国际化发展进入公众视野。通过战略合作、并购、申请牌照等多种方式, 蚂蚁金服进入了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日本等多国市场,腾讯也在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展开布局。支付企业开始打开国际市场,在世界各国搭建起基础的支付体系。

沿着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海外发展之路,同样拥有快速增速及较成熟商业模式的网络借贷企业也纷纷出海,开拓国际市场。根据零壹财经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以下在中国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企业在海外提供融资借贷服务:

中国金融科技的野心没有边界:支付探路,信贷、理财纷纷出海

在大资管时代及国内“资产荒”的背景下,一些金融科技企业也正在开发海外资产,通过提供理财产品等服务,拓展投资渠道,实现投资者的资产全球化配置:

中国金融科技的野心没有边界:支付探路,信贷、理财纷纷出海

还有许多企业正在考察海外市场,积极布局海外:

中国金融科技的野心没有边界:支付探路,信贷、理财纷纷出海

三、出海向何方

从出海方向上看, 东南亚是最受出海企业欢迎的地域,新加坡市场最早受到青睐,近年来印尼市场也得到更多企业关注。 除了东南亚市场,海外华人华侨群体也是出海企业的又一发力点。凤凰金融、麦子金服等企业已推出专门面向海外华人华侨的资产管理服务,并为海外留学生等群体提供融资等服务。

(1)新加坡市场

新联在线早在2014年就进入新加坡市场,在新加坡运营状况良好,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宜信财富也于2014年在新加坡建立了办公室,主要负责全球房地产金融投资业务,发行全球地产母基金系列产品。2016年宜信财富新加坡公司还拿到了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资产管理牌照。

2017年,中国信贷在新加坡成立了东南亚区域总部,并通过连续收购本地持牌公司进入新加坡市场,其收购的SingaporeLife具有人寿保险运营牌照,Havenport持有新加坡金管局颁发的可从事基金管理、买卖及托管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

Wecash闪银也在2017年1月于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

陆金所旗下的陆国际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则经过半年的努力,于7月拿到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则性批准的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公司将在第三季度正式上线,提供在线理财业务。

点融网、玖富公司也有向新加坡拓展业务的计划。

(2)印尼市场

2017年1月,Wecash闪银宣布与印尼本土投资机构PTKresnaUsahaKreatif以及基础设施服务商PTJASKapital成立合资公司,通过输出技术来帮助完善印尼的信贷系统及规避潜在的欺诈行为。

四、缘何出海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 是国内市场收缩与国外市场需求凸显共同作用的结果,出海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多的优质资产及扩展服务。 以网络借贷为例,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利润被逐渐摊薄,加之监管加码,在国内挖掘优质资产的难度大大增加,产品及模式的创新面临着高成本及高风险的压力。

而在海外,如东南亚市场,当前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不高,东盟经济一体化以及加工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带动当地经济向好发展,居民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强,与中国趋同的文化环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得许多企业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在新的市场中复制原有模式,并取得良好收益。

监管层面上,一些东南亚国家灵活的监管制度有利于出海企业外拓业务 ,新加坡推行灵活的“监管沙盒”制度,并将金融科技作为重点国家发展战略。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则于2017年1月签发了监管文件,确定了金融科技企业注册和持牌的要求;金融监管局还制定了监管沙盒,在更多管理规定出台前采用相对灵活的监管方式。

许多企业正是在这一系列内外部因素推动下,基于先发优势的考量而向海外发展,以求在广阔的蓝海中率先占据一席之地,虽然海外某些市场已有国内企业进入,但相较于国内的白热化竞争,国外的竞争压力还是相对较小。

此外,“一带一路”的推进也为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

五、怎么出海

从发展方式上来看,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出海 目前多采用合作的方式 ,在当地设立机构办事处投资,或投资入股当地企业尤其是持牌企业,或与当地企业共同出资设立新的公司。合作的方式能够使得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以更加和缓、接地气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减小落地阻力;不过,合作过程中将不可避免遇到共同经营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例如战略方向分歧、利益划分矛盾、法律纠纷等诸多合作风险。

一些企业也会选择申请当地的运营资格,获取当地牌照的发展方式,以为未来业务发展留足空间。例如,宜信和陆金所先后拿得新加坡的CMS牌照(又称为资产管理牌照或资本市场服务牌照),该牌照涉及证券交易、期货合约交易、杠杆式外汇买卖、咨询业务、基金管理、证券融资、提供证券保管服务、房地产投资信托管理及信用评级服务等9类业务,申请人可在满足相关业务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自行选择一项或者多项经营。但这种方式往往耗时较长,需要与当地监管机构进行多轮博弈。

也有以捷信为代表的企业,从消费场景切入,选择与在东南亚已有高渗透率的国内手机企业合作,共同外向发展。当然许多企业也会根据各地的消费习惯及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新联在线就成立了典当公司,为当地人提供融资服务等。

六、出海难关

出海并非一帆风顺, 监管政策是所有出海企业面临的最大难关 。国内虽然鼓励“走出去”,但目前人民币资本项目还未完全放开,跨境资金流动仍然受到限制。而在国外,当地的准入门槛以及持续监管要求也是出海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对于经济金融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出海企业还面临着当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度、接受度低,当地法律框架的不健全等问题。

发展过程中,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在底层经济金融基础发展较好的国家可以选择输出商业模式;而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可以先输出底层技术,共同搭建基础设施,在改善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后,再寻求未来进一步的发展。


科技赋能,动能转换。9月14日亿欧将在北京双井富力万丽酒店举办以“ 服务实体经济 ”为主题的 2017中国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峰会 ,活动详情及报名请戳: 服务实体经济——2017中国金融科技未来领袖峰会

中国金融科技的野心没有边界:支付探路,信贷、理财纷纷出海

随意打赏

中国金融科技峰会互联网金融信贷移动支付出海中国信贷科技金融信贷业务野心勃勃金融信贷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